|
立秋刚过,暑意尚存,从爽爽的贵州匆匆赶到骄阳邯郸,去给太行山高速培训。路上对司机说起:邯郸我熟,十几年前在修青兰高速时候我总来这里。司机回答我说一会就要上青兰高速,不走下道,一个多小时就到涉县山沟里,也就是项目部所在地,我忽然觉得很兴奋,算起来自青兰通车我十来年没走过,这应该是第一次!
青兰——青岛到兰州的高速公路,十几年前,我来到这里,为的是推广高性能混凝土。
穿山越河,一路山景,往事历历在目。
现在提起来很有意思,但当时可是很艰难的,我自己带一个司机一辆猎豹,千里奔袭邯郸涉县。
还记得先去的青兰24标,找到广通路桥的宋经理,周博士介绍我去找他的。一见面自我介绍,聊几句就给他游说高性能混凝土的好处,不增加成本强度还高!那时候河北的交通系统混凝土都是用纯水泥的,不允许用掺合料。我给宋经理和当时的实验室主任杨利利——一位很能干的女同志介绍,他们觉得很好,宋经理说我们想用,驻地监理得同意。小杨带我又去找驻地总监,好像姓贾。把贾总说通了,贾总说我没问题,总监得同意!驱车去武安,找到项目总监,赵文忠老总,把赵总说通了,赵总说我没问题,业主得同意,开车到邯郸,找到申文胜老总,我拿着我主编已经实施两年的天津地方标准,很快把申总说通了,申总说我们做不了主,得厅里专家同意。后来我又驱车一千多里去唐山,找到正在唐山指导工程的张惠河老总,讲一次没讲通,后来第二次没讲通,第三次把张总请到院里,借讲座交流机会,我在台上讲,他和一众人在台下听,当然还有其他报告——包括长安大学的老教授,这一次他终于认可了!获得老先生的认可可是费了牛劲!
再回到青兰项目,时间过半了。赵总讲,闻博士,你去项目转转,给我们看看吧。那时候是完全自带干粮,免费推广的。有次去一个标段,好像十几标,一个工人接了一手推车料,让我看看如何,我低头弯腰看料,那工人手一滑,小车往前一倾,铁车把瞬间打过来,刚刚在我太阳穴边上停住,我装作无动于衷继续看料,围观的都吓死了。一旦打上我,不说丧命,至少重度脑振荡,想想后怕!!!
有几次总监办的监理与我一起去现场,说那个工地问题严重,要我去看看,跟着监理走,吃喝不用愁,还喝过几次茅台——以前也没喝过,不知啥味。后来就听说,那个标项目经理弄一堆假茅台招待来客,反正真假我也不知道。
项目上也结识了很多朋友,特别是监理和各标段实验室主任、总工等,后来在不同项目上,经常一抬头,两人一对眼:你咋也来了?一个十标的驻地监理,刘晓阳,胖乎乎白净净,总笑眯眯的,印象深刻。后来去了山西左黎高速,竟然遇到了他,一见面很热情说闻博士好久不见,自然把酒言欢,这是后话。
总监办有个外聘顾问,原来武安交通局的一个退休处长,董处。一见到我,拉着手很亲切,我那时还不到四十岁,在他面前属于小字辈。说:哎呀,闻博士,这辈子我就见到俩博士,一个是你,一个是付智!付智老师是名动江湖的,中国混凝土公路第一人,相关很多规范都是他主编,当时我只知其名未见其人,后来开过几次会也熟了,提起董处,付老师还叨念说老爷子不错!
当时主要工作就是到各个标跑,问有何问题,我们可以免费给解决。有次在青兰高速(通车段)入口,被交警拦下,扣住不让走,行车证让司机给弄没了。我抓耳挠腮,找了一圈人都搭不上话,那次是单位小同事伏子与我一起,他脑瓜灵光,给我说不行找下旁边高速收费站的领导给说下试试。我只得硬着头皮去找站长,说我给咱这条线做顾问,走到您这,让交警给扣了,您看看给说说吧!站长很爽快,跟着我去了,见到交警,又递烟又陪笑,说在这门口守着多热,到站里喝杯茶吧,然后寒暄几句说这是给项目做顾问的,行车证颠掉了,麻烦行个方便吧,交警挺给面,放行了。一个多月后,我再来时候,专门找他送了两瓶酒表示谢意,互留电话,逢年过节还互相问候。
时间久一点,总监办安排我给大家培训,把各个标的试验主任、总工、驻地监理叫过来,讲完课后大家提问,老实说我那时的工程经验是很欠缺的,只得强作镇定,来回答当时看作刁钻但现在很平常或老套的问题,当时的脑筋飞速运转回答了几个问题,后来竟然验证都说对了,解决了问题,也就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这个工程还没完,河北的沿海高速开建,我转身去了沿海高速,全面推开了的高性能混凝土——当时以防腐混凝土名义推出,没敢说高性能,大家那时还不怎么认可!几年后,当时沿海高速的筹建处处长、后来沧州高管局刘俊德局长去另一个项目考察,打电话给我说:闻博士,高性能混凝土全河北应该是咱最早做的,现在咋成了别人做试验段?
大概2010年吧,各个项目免费推广几年后,终于随着广大技术人员、领导的认识不断深化,大环境的变化,交通厅下文件,全境高速必须用高性能混凝土!如果说燎原,那么青兰就是第一点火!
后来的承赤、京昆、京台、京沪、京石、承张、迁曹、遵曹等等都顺势请我们技术支撑,我带几个年轻人走访各个项目,现场跑多了,确实会脑洞大开,许多的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是做梦也想不出来的,即便今天,一有机会就会跑工地,虽然总有学员发照片问问题,但不到现场我也从不敢下结论——总有你没看到的因素在里面。
这也是我在青兰的一点感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