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做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xj368 理学学士,文学硕士,工学博士。职务:编辑。目标:科普!

博文

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第二号通知

已有 7331 次阅读 2020-12-25 18:54 |个人分类:古地理学报|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第二号通知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推后1年,将于2021821~2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召开,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办机构

1.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

2.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

3.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

4.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

5.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6SEPMSociety for Sedimentary Geology

二、会议承办单位

西北大学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三、会议协办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长安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长江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长庆油田分公司

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研究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陕西省古生物学会

陕西省石油学会

陕西省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油气成藏地质学重点实验室

四、会议日期

会议定于2021821–23日召开(会期3天);24–26日野外地质考察(2-3天)。

报到日期:2021820日。

五、会议地点

陕西省碑林区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太白校区。

六、组织机构

1. 组织委员会

   主   任:常  江、鲍志东、王贵文

  副主任:操应长、卞正富、赵峰华、朱杰君、张烈辉、张玉清、李  华席胜利、魏登峰、化清、刘池阳

  委   员:张志飞、曾溅辉、林承焰、李文平、代世峰、李荣西、赵晓明、胡明毅、谭成仟、刘新社、任来义、李相博、何幼斌、林畅松、姚建新、王  霞、范代读、郑秀娟、屈红军

2. 学术委员会

  名誉主任:冯增昭

  主       任:李文厚、鲍志东、王贵文

   副 主 任:陈世悦、杜远生、何幼斌、胡  斌、姜在兴、刘建波、邵龙义、王兴志、于兴河、朱筱敏

  委    员:陈代钊、陈吉涛、陈中强、陈国俊、樊隽轩、巩恩普、龚承林、郭英海、郭艳琴、龚一鸣、何登发、胡光义、纪友亮、姜宝玉、金振奎、旷红伟、雷怀彥、李  忠、李三忠、李世杰、李双应、李荣西、李增学、李相博、李  红、林春明、刘池阳、刘招君、柳永清、柳益群、罗静兰、罗顺社、梅冥相、孟元林、牟传龙、蒲仁海、彭苏萍、彭勇民、屈红军、邵  磊、任来义、沈安江、时志强、苏德辰、谭秀成、田洪水、吴胜和、吴亚生、吴因业、魏新善、徐  杰、许淑梅、颜佳新、杨小强、杨振京、伊海生、张昌民、张永生、郑秀娟、钟大康、朱茂炎、朱如凯

3. 秘书处

   主任:屈红军郑秀娟

  成员:李青彦封从军刘俊杰赵俊峰  郭  段  孙娇鹏焦  鑫、冯建军李新坡张西娟

七、会议宗旨

交流近年来我国古地理学和沉积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研讨古地理学和沉积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能源矿产勘探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技术支持。

八、会议学术交流内容与形式

交流近年来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研讨新技术及新方法在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探索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在能源矿产勘探开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1.学术交流

采用大会发言、分组发言和成果展示等方式。主要内容为:

1)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理论进展

①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何幼斌/陈世悦/谭秀成)

沉积相、沉积环境及沉积模式(邀请召集人:于兴河/林春明/彭军)

③细粒沉积学(邀请召集人:姜在兴/郭英海/罗顺社/郭岭)

④沉积地球化学(邀请召集人:邵磊/曹剑/陈世加/胡广)

⑤碳酸盐岩沉积学(邀请召集人:金振奎/王振宇/李飞/胡安平/王利超)

⑥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邀请召集人:陈中强/吴亚生/张廷山)

⑦古海洋、古湖泊、古气候与全球变化(邀请召集人:范代读/杨小强)

⑧冰川沉积及事件沉积(邀请召集人:旷红伟/柳永清/时志强/苏德辰)

⑨盆山耦合关系及构造古地理学(邀请召集人:杜远生/何登发/李三忠/陈伟/孙娇鹏)

2)古地理学、沉积学与矿产资源

①含油气盆地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朱筱敏/纪友亮/屈红军)

②含煤岩系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邵龙义/李双应/杨仁超)

③页岩气地层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梁兴/李荣西/于谦/张健)

④碳酸盐岩礁滩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沈安江/田景春)

⑤致密砂岩地层古地理学及沉积学(邀请召集人:袁选俊/刘新社/蒋裕强)

3)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测试技术在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研究中的应用

①大数据与定量古地理图编制(邀请召集人:牟传龙/侯明才/陈安清)

②地震沉积学(邀请召集人:林承焰/蒲仁海/范廷恩/刘宏)

③测井沉积学(邀请召集人:王贵文/谭成仟/张小莉/闫建平)

④储层成岩作用与岩矿测试技术(邀请召集人:罗静兰/陈国俊/赵虹/董兆雄)

⑤储层构型理论与技术(邀请召集人:吴胜和/马世忠/尹太举/岳大力/李胜利/赵晓明/封从军)

利用重磁电方法解释沉积古地理(邀请召集人:钟大康/罗仁泽)

2.专题讨论

1河流-三角洲沉积储层与砂体构型

召集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兴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箱billyu@cugb.edu.cn

李顺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箱lishunli@cugb.edu.cn

赵俊峰,西北大学,邮箱zjf@nwu.edu.cn

陈彬滔,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chen_bt@petrochina.com.cn

谭程鹏,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邮箱tancp@mail.iggcas.ac.cn

2)海洋深水沉积作用、砂体构型与油气

召集人:

胡光义,中海油研究总院,邮箱Hugy@ccnooc.com.cn

赵晓明,西南石油大学,邮箱zhxim98@163.com

钟广法,同济大学,邮箱gfz@tongji.edu.cn

龚承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箱chenglingong@cup.edu.cn

  华,长江大学,邮箱LH840607@126.com

3)湖相重力流沉积与油气

召集人:

鲜本忠,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箱xianbzh@163.com

杨仁超,山东科技大学,邮箱yang100808@126.com

  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drjyuan@163.com

潘树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pansx@petrochina.com.cn

4)陆相盆地分支河流体系(DFS)与河流扇(FS)沉积

召集人:

李相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xbli@petrochina.com.cn

张昌民,长江大学,邮箱zcm@yangtzeu.edu.cn

5)陆相深水细粒沉积作用与页岩油气储层

召集人:

操应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caoych@upc.edu.cn

梁  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liangchao0318@163.com
葸克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xikelai@upc.edu.cn
  岭,西北大学,邮箱guoling@nwu.edu.cn

6)冰川及风成沉积记录——从过去到现在

召集人:

旷红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邮箱kuanghw@126.com

柳永清,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邮箱liu_cags@126.com

(7)活动论构造-古地理学

召集人:

何登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箱hedengfa282@263.com

徐旭辉,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邮箱xuxh.syky@sinopec.com

刘少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邮箱shaofeng@cugb.edu.cn

侯明才,成都理工大学,邮箱houmc@cdut.edu.cn

  亮,西北大学,邮箱duanl@nwu.edu.cn

8地震沉积学进展与展望

召集人:

刘化清,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liu_hq@petrochina.com.cn

蒲仁海,西北大学,邮箱purenhai@nwu.edu.cn

张宪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zhangxianguo@upc.edu.cn

潘树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pansx@petrochina.com.cn

9)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与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勘探开发

召集人:

魏新善,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邮箱wxs_cq@petrochina.com.cn

邓秀芹,长庆油田分公司研究院,邮箱dxq1_cq@petrochina.com.cn

贺永红,延长石油(集团)公司研究院,邮箱540706014@qq.com

屈红军,西北大学,邮箱hongjun@nwu.edu.cn

郭艳琴,西安石油大学,邮箱 guoyanqin@xsyu.edu.cn

10)微生物碳酸盐岩、生物礁与湖相白云岩

召集人:

吴亚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邮箱wys@mail.iggcas.ac.cn

王永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邮箱wangyb@cug.edu.cn

  红,西北大学,邮箱lihong2008@nwu.edu.cn

王建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邮箱wangjg@petrochina.com.cn

(11)微生物岩及地质微生物学

召集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风平,上海交通大学,邮箱fengpingw@sjtu.edu.cn

王红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邮箱wanghmei04@163.com

李一良,香港大学,邮箱yiliang@hku.hk

刘自亮,成都理工大学,邮箱bugliu2001@163.com

陆现彩,南京大学,邮箱xcljun@nju.edu.cn

孟繁莉,吉林大学,邮箱mengfanli001@aliyun.com

韩作振,山东科技大学,邮箱hanzz@163.com

(12)火山-热液喷流沉积作用与生烃关系研究

召集人:

柳益群,西北大学,邮箱 liu-yiqun@263.net

钟大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邮箱zhongdakang@263.net

文华国,成都理工大学,邮箱wenhuaguo08@cdut.cn

(13)海陆过渡相沉积与页岩油气、滩坝沉积特征与成储机制

召集人:

董大忠,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邮箱ddz@petrochina.com.cn

邱隆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邮箱qiulwsd@163.com

3.展板

大会设有展板区,展板内容作者自行打印,纸张大小为A0纸,最大不超过0.9m(宽)×1.2m(高)。如有问题,请与会务组联系。

4.地质考察

本次会议将组织半天会间地质考察,会间地质考察:西安昆明池(免费);2~3天会后地质考察,会后考察路线为以下3条,晚上住宿地点视选择路线而定,会后地质考察路线选择:

①延安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陆相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考察3天;

韩城-河津古生界陆表海-海陆交互-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考察3天;

秦岭柞水镇安泥盆系陆缘海-下切谷-海底扇沉积考察2天。

野外地质考察协调人:赵俊峰、段亮、孙娇鹏

根据各条路线报名情况再具体落实,少于20人的路线将取消。

九、论文

1.会议将印刷《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欢迎与会代表踊跃投稿。每篇摘要不超过1500字。按顺序包括: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及邮政编码,摘要正文。请提交论文摘要电子文档,并写明联系电话、通讯地址和E-mail地址,截至日期为2021720日。

摘要投稿信箱:gdlhyswpu@163.com

会议前,《古地理学报》拟出版会议专刊,稿件提交时间为20213月底前。稿件的组成部分及其顺序为:题名,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地址、邮编,摘要,关键词(38),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最后学历、职称、从事专业、详细通信地址、电话、E-mail),与上述内容对应的英文内容,正文,中英文参考文献。题名不超过25个字,稿件内容应符合版权原则,参考文献只列正式出版物,必须是正文中直接引用的,按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每条中文文献后加上其对应的英文。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注明批准编号)。插图宽度一般不超过8 cm17 cm

会议后,优秀论文将推荐在《古地理学报》、《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期刊上刊登。

全文投稿:请登录http://www.gdlxb.org在投审稿系统中投稿,留言备注是会议论文,并说明是否参加优秀论文评选;同时向《古地理学报》编辑部信箱投稿,邮箱:gdlxb@163.com

2.本届会议将评选青年优秀论文。会议将为青年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及其他奖励。愿意参加评选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1820日后出生)的青年学者,应在会前把论文全文(包括图、表和中英文摘要等)5份,必须是未刊登的文章(《古地理学报》此次专刊除外),按《古地理学报》征稿简则要求打印,交会务组。特别提示:(1)参评青年学者一定是第一作者;(2)必须是本人参加大会并作报告。

3.会议备有多媒体投影仪及展板,供交流使用。

十、费用

每位代表会务费1800元;学生代表或陪同人员会务费1000元。

会后地质考察收费标准(含资料费、伙食费、租车费、门票费等):①延安中生界陆相地质考察(1600元);②韩城-河津古生界陆表海--海陆交互相地质考察(1400元);③秦岭柞水镇安泥盆系陆缘海沉积地质考察(1000元)。

会议及野外考察期间住宿费自理。

十一、会议住宿

参会代表在宾馆预订截止日期之前,请自行与各宾馆联系预订房间。在截止日期之前办理预订手续方可享受会议优惠价格。

宾馆预订从2021 51 日起,截止日期为20217 20 日。会议住宿费用由参会代表与宾馆直接结算,领取发票。会议秘书处愿为您预定房间提供必要的协助。

特别提示:八月份是旺季,房源十分紧张,请各位提前做好酒店预定,截止日期之后预定,不能保证预订成功。

①西北大学宾馆: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校园内

大床房:300/间•天(含单早);标间:220/间•天(含双早);

套间:400/套•天、450/套•天、550/套•天(含双早)

订房电话:029-8830297588302345

H水晶宾馆:西安市碑林区环城南路西段202号,西北大学北门东侧100m

大床房、标准间:269/间•天(含双早)

订房电话:029-8216688818829780208

星程酒店: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和友谊西路十字向北100米路西,距西北大学500 m

大床房、标准间:260/间•天(含双早)

订房电话:029-8866252515929509798

丽橙大酒店(三星级,原鸿业大酒店):西安市碑林区含光路135号附近,距西北大学1.0 km

大床房、标准间:300/间•天(含双早)

订房电话:029-812018881872957514217782868556

会场周边其他小酒店:

古都朗悦酒店: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246号,距西北大学300m

订房电话:029-8849912318681825668

7天酒店(西北大学店):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西段129号(太白北路与大学南部十字往西,魁星酒店院内),距西北大学300 m

订房电话:029-8841228113572954564

⑦ 7天优品酒店(西安明城墙西安大学店):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60号天润大厦一层,距西北大学400 m

订房电话:029-62318777

⑧ 魁星酒店: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西段129号,距西北大学300 m

订房电话:029-8453388815991805964

说明:预订上述酒店,请说明是西北大学的参会人员,便可享受酒店优惠价。

各宾馆距离“西北大学”的位置分布请见附图(尾页)。

十二、会议联系人

    屈红军,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3772500178,邮箱hongjun@nwu.edu.cn

    封从军,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8729221068,邮箱fengcj@nwu.edu.cn

      岭,西北大学地质学系,15339236376,邮箱guoling@nwu.edu.cn

郑秀娟,《古地理学报》编辑部,13520258625,邮箱gdlxb@163.com

十三、会议注册

拟参加会议的代表请于2021620日前填写回执,回执表电子邮件发到:925565675@qq.com;或邮寄到: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标明“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字样,张磊岗(收);邮编:710069

十四、重要时间节点

2021320日:网上会议系统开放;

2021520日:发布会议三号通知;

2021620日:参会回执提交截止;

2021720日:摘要提交截止;

2021820日:会议报到。

十五、说明

会议欢迎单位和个人捐赠有关学术著作(10本以上)及相关野外地质工具,作为青年优秀论文作者的奖品,激发青年地质工作者的从业热情。

会议通知和相关资料可在《古地理学报》网站http://www.gdlxb.org网站下载;本会议通知可复制散发。欢迎参加会议的同志对第二号通知内容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会议第三号通知将于20215月发出,届时您可通过电子信箱、《古地理学报》网站http://www.gdlxb.org网站或者网址http://geology.nwu.edu.cn/查询。

欢迎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支持。

 

 

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筹备委员会(代章)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


 

第十六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第二号通知回执

   



年龄


工作单位


职称


通讯地址


邮编


   


E-mail


拟提交论文题目:

拟提交展示成果的题目:

是否参加会后地质考察:

是否参加青年优秀论文评奖:

有无陪同人员:

建议:

 

 

 

 

 

 

 

 

回执电子邮件发到:925565675@qq.com

或邮寄到: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磊岗

邮编:710069


1:西北大学附近宾馆地图

1.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187-1264155.html

上一篇:[转载]科技期刊编辑应树立科学自觉意识
下一篇:丹霞山境韵(1)
收藏 IP: 111.192.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