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的《竺可桢日记》。
在1943年2月18日的日记中,竺可桢写道:“谈家桢湄谭之四邻,死小孩子十八人,皆由不知避风、慎食所致。浙大教职员家属,虽患者甚多而无死亡。大人之患伤寒而病帮者亦不少。附中学生数十人患此者,亦无死亡,可知卫生知识之重要矣。”
当时竺可桢担任浙江大学的校长,除了关注学校的大事,他不仅把教师家属和学生的疾苦放在心上,也把周边劳动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从患病与死亡对比中,他深感群众“卫生知识”的缺乏,是造成死亡数量巨大的原因。字里行间,透露出他的忧国忧民及科学首先为大众服务的学术思想,这也是贯穿于他的一生的科普思想。
1943年10月10日,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述‘科学对于人类之供献’,可以救中国之愚、贫、病三缺点,而三者愚尤为根本。”
竺可桢把科学看作是治疗愚、贫、病的贡献,也就是说只有科学,才能够让国人摆脱愚、贫、病,才能够成为健康、快乐、向上的人。可见科学不仅仅是搞科学研究的专家的事,而是千千万万的国人的事,科学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这也许就是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要做好科普工作的源泉。
读完1943年全年日记,概括来说,竺可桢当年作为浙江大学校长,事务性的工作很繁琐,能够静心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可能也只有晚上和早上的时间了。于是,他多数日子都是“晨五点起”“晨五点半起”“晨六点起”。
竺可桢阅读的资料很广,除了工作需要的公文、图书外,他人赠送的文章、请他审阅的文章外,还有很多都是从美英购买的图书与期刊,应该说是紧跟世界科学的前沿。
如在6月28日写道:“晨五点起,阅‘Endeavour’期刊关于李查逊《声浪之传播》一文”;10月11日写道:“今日阅美国《科学月报》”;12月25日写道:“晨七时起,阅《自然》1943年三月十四号中有A.Blshest:《个性与科学》(Individuality and Science)。此文系美国科学推送社社长退职演讲”。
在《日记》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科普作家竺可桢的光辉的科普思想。科学知识的广博,学习兴趣的广泛,都为他撰写涉及百科的科普文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中关键的因素还在于,他每每看到文章,就会联系在身边的劳苦大众,想到怎么样才能让他们从贫苦的生活现状中解脱,这可能也是他科普的最根本初衷,也是他做科普的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