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落基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ixInRocky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念天涯远,尤思岱海滨。万里身是客,尝使泪沾巾。少年江湖老,何敢忘初心。

博文

闲话方言 精选

已有 9355 次阅读 2015-11-3 05:16 |个人分类:杂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在地铁上给一位华裔老先生让座,他用简单的英语表示感谢。得知我是中国人后,问我是否会讲广东话。我用英语说,不会。老先生眼神里掠过一丝好似奇怪,又像失望的神情,接着问:一句都不会?我回答,确实一句都不会。

   生活海外的早期移民,以广东、福建籍居多,加之此两省的侨乡有出洋谋生的传统,因此广东话长期以来都是海外华埠最重要的通用方言之一。这也是众多的汉语外来词汇都浸透着粤语的影子的原因:比如“的士”,比如“巴士”,比如“士多啤梨”和“可口可乐”。近二十年来,一句广东话也不会讲的中国大陆新移民、游客,已经渐渐成了气候。但老先生头脑里大概还是粤语大行其道的天下。这使我想起外地人调侃广东人“出了广州就是北”的固有观念。在加拿大多伦多旅行时,看到一家中餐馆的招牌上写着:“正宗北方大包,特聘上海师傅”,我和妻子莞尔一笑——这家店主人多半是广东人。

   方言是族群和文化的天然标签。曾经在洋人心目中,粤语就是中国人形象的全部。即使今天,北美的影视剧作品里,中国人的形象绝大多数是讲粤语的。电影里偶尔出现个中国人讲国语,那国语也多半是广东味儿的。后来,老外渐渐知道原来还有那么多华人是不讲粤语的。但他们眼中中文也就是有两种,一种广东话(Cantonese),一种非广东话(Mandarin),或者理解为官话。我常跟外国朋友纠正:中国的方言多了去了,千儿八百种是有的;广东话,也就是两个省加上两个特区的人用。

(http://sns.91ddcc.com/t/23875)

   方言在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里头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大家都不否认的是,方言才是语言的真实面貌。方言在文艺作品里,常常起到诙谐的作用,成为刻画人物的有力工具。常见人们笑它的“土”,笑这么土的语言,和流光溢彩的舞台形成的对比。然而再雅的雅言,再正的官话,也是从方言而来。在久远的、官话还仅有极少数官僚和知识分子使用的年代,方言就是中文的真实面貌。你家乡方言里的那些土得掉渣的字眼儿,大部分《康熙字典》里都有,说不定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写出来还是文雅词儿。我的家乡,百姓形容茶很浓,会说“酽”。我小时候觉得土得不得了,后来读到“酒酽春浓琼草齐”才知道,原来这是个挺雅的字儿——连蚕妇村氓都用着和诗人一样的语言!方言的使用,常常成为学者们考据推测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真实作者的依据。比如《西游记》里的淮安方言俚语,是专家们支持吴承恩是其作者的有力证据之一。我国的文学作品里,从来不乏浸透着浓郁方言特色的经典作品——前不久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繁花》,让上海方言在全国文学爱好者面前露了一把脸。作为北方人的我,读起来确实多花费了不少脑细胞。不过有意思的是,我看到不少非上海人非常喜欢读这本书。看来有功力的作品总是超越地域、语言的障碍的。

   方言的认同度,反映了它所在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强势的方言,往往是强势文化的一部分。还拿广东话来说事儿。在香港,有少数讲粤语的朋友对于不会广东话的新移民心存芥蒂,甚至要上升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架势。因为香港在大中华圈算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讲粤语,自然也就显得身上的标签更清晰一些。20世纪90年代初期,讲一口“广普”还是很有面子的。可大部分人也许不知道,粤语在流行文化成气候也是时间不长的事。作为香港文化最显著代表的香港电影,在1970年代以前一直以国语为主。邵氏公司在1973年推出《七十二家房客》之前,从未拍摄过粤语电影。华语流行音乐是香港文化的另一个标签。70年代之前,广东话的音乐普遍被视作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市井文化。英文和国语歌曲是市场的主流。1971年,许冠杰、许冠文兄弟在电视节目中首唱粤语歌《铁塔凌云》,成为粤语流行音乐开天辟地般的事件。香港经济腾飞是从60年代起步,到了70年代,经济的发展必定带来文化上更多的强势和自信。这才有了广东话“洋气”的一面。

   作为族群的标志,历史上方言的确是一些“你死我活”的斗争的工具。广东就发生过粤语、客家、潮汕族群的大规模械斗。

   如今时代不同了,拿方言做标签儿看人下菜碟儿就有些不妥了。比如在文艺作品里调侃福建同胞f和h混淆还可以。若要认真了,就大可不必。因为我们“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制定了普通话,北方人学普通话才沾点儿便宜。退一步说,即使你是北京人,你觉得自己的发音就很准确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生在此、长于此的某著名歌手唱词儿里头总把“为(wei)”发成是 “vei”。发这个音的时候,上排牙齿要咬住下嘴唇,是有难度的。有口音的中国人讲英语的时候,这个音多半是发不对的。有意思的是,这却是典型的北京话,并不符合普通话的发音标准。

   也许方言和许多文化一样,终究会消失。比起口中讲出来的内容,和讲话的方式,操什么样的语言其实并不重要。

(本文发表于《科技日报 嫦娥副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932958.html

上一篇:Plastics,君子不器,和读不读博士
下一篇:成长的代价 - 和一个博士后的对话
收藏 IP: 132.183.13.*| 热度|

26 李竞 武夷山 张晓良 张华容 黄永义 白图格吉扎布 张强 曾泳春 韩枫 冯大诚 戴德昌 李轻舟 胡方云 王永安 陆玲 唐常杰 赵凤光 张能立 徐磊 朱晓刚 biofans jiareng shenlu zjzhaokeqin icgwang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