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祥老师在5月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题目是《中国高校的‘狼’要来了(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798477.html)》,从高校教师养老机制的谈起,提到了今后在高等教育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中国高校会面临诸如生源等各个方面的压力。
林老师的文章很有见地,中国高校的狼真的要来了,这不是危言耸听。高等教育全球一体化,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中的崛起,中国的大学势必在生源、师资储备、科研竞争几个方面加入国际俱乐部,和国外同行站在同一个舞台上。今天,这个趋势已经风起云涌了。
我们先来看两个网页:
第一个,加拿大联邦政府的网页:
http://www.canadainternational.gc.ca/china-chine/study-etudie/Scholarships2010.aspx
首页题目是:明智的选择。下面列举的是列举的加拿大为国际留学生提供的研究生奖学金。第一个,就是针对中国学生的:Canadian Government Scholarships – Chinese students only。整个页面里,单独列出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国。阿尔伯塔省政府也专门推出了为来自中国的博士生提供的奖学金——为期三年,每年28000加币,外加研究经费。
第二个,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网页:
这里列出了维多利亚州的大学近期专门为中国学生提供的奖学金,所以题目是new scholarships for Chinese students。
身为中国人是不是很有面子?
传统的留学目的地——主要的英语国家已经开始了和中国高校抢夺生源的战争序幕。另外一个最主要的留学目的地,美国的统计数据:2005-2006年,美国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占全部国际学生的11.1%。这个数字在2011-2012年度,是25.4%(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有看客会说,数字的增长是中国国力增强,送孩子出国读书的人多了原因。这的确是事实,但是同时有几个其他的原因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一:传统意义上的英语留学目的国对于留学生的吸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产业化的授课型硕士、或者远程硕士课程教育,而是遍地开花。从本科-硕士阶段的教育直到博士,还包括专科阶段的technical school(或者是高等职业教育)。上面提到的奖学金,就涵盖了这几个教育阶段。
二: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决定了业已建立的西方大学系统会转向发展中国家寻求新的生源。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要严峻,不少大学面临招生的问题。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从今天到2050年(预测值),发达国家人口的年龄中间值,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0岁左右。我身边的例子是,加拿大国内东、西海岸的大学近两年已经把招生广告的触角延伸到了对方的领地。而加拿大人传统上认为国内的学校本科阶段的教育相差不多,因此多喜欢在家门口读大学。研究生阶段才选择较好的课题组和导师。而这种异地招生策略的出现,说明他们出现了生源短缺。而相比于其他的移民来源国,中国有良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正好为发达国家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生源。
三:国际学生,是高质量的潜在移民群体,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这一点,杀伤力巨大。在有些国家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打包”式的招生宣传:把本地的各种高等教育机会、不同学校的类型信息连同未来的工作机会、生活环境的优越性一揽子信息打包捆绑式地推介给潜在的海外学生群体,颇具吸引力。我所在的城市每一年的感恩节,都由市政府出面,举行盛大的火鸡宴会,邀请在读的国际留学生参加。巨大的会场可以容纳一千五百人。晚宴是约10人一桌,每桌上一只烤得诱人的火鸡。主题就是:XXX市欢迎国际学生(XXX welcomes international students)——言外之意,希望你们读完了,留下来。
也许有人会问,这么大张旗鼓的招收国际学生,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也许会,但是影响不大。本科阶段的弹性学分制保证了毕业的质量,能否毕业,是学生个体的事情。我曾问过身边一个国外的同学,他们读本科的时候,同级的同学4年本科毕业的人比例有多少,答曰:25%。而研究生的招收,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自然有院系和导师起主导作用,短期内影响也不大。
但是简言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迅猛发展的今天,那些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学术声誉、教育质量,又财大气粗的国外高校,已经开始了和中国的大学抢夺生源人才。抢夺是全方位的,而且你足够优秀的话,会得到优厚的学习、生活条件。记得大学十年前香港高校开始面向内地招生的时候,丰厚的奖学金让不少顶尖的学生非常向往,而那只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个小序幕。今后,中国的大学在抢夺优秀生源这条路上,会遇到不少对手,压力会日益增大——尤其是硕士以上阶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