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落基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ixInRocky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念天涯远,尤思岱海滨。万里身是客,尝使泪沾巾。少年江湖老,何敢忘初心。

博文

列宁,爱因斯坦和达达,苏黎世的邻居(2) 精选

已有 8688 次阅读 2016-12-18 02:58 |个人分类:游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爱因斯坦无疑是苏黎世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符号。在苏黎世期间,我专门找出时间,想去看看爱因斯坦在这里留下的印记。

爱因斯坦是个曾经在苏黎世求学、工作的瑞士人。生于德国的爱因斯坦,因为政治原因,两度失去德国国籍;也曾经一度拥有奥地利(奥匈帝国)国籍。1933年赴美之后,爱因斯坦再没有返回欧洲,但他终身都保留着瑞士国籍。这是让瑞士人骄傲的资本,因为爱因斯坦是瑞士人。

爱因斯坦和苏黎世的缘分开始于1896年进入当时的瑞士联邦理工学校(FederalPolytechnical School就读,这个学校也就是今天的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今天理工学院的简称ETH大名鼎鼎,不过当地人还是习惯性的称这个学校Polytech。此后,他的身份在这里从学生,变成讲师,再变成教授。

1900年,爱因斯坦成为该校物理学科唯一的毕业生,并向学校申请一个助理的职位。但他却没有拿到这个位置,有人说是因为他在学校有不良记录——喜欢逃课多在家研读物理学著作;也有人说他在校的平均成绩不太好。于是他离开苏黎世,有了那段为世人熟知的在首都伯尔尼的瑞士专利局工作的历史——这一待,就是7年。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也发生在这期间。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向苏黎世大学提交了论文《Eine neue Bestimmung derMoleküldimensionen (A New Determination of Molecular Dimensions)》。此后短短数月间,他连续发表了四篇具有革命性的论文,其中包括他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那篇描述Light Quanta Hypothesis的论文《On a Heuristic Viewpoint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Light》。文中,他提出了light quanta的概念,也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光子photon

爱因斯坦博士论文


  爱因斯坦作为学者的的职业学术生涯始于1908年在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成为讲师。翌年,他被聘为苏黎世大学副教授。1911年,他在布拉格的查尔斯·费迪南大学(Charles-Ferdinand University)担任正教授,然后在1912年返回来母校所在的苏黎世。1912年到1914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

在苏黎世期间,爱因斯坦曾经在多达6个不同的地方居住。即便如此,苏黎世的爱因斯坦旧居远比他在瑞士伯尔尼,以及美国普林斯顿的的住所(Einsteinhaus BernSwiss; Albert Einstein House,Princeton, US)名声逊色许多。比如伯尔尼的爱因斯坦故居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伯尔尼多半会去他的故居看看。而苏黎世的6处旧居中仅有一处被官方树立了纪念牌。其余的5处,若不是当地的历史学者,外来的游客是无从知晓的。这处旧居是一栋仍然在使用的小公寓楼。我在初冬一个阴霾的早上来到这处公寓旁,好奇住在爱因斯坦旧居的房客是否曾想象过爱因斯坦坐在起居室思考艰深地物理学的样子。

苏黎世的一处爱因斯坦旧居

我喜欢瑞士人对待爱因斯坦的方式:尊敬,因为他骄傲,却没有把他推上神坛。他的事迹,在瑞士国立博物馆、苏黎世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记载和展览里都能看得到,却没有关于他小时候如何蠢笨,学不会说话这样的虚假八卦。而他的6个居所隐秘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有人居住,却没有一处被拿来被人顶礼膜拜,或是将房客赶出去收取门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1021413.html

上一篇:列宁、爱因斯坦和达达,苏黎世的邻居(1)
下一篇:新年说吃——明日黄花话鲁菜
收藏 IP: 173.48.179.*| 热度|

16 曾泳春 孟佳 冯大诚 徐晓 史晓雷 黄永义 鲍海飞 信忠保 王春艳 文克玲 wliming yangzengbiao biofans bridgeneer xlsd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