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体育的教育价值

已有 3848 次阅读 2009-4-16 12:4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体育, 学校教育

人们一说起体育,仿佛就是为了健康或者是为了竞赛。为了健康、竞赛当然需要体育,但体育的教育价值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听说自从北大清华这两所中国顶尖高校引入赛艇对抗赛以来,这项赛事的知名度逐年提升,影响很快波及到中国高等教育界,巧的是笔者所在中学,一位老师的儿子那年就是因为身体素质好,被某名以特长生录取为划舟队队员。

其实北大清华这么做,完全是模仿牛津与剑桥。赛舟对于牛津和剑桥而言,就远不至于一项赛事,赋予了更多的教育意义,它是两所名校各自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联系这两所世界名校的纽带。可见赛艇对抗赛已经成为牛津与剑桥的标志。但愿不远的将来,这项赛事也会成为北大与清华的标志之一。至少也要与清华体育馆齐名。

    说起清华体育馆自然联想到马约翰先生,为了改写 “东亚病夫”的历史,先生殚精竭虑,身体力行开始了艰难漫长的清华体育教育事业,其间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从此清华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逐渐养成,乃至后来出了不少学者型的运动健将或健将式的大学者,像梁思诚等,听说前清华校长王大中就很喜欢棒球运动。

清华人热爱体育运动的传统,不仅使学生有了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实干精神和竞争精神以至爱国热情。所以清华人能够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成功。

一些从国外留学回来的学者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国外的青年学者,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拼搏,他们经常可以彻夜鏖战,他们的精力怎么那么充沛?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他们有坚持体育运动的习惯,身体素质好,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记得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曾经说,看那所学校是否是名校,只需看一看这所学校的实验室夜里是否灯火通明。另外,国外学者还具有较强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也得益于他们所接受的体育教育。

巧得是笔者最近有机会同一位重点中学重点班的学生家长,交换过意见。看上去那位家长很着急的样子,我问孩子学业那么好,你怎么还这样焦虑,答曰:关键是孩子心里只有学习和名次,每到周末只想看电视,根本没有心事去运动,精神状态很差。而我家女儿考试成绩不是很好,排名也就在中游,好处是她整天都过得很开心,我没有因此给她太大的压力和责备。每天下午都要坚持参加垒球训练,每周五放学前必须在操场跑几圈,周末还时不时地约好同学一起出去打比赛,几年下来,女儿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身体自然很棒。后来,她考取了一所二类大学,现在正在国外继续大学学业。即使是出国后,她仍坚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强健了身体,保持了饱满的精神面貌,最主要的是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合作竞争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意志力锻炼等,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提供的。这些年来,女儿在自己经历中,切身感受到体育对她产生的积极影响。

曾经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一贯主张体育为首,他指出,学校只有在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等四个方面“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可见真正的教育家是深知体育之教育功能的。可惜,如今有这样胸怀和见识的教育家已经非常少见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226448.html

上一篇:晒晒院士的“官味度”
下一篇:应该尽快确立生态优先的科学发展原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