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梆、梆、梆、梆、梆~
命运之神来敲门。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以这样的方式开场与命运的对白。对于很久远的曲子,我们只能通过其乐律、意境和曲名来猜测其寓意。而贝多芬不一样,我们可以倾听他自己的真正解读,无论是他的人生、创作背景和其自我表白。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去思考命运?
在《c小调第五交响曲》创作前,贝多芬正在经历耳聋、爱人的离去、以及社会的动荡。1804年之前,德国正在经历和法国的战争,社会动荡会让情感丰富的贝多芬产生共鸣。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下,贝多芬在1804年写出命运交响曲,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对人生的理解。1810年,洪堡身负使命,重建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我猜想,洪堡一定听过贝多芬的这首交响乐,并为之感动。一个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才能在黑暗的时刻,找到前行的希望,改变民族命运。
史铁生写过一段话“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你前途未卜,你会说你前途无量;但要是你站在终点看你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条命定之路。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
当史铁生写这段话时,他脑海中的命运并非我们普通人的自我矫情。他是中国残联副主席,身材志坚。自己号称主职是生病,副业是写作。没有这样的经历,很难引起对命运思考的共鸣。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精彩的青春,奋斗有成效的中年,以及睿智平和的老年。五福临门, 是每个人的向往。
可是,人生就是一种量子态,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组合,二者有机地纠缠在一起,一方面让人超写实地去感受,另一方面又构成人生的很多迷幻,命运是两种状态的转换开关。
命是定数,运是机遇。人生条条大路通罗马,由于时空的唯一性,我们每个人只能在十字路口选择一条前行。在选择的刹那间,会出现很多次的运势轮转。在这一点上,我有点相信平行空间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平行宇宙中,有很多我的分支在执行我没选择的那条路,或者比现在的我更幸福,或者不幸。这些平行的我看似于我相关,因为是我自己选择的一种结果。但是,转念一想,这些平行空间的我,与本我已经分道扬镳,是独立的个体,我并不用为之完全负责。
人生的精彩就在于这种开放性,有选择的机会,有自我掌控的能力。虽然很多时候,所谓的选择,也被人生所掌控。人生在大部分时候都很吝啬,不会一下子为我们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让我们在不同心境中掌握平衡,像荡秋千一样,体会变换带来的快乐。反而,人生会制造很多不完美,通俗点就是缺憾。就像《花妖》中唱的那样,投胎到了同一地点,却弄错了时间,在时空中交错。在这一时空错过,在下一时空,我牵起你的手。
这些缺憾是人生成长的动力,需要自我修补。《潜水钟与蝴蝶》里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一切都很美好,突然的中风改变了其人生轨迹。和霍金一样,只能用眨眼睛来进行交流,为此还写出了一本书。一个丰富的灵魂被封闭在潜水钟里,只留出一个小孔,透出一点精神的光芒。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生不如死。但时,对于伟大的灵魂来说,给一点光芒就会灿烂。在这种命运交织中,我生由我不由你,我的快乐我自己定义。身体可以被羁绊,灵魂依旧是那只飞舞的蝴蝶。就犹如芒格笔下的西西弗,我无休止地推动大石头,我自己去感受,这种快乐无法被剥夺,这是对命运的抗争。
命运是我们的敌人吗?命运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随着我们的人生一起成长。所以,命运应该改写为“动态的命运”。
身后留下的是我们的选择结果,眼前是我们需要选择的未来。每次选择都会依托于之前的人生经验。在概率统计中,这叫做条件概率。貌似是概率,但是又不完全独立。于是,睿智的人会避开部分的命运枷锁,吸取错误经验,及时转运。而有的人则依旧愚钝,一意孤行,错上加错,形成人生的负面共振,最终倒塌。
人生与命运最公平的地方在于时空的有限性。这条人生公理坚决不能被打破。任你是皇帝还是乞丐,在有限的时空中生存。这也为默写信奉轮回的苦难人提供了精神寄托。
在动态的命运中,人会有更大的希望。或者用计算机迭代算法,各人的命运被更大范围的命运所左右。而个人的命运则对更大范围的命运起反馈作用。最让人引起争辩的是,历史是个人改写,还是运势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二者交织在一起,深陷其中的人难以明白。
对于开放的人生,我早早就定下了发展思路,上部封顶,不做预设。每一步去做选择时,态度坚决,事后不后悔。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就少了很多人生遗憾。
能够处理这种开放的人生,生命力也会旺盛。反之,生命力也会随之凋零。这种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苏轼的豪情至今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以及对人生的态度。在被贬的路上他依然创造美食,至今依旧在餐桌上热气腾腾。这种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或者说,部分地挣脱了命运的枷锁,成为自由的灵魂,俯瞰众生。
此生已经不平凡,我就是宇宙的一部分,虽然只占了很小一点质量,但是缺少了我,宇宙无法重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