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一品锅和卤煮火烧

已有 5885 次阅读 2016-1-5 11:20 |个人分类:美食健康|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卤煮火烧, 一品锅

一品锅是一道著名的徽菜,又名乾隆一品锅。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访,没有带钱下馆子。肚子饿了,见到餐馆外面有个乞丐支了一口破锅,在煮食一锅菜,乞丐吃得香喷喷。乾隆看得眼馋,肚子愈发饿了起来,他屈尊来到乞丐面前,要口尝尝,没想到这菜格外好吃。乾隆皇帝就问,这菜的名字叫什么,乞丐顺口答道:“一品锅”。回到宫里,叫御膳房做这道菜,可任何高明的厨子都未能做出那么好吃的菜来。想想也是,御膳房哪能用叫花子的食材呢?人家就是将餐馆倒出来的潲水煮来吃。现在北京人把吃完酒宴后菜相混在一起煮煮吃,叫“折箩”也叫“合菜”。但一品锅是乾隆皇帝亲口尝了,于是便有了“乾隆一品锅”的美名。乾隆是否果真去找乞丐讨食,无据可考。


不过,上述故事倒是让我想起了朱元璋没当上皇帝前,被追得半死不活的时候遇到一帮要饭的,他们也是在把讨来的各种食物放到一起煮。我们的朱皇帝也是饿极了,吃了叫花子的饭食,问是什么饭,花子们回答“珍珠翡翠白玉汤”。做了皇帝后,朱皇帝想起了这道菜,找来那几位叫花子,让他们重现当年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告诉诸位大臣,当年我打天下时就是吃了这道菜才活过来的。大家也来尝尝吧。呵呵,大臣们或许一个个只有捏着鼻子把这顿珍珠翡翠白玉汤灌了下去。


现在各大城市都有一道名为乾隆一品锅的菜,好像还卖得挺火。那么真正的徽菜一品锅又是如何做的呢?新文化运动的大师胡适就是安徽绩溪人,他曾用“一品锅”招待过梁实秋,后梁实秋曾撰文忆道:“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有二尺,热腾腾地端上了桌,里面还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皮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这哪里是乾隆吃的那种东西啊,简直就是让人流涎的美食嘛。在他出任美国大使时也常用一品锅招待老美。“一品锅”的做法是把各种原料、配料调制后,再用一只两耳大铁锅,分铺成若干层,最底层是萝卜丝、干角豆、笋衣、冬瓜、冬笋等,底层配料称为“垫锅”,“垫锅”之上,依次是肉、豆腐包、鸭子夹、肉圆、鸡块、野味等。一种菜一个花样称为“一层楼”,楼数越多、层次越高越好。每层依次铺好后必须猛火烧,使其全锅滚沸几分钟,再用温火慢炖三四小时,并不时用勺将原汤从上而下浇入,以渗透其味。一品锅烧制得好,油而不腻、烂而不化,热而不烫,冷而不却,保持了色香味的完美结合。看看正宗的做法也还是很讲究的吧。


北京也有一种地道的美味,叫卤煮火烧。卤煮火烧简称卤煮,最初的卤煮出自于宫廷的"苏造肉。"所谓苏造肉并不是单纯的什么肉,而是猪下水(心肝肚子肺之类),烹制时,着重于文火煨焖,"苏造"包含"酥造"的含义。汤很浓,很鲜,肉也酥烂绵软,糯香柔韧,老少皆宜,确实别具一格,吃了还想吃,回味无穷,念念不忘。而是据说在清朝光绪年间,河北三河县有位姓赵的人和如今"小肠陈"的鼻祖陈玉田的祖父陈兆恩一起卖苏造肉。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普通人吃不起,所以他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好吃卤煮火烧的。


卤煮是北京百姓最平常的一道吃食。在餐馆门口支起一口大锅,锅边码上一圈火烧,中间就是那些下水。现在还加了豆制品,豆腐干子,豆腐皮等。几元钱来那么一碗,看着师傅将肺呀、肠儿呀等下水剁成块状,然后再将豆干之类的其他内容往碗里一盛,然后问你要几个火烧。一切准备停当,师傅又从大锅里盛二勺子老汤在碗里。撒上香菜等作料,看着就让人想吃。当年据说拉洋车的非常喜欢这样的吃法。有菜有主食,还干稀搭配,很是实惠。大冬天来这么热气腾腾的一碗,基本可以抵挡一天。


乾隆一品锅只是个菜名,与皇帝没什么关系。可是卤煮却果然是从宫中传出来的。不过现在这二样东西的地位却大不相同了。乾隆一品锅登堂入室,而卤煮火烧却落得个撂地的吃食。此一时,彼一时。有时请人吃饭,见有乾隆一品锅,自然点上一份,至少是有个面子吧。可是真上来后,却颇感失望,一吃就发现,这不就是北京的卤煮火烧嘛。真是骗死人的。


一品锅

卤煮火烧


图片来自网络,所用图片没有商业目的,向照片所有者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948191.html

上一篇:冯·诺依曼小传
下一篇:卡拉斯的艺术生涯
收藏 IP: 111.199.20.*| 热度|

5 王振亭 李竞 武夷山 刘立 张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