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我发了博文“机器人四问”,说那是《中国社会科学报》约我写的稿件。无意浏览了一下社科院的网站,发现果然机器人的文章登了出来。但不是我一个人写的,是一些人写的。编辑对其进行了加工。我们的东西被糅杂其中,只是最后已达到还能见到其骨架,所以就还算是我写的吧,无论如何,其中有形的内容还算我的那部分最多。就是排到了最后。英谚云: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机器人广泛应用或催生新型工业革命
为研发机器人设立道德、法律规范迫在眉睫
2013年08月16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16日第489期 作者:本报记者 张杰 浏览: 162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机器人的发展要控制在人类的道德准则内,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这是健康发展机器人的前提条件。
手端可口饭菜,身穿红色唐装,与顾客对话,回应客人的点餐需求……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持研发的餐饮服务机器人在酒店进行了试运行。事实上,不仅是餐饮领域,医疗、公共服务、教育、娱乐也是服务机器人的重要应用方向。
此外,机器人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有学者认为,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体现出社会生活中由人力向自动化的过渡。应如何看待机器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机器人产业能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提供哪些助益?为避免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机器人的研究与使用应该如何规范?围绕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机器人应用遍布人类生活各个角落
自20世纪50年代第一台机器人问世以来,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化趋势已经迅速渗透到许多领域,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山东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从事在恶劣环境或特定环境中工作的特种机器人研究,有些研究已经实现了产品化设计。中心主任李贻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心研发的履带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执行煤矿井下危险区域的探测任务和消防侦察任务。履带机器人携带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周围各种气体的浓度,还可传回热像仪的图像,将来还会拥有更强的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可以在崎岖的山地运输物品,在军用、民用领域皆有广阔的前景。
“除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外,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副教授董二宝告诉记者,家用机器人开始进入百姓家庭,主要从事家庭服务,如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此外,聊天机器人,康复、护理机器人也相继问世,在医疗、养老、幼儿看护等服务领域大显身手;娱乐机器人的研发则将成为高档玩具发展的新方向。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吴彤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对于人类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和脑力,智能生产方式已经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工业机器人成为经济转型新引擎
有学者提出,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不仅重构制造业生产模式,引领时代变革,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更带来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成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面对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日益减少的出口订单,传统行业中不少企业遭遇寒冬,与之相反,新兴的机器人产业却迎来井喷式增长,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李贻斌告诉记者,近年来,中国机器人需求量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30%,2012年国内有7.5万台工业机器人在服役。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工业机器人的价格逐渐降低,寿命逐渐延长,机器人越来越智能,相对于人工劳动力,工业机器人成本低、效率高、持续时间长、重复精度高的优势越发明显。
人类历史的发展证明,每一次技术发展和机器革新都会带动生产效率的飞速提升。董二宝告诉记者,工业机器人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是人类在机器利用上的延续和飞跃,甚至有可能催生新的工业革命。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在发达国家利用机器人代替劳动力之时,我国的机器人替代效用并不明显,工业机器人发展相对滞后。在当前主要工业化国家重塑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无疑会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同时,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无疑会对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人类要为研发机器人制定规范
纵观人类科技史,任何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作用。比如近年来,一些国家开始将机器人应用于军事领域,甚至有可能将其发展为“杀人机器”。如何为研发机器人设立道德及法律规范,以保障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成为学界和社会各界深刻反思的话题。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殷杰告诉记者,与其他新兴的智能行业一样,智能机器人技术也承载价值、伦理、社会和文化因素,若不对机器人技术进行规范,同样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钢对记者表示,机器人的发展要控制在人类的道德准则内,必须保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不受伤害,这是健康发展机器人的前提条件。早在1940年,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一是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二是机器人应遵守人类的命令,三是机器人应能保护自己。刘钢认为,给机器人提出的这三条伦理性纲领,今天越来越适用于机器人的研发。
“对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研究一定要有制约,尤其是在机器人逐渐进入家庭的今天,如何保证安全是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刘钢认为,必须对机器人的研发进行法律层面的限制。2012年11月,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了一份报告,呼吁国际社会禁止研发全自动武器系统,即所谓“杀人机器人”。报告指出,应设立国际性法规禁止研发、生产及使用全自动武器,并通过国家立法与政策制定来约束研发、生产及使用全自动武器。刘钢强调,必须对机器人的研发进行法律层面的限制。当机器人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人类必须对其有所制约,不能将权力全部交给机器人,否则人类可能会面临极大风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