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通往巴别塔的计算机?

已有 1826 次阅读 2021-12-29 09:40 |个人分类:科研备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巴别塔(Babel)或译通天塔,本是犹太教《塔纳赫·创世纪篇》即《旧约·创世记》第11章故事中的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人类产生不同语言的起源(Origin myth)。根据篇章记载,一群只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大洪水”之后从东方来到了示拿(Babylonish)地区,并决定在这修建一座城市和一座“能够通天的”高塔。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时,上帝得知人类的计划不高兴了,于是决定搞乱人类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圣经》的这个故事说明,语言重要性,没有共同的语言,人类就无法形成一致的思想,那么也就无法成就大的事业。为了寻求这种语言的统一性,人类数千年都在为此奋斗。经过数千年的探索,终于发现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创立一种人工语言,根据这种人工语言的符号操作也许就能达到《圣经》中的传说。


布尔在19世纪先后出版了《逻辑的数学分析》和《思维规律探究》二部划时代的著作。尤其是后者更是提出“思维规律”的概念。思维规律究竟如何理解?布尔认为将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做数学研究,便是“思维规律”。他的这种理解并非没有道理。可是对传统逻辑做数学研究,那传统逻辑就必然成为数学了。这个观念直到1879年弗雷格出版了《概念文字》才得到确立。《概念文字》源于莱布尼茨的“通用字符”的理论。布尔的思维规律无疑是将“通用字符”和“理性演算”相结合,形成当今的符号逻辑。莱布尼茨早在第一篇有关数理逻辑的著作《论组合论》(De ars combinatoria)就提出这二个概念。因此,在讨论莱布尼茨之前,有必要追溯一下这二个概念。可是“通用字符”的理念在莱布尼茨之前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鲁尔(Ramon Llull亦写成Raymond Lully,约1232—1315),就提出了用机器实现人脑部分功能的想法。

 

鲁尔是加泰罗尼亚的神秘论学者和诗人。他的作品对文艺复兴前的罗曼主义风格在加泰罗尼亚语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并对贯穿在欧洲中世纪以及17世纪之间的的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论, 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思想史上,以发明“寻求真理的艺术”(ars inveniendi veritatis)的身份而著称于世。发明该艺术的初衷是对罗马天主教信仰在传教事业中提供支持,同时也被设计为统一所有知识门类的方法。


他的思想明显具有综合性,他认为哲学、神学和神秘主义与真理并不矛盾,只不过是知识的不同维度而已。他相信基督教能够统一起来,在这种信念指导下,鲁尔构想了一套理解实在的通用模型(universal model)。他的这个“通用模型”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寻求登上通天塔的阶梯。最终他写出了《大艺术》(Ars magna generalis ultima),从各个侧面达成人类的理解,而非彼此分离。


大约在1272年,鲁尔尝试构想如何将所有知识还原为第一原理并决定将其缩减到统一点。借助于11世纪经院神学家安瑟伦(Anselm of Canterbury,1033—1109)的某些教义,他撰写了主要的著作,包括著名的《大艺术》,其中包括“知识之树”(Arbor scientia),“智慧的上提与下委之书”(Libre de ascensu et descensu intellectus)。


根据后人的研究,鲁尔的哲学很难评价。有人认为是“非职业化的”,还有人强调他的思想太过乡土气。然而,这种乡土气犹如一股清风很容易在民众中把新思想传播开来。这对普罗大众的理解宗教信仰的运动不无联系。总起来就,鲁尔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呆板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区别开来。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伪)狄俄尼索斯(Dionysus the the Areopagite,活跃期5世纪末—6世纪初)、安瑟伦(Saint Anselm, 1033—1109)、圣维克多的修伊(Huge of Saint Victor,1096—1141)以及圣波拿文都(Saint Bonaventure,1217—1274)等学者都能在其著作中见到。


鲁尔的这种通用模型的思想被后人继承下来,莱布尼茨便是其中之一,而且他对鲁尔的“通用模型”终生迷恋。因此,讨论莱布尼茨时,忽略鲁尔对他的影响,往往会有失偏颇。1666年他的第一篇数理逻辑的文章《论组合术》便是受到鲁尔《大艺术》的启发。不过,莱布尼茨到老年时回忆起年轻时的文章,还是认为稚嫩了。正是在《论组合术》中,他首次提出“通用字符”和“理性演算”这二个概念。不难看出,莱布尼茨的通用字符从某种意义上契合了鲁尔的通用模型。而理性演算则符合鲁尔的符号操作的理念。他后来对邵雍易图的探究,只不过是尝试寻求解决该问题一种方法而已。


大约在1275年,鲁尔设计了一种基于逻辑机械的方法。他首先在《大艺术》中完整地描述了这种方法。后来他将其成果总结在1305年出版的《终极通用艺术》(Ars brevis)一书中。鲁尔的通用艺术是一种可以将从多个列表中选择出来的的宗教和哲学属性结合起来的方法。鲁尔对《大艺术》的灵感被大家认为是来自于一种阿拉伯占星术士称为“扎尔亚”(zairja)的装置,是中世纪的阿拉伯占星术士通过机械手段组合概念。它使用阿拉伯字母的28个字母来表示28类哲学思想。通过结合与字母和类别相关的数值,创建了新的洞察和思想之路。而莱布尼茨于17世纪进一步拓展了该方法。莱布尼茨发明的乘法器,能够进行四则运算。 他还发明了二进制算术,并设想了一种通用的理性演算方法,通过它可以机械地解决争论。他曾说过:“万一发生争执,正像两个会计员之间无须乎有辩论,两个哲学家也不需要辩论。因为他们只要拿起石笔,在石板前坐下来,彼此说一声(假如愿意,找个朋友作证):我们来算算,也就行了。”莱布尼茨致力于为世界上的每一个物体分配一个特定的数字,成为所有可能问题的代数解决方案的先声。


鲁尔在用到符号标示和组合图表来论述所有的知识形式,如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都是类似的,都属于圣父显象学。鲁尔创造性地采用了逻辑方法,企图证明天主教神学的教义。《大艺术》的辨道学应用在鲁尔死后退出舞台,可是其影响直到文艺复兴以后还是相当大的。教宗格里高利十一世(Pope Gregory XI)于1376年谴责鲁尔的学说混淆了信仰和理性。然而,19世纪罗马天主教教廷对他表示同情,对他的学说持赞赏态度。更有甚者,人们还将鲁尔的通用模型视为现代计算机的先驱。那么当代计算机是否就能成为通向巴别塔的工具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489-1318618.html

上一篇:北京磁浮地铁S1线
下一篇:石景山顶的小亭子
收藏 IP: 123.123.103.*| 热度|

9 尤明庆 李宏翰 杨正瓴 张晓良 郑永军 武夷山 王安良 伍赛特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