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桐庐县地处钱塘江中游,境内多山少平地。古时交通不易,山路崎岖,只能依靠水路进出。百姓大多依富春江、分水江两岸狭小河谷平原及丘陵而居。河谷之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因而自古为避乱隐居之佳地,东汉名士严光(字子陵)助刘秀起兵后即归隐于此。
宋元之交,战乱频仍,汉民族及文化饱受摧残,大量百姓被迫移居深山。一批饱学之士亦裹挟其中,过起了隐居耕读的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维系着华夏文脉。及至明初,中华恢复,太祖朱元璋求贤若渴。一时间,耕读深山的青年才俊们纷纷出山、为官一方。浙江各州府更是人才辈出,景象蔚为大观。并继南宋永嘉学派后,掀起了浙江学术的再度繁荣。我的家族——桐庐珠山俞氏即发端于此。
因家谱毁于文革,桐庐珠山俞氏的源头和传承已鲜为人知。唯有离俞氏宗祠以北约三百步的位置留有大墓一座,墓碑一方,其碑文如下:“敬斋处士俞公墓志。汶上县儒学训导金华金恕撰并书丹。府教授甲午年进士番易汤修篆额。处士俞公讳?,字友敬,号敬斋,严州府桐庐县人,考讳清,母王氏,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闰三月十三日生。世居晦冈,赘吴氏存礼之女,遂居珠山。秉性正直,有猷有为。以义?家,笃亲亲之恩,建祠堂,立家谱。丧祭一依文公家礼,不惑鬼神,不用释道。唯冠婚之礼,有志未就以。大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十二月十三日终,年六十有四。次年三月十三日葬于祝家泷下。子男五人潜?福州府宁德”。由碑文“世居晦冈,赘吴氏存礼之女,遂居珠山”可见,此墓所安者俞友敬当为我珠山俞氏的始祖,其名因碑文破损而不得,但其字号清晰可见。俞友敬之父俞清,应居于晦冈(此地离珠山约两公里,目前已无俞姓人家居住),时值元末乱世,百姓流离。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金华府刘基(字伯温)曾在晦冈寓居讲学(写下“凤翙高岗”的巨匾,因而晦冈现称翙岗),俞清甚至是年轻的俞友敬有一定可能参与其中、聆听教诲。及大明天下定鼎(1368年)后,俞友敬渐已成年并育有子嗣,因而具备了在新的居所——珠山立宗祠、开宗派的客观条件。“子男五人”之说似乎表明俞友敬有五子,但为何他们均在福建宁德尚有疑问,且看下文。“唯冠婚之礼,有志未就以”一言,据我理解,似乎表明俞友敬逝世时有儿子尚未成年或婚配。
自俞友敬始,俞氏族人在桐庐珠山繁衍生息已有六百余年,所传应有二十余代。查《桐庐县志》,桐庐乡贤祠所祀三十七人,我珠山俞氏有二:一为俞深以儒林入,一为俞鉴以忠义入。据《两浙明贤录》所载:“俞深,字景渊,桐庐人。洪武初,以乡贡入太学。时高皇帝幸学,讲中庸二字,累数万言,深得启沃之义。因称之曰‘天下能说书生’。俞深历任宁德、阜平、汶上儒学教谕,皆有成效。以大学士杨溥荐升建宁府学教授。三典文衡,取士得人。正统七年(1442年),卒于官。”考虑到古代官员致仕退休年龄不超过70,洪武年间甚至一度改为60,而俞深逝世于建宁任上,因此其出生年份应不早于1372年(洪武五年)。又考虑到其于洪武年间入太学的情况,出生年份最迟不晚于1380年(洪武十三年)左右。《两浙明贤录》上“洪武初入太学”的说法可能有误,应是洪武中后期较为合理。无论如何,从年龄上推断俞深应为俞友敬之子并有较大可能是长子,这与敬斋处士碑上“子男五人潜?福州府宁德”的说法和俞深恰曾为官宁德的事实相符。长兄如父并且俞深又是学官,因此当他在宁德为官时是有可能带着年幼的弟弟随往的。俞友敬去世与下葬日期之间有三月之隔,当是由于家人需要到福建宁德向俞深报丧并赶回所致。此外,也不难理解,为何俞友敬的墓志会由汶上儒学训导金恕撰写(据我推测,俞深有可能先在汶上为官,因而与金恕有交,而后调任宁德,并于宁德任上升建宁府学教授。但也有可能是金恕到宁德邀俞深北去汶上,恰遇俞深丧父)。
俞深一生,均任学官,对明初儒学的发展颇有建树。其曾对太祖朱元璋讲“中庸”的典故,也正是我族人代代相传祖上曾教皇帝书的来源。《两浙明贤录》说“深博通五经,究极诸子。笃厚端谨,处家一规文公家礼。所著有《范畴解》,《发明蔡九峰之蕴》,杂文十卷,杂诗十卷,藏于家”。又有《浙江通志》载:“俞深学问精博,文章雄迈,髙古有奇气,诗多警句。自号听松老人,著《听松集》”。在儒学造诣方面,从其著作《范畴解》和《发明蔡九峰之蕴》来看,俞深的学问应该主要承袭朱熹、蔡沈(号九峰)一派。其原因当然是因为俞深长期在建宁为官,而蔡沈则正为建宁人氏。甄洪永所著《明初经学研究》一文认为俞深为明初浙江学派严州府籍(明时桐庐隶属严州)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其学问可能与经世致用的浙江学派有异。俞深于正统七年逝世后归葬故里。桐庐县志载:“赠承德郎兵部职方司主事、建宁府学教授俞深墓,在水滨乡漆树岭修撰,杨寿夫撰墓志铭”。今日漆树岭犹在,然俞深墓已没,后世子孙浑然不知矣。俞深的墓志由致仕归乡的建宁籍翰林修撰杨寿夫撰写,甚合情理。至于俞深“赠承德郎兵部职方司主事”称号的来由则当从珠山俞氏的另一位历史人物俞鉴说起。
俞鉴,字元器,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进士,授兵部职方主事。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随明英宗北征,殉国于土木堡。据《明史》、《浙江通志》等记载:“车驾北征,郎中胡宁当从行,以病求代,鉴慷慨许行。或曰:公家远子幼,奈何轻身耶?鉴厉声曰:此岂臣子言身家时乎!因抚二子,摩其顶,曰:若等自成人,我不能顾矣。时尚书邝埜,知其贤军事,多与之谋。鉴曰:惟有力劝上班师耳。至土木,遇难而死。” 俞鉴殉国后,其同乡、同科进士、后任礼部尚书的姚夔多有怀念,“每形于梦寐之间,仪容宛然,谈笑如平生”(见《姚文敏公遗稿》)。在姚夔的纪念文章中,他对俞鉴的品格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若元器者,临难弗避,竭力捍难,可谓诚于事君也;忘危守信,利害弗较,可谓诚于交友也。诚于事君,非忠而何?诚于交友,非义而何?忠与义固元器所素学,素存,素行,非矫揉于一时者。故谓事君致其身,生死见高义,如元器真可谓于古人中求之。”土木之变后,郕王朱祁钰即位,为景泰帝。瓦剌兵退,景泰帝对土木殉国之臣多有褒奖。明史载:“景帝立,既赠恤诸大臣,自给事、御史以下,皆降敕褒美,录其子为国子生,一时恤典綦备云。”景帝所颁敕书,五百六十余年来由俞氏族人代代相传、妥为保管,其上书: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兵部古司马之任,其属有四,皆置郎以长之。而协赞其事者,亦必得人,乃克有济。尔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俞鉴,发身贤科,擢任是职,详慎勤敏,克举其官。比以随征,陷于战阵,劳苦可悯,良切朕心。兹特进赠尔阶承德郎,主事如故。锡之敕命,以示褒嘉。于戏!人孰无死,惟死于国事者为至荣也。尔尚祇服隆恩,永慰溟漠。
敕曰:国家推恩臣下,必及其亲者,所以重源本也,何间于存没哉。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俞鉴故父深,以儒植身,典教郡邑,庆钟厥子,效用于时。揆厥本源,宜隆褒典。今特赠尔承德郎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灵其不昧,尚克承之…
由以上敕书内容,一方面可以再次佐证俞鉴的事迹,另一方面也可以明确确定俞深和俞鉴之间的父子关系。敕书对俞深“以儒植身,典教郡邑”的描述完全契合俞深的学官身份,也说明了桐庐县志中对俞深“赠承德郎兵部职方司主事”称谓的来由。因而可以断定,俞鉴为珠山俞氏的三世祖。土木之变时,俞鉴二子尚未成年,据此推断俞鉴其时应年不过35。因此,俞鉴的出生年份应在1414年(永乐十二年)左右,此时俞深应已年近四旬,进而可知俞鉴应为俞深幼子。
伴随着景帝的敕封,一座光启堂在俞氏宗祠前建起,厅前更有牌坊一座,石马四匹。而今牌坊和石马均已在文革中毁去,唯有巍巍老矣的光启堂顽强地向世人展示着先祖的荣光。光启堂大门及厅内有对联三幅:
宋世省元第,明朝经训家。
造诣贯天人亲授五经明训,慷慨赴沙漠朝铭万里孤忠。
文章焕星斗后贤可继前贤,勋烈在朝庭先世已为铭世。
这些不正清楚明白地诉说着我珠山俞氏的来源和俞深、俞鉴父子两代的功绩吗!追本溯源,我珠山俞氏自俞友敬开宗立祀始,耕读相传,三代皆以诗书传家。然俞鉴逝后,其子尚幼,虽获荫封,但终究家学难继。数百年来,不再有读书郎。时至今日,社会巨变,乃至对家族的源流,俞氏族人也多茫然不知了。我心戚戚然,于是作此文以考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