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科学网首页看到新闻“从免费到公费:师范生政策的'一字之差'”。首先,我对于这个改动表示欢迎和支持(很久以前便有如此呼吁)。
本人在师范大学已从教数年,本科也是师范生出生,对“师范”二字多少有些理解。公费师范生政策,最主要的出发点是希望解决中小学,特别是中西部、偏远地区以及乡村中小学的(优质)师资,但实际结果可能并不会特别理想。即使不是违约,这些师范生的就业去向也仍然会集中在大中城市以及少量县城。一个政策的效果如何,得看大家用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我认为,从政策层面希望把最优秀的人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这本身就是不符合逻辑的(除非是基于个人的情怀和志向)。往大了说,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不是单单靠改革师范教育能够改变的。师范教育要改,但方向在别的地方。
目前中小学的师资问题,其实远远不止东西部差异、城乡差异这些(本质上来讲很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只不过在政治层面比较有影响)。即使在最发达地区,中小学师资也可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师的男女比例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理解、教师的公民意识等等。这些问题是制约目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大因素(不过不是唯一因素)。现有的师范教育,要么是纯粹的专业教育、与综合性大学毫无二致。要么过于重视师范技能的培训(目前的公费师范生就有这个大问题),导致专业学习动力不足、基础薄弱,完全是高职教育的面孔。然而实际上,教学技能问题可能是目前中小学师资中最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总是在批评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但如果培养新教师的目光又只是盯在教学技能上的话,那靠谁去改变中小学教育现状呢?
因此,我认为:
(1)师范教育需要有大变革,在大学本科层次,应该全面取消师范专业和师范大学。现有师范大学应该全面改成综合性大学,只开设学士后和研究生层面的师范专业。
(2)师范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招生,作为一种学士后的职业教育(学制为一到两年)。相比于高中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已基本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对社会的认知和自我的职业规划也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在这个时候选择教师职业,在将来的职业发展会更加稳固。
(3)学士后师范教育可以与中小学师资招聘相结合,作为一种入职前教育,实行全公费模式(不仅仅实施于部属大学)。至于经费的来源,可以具体商定国家、省市以及将来就业单位之间的分配比例。
(4)师范教育的主要内容既包括师范教学技能,更应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公民意识等等,使其不仅仅具备相关学科的教学技能,更能具备人文教育的能力。就像医生需要全科医生,中小学教师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全科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而不仅仅是教授解题方法。
(5)此外,除了上述学士后、研究生层面的师范教育,也许还可以开设一些高职层面的师范教育,以教学技能培训为主,也帮助解决一些师资特别困难地区的实际问题。
一定程度上讲,我这里的建议,就是使中小学师资的培养与普通公务员的招考具有相类似的操作方式。并且,反过来,我其实也建议,可以针对通过公务员考试的人员,开设相应的学士后公务员教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