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工作到1点,评议了几份基金申请书,比较累人。虽然研究大方向上自己比较熟悉,但是具体到每个申请者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各不相同,对各种事物的命名不统一,一些名词的含义和用法也不统一,所以每看一篇都需要从一个论证体系切换到另一个论证体系,很是费力。
后来睡了以后居然梦到还在看申请书,满眼各种名词,看到后面,似乎想和自己的申请书比较一下,于是就出现了自己的申请书,可是怎么读起来像文学作品,一点学术的严肃性都没有,于是有些着急,怎么写成这个样子了。醒了以后感觉怪怪的,仔细想想自己的申请书,应该不是梦中的样子,这才有些踏实了。
大部分都是青年基金,申请人都比较年轻。同为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还是能够感觉出水平的差异。有人写了快30页,也有人只写了13页。有排版的问题,但主要还是论证程度的差异。不能说写得长就是写得好,写得短就是不认真。但是,如果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只是泛泛的几句话,根本没有说到一定的实现细节,怎么能让人信服你真的认真思考了,真的能做出来呢?有的人根本没有按照提纲写,一些必要内容根本没有涉及,这个有些太不认真了。
还有人还是在对旧问题用旧方法在做,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新意,申请者或者对基金的支持方向没有理解透彻,或者确实是没有想到新的点子。
有一个申请者有很好的工作基础,发表了若干国际期刊论文,但是申请书写得非常草率,并且没有和原有工作紧密融合。既然要做相同的方向,如果能够把要做的和已经做的自然融合,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申请书。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明显感觉到申请者的导师做了很好的指导。申请书写得非常规范,虽然工作基础没有前一个那么出色,但是问题论证得非常系统,有理有据,让人看起来很舒服,很难挑出毛病。
申请青年基金,基本上都是博士刚毕业不久,或者正在读博士。作为刚刚进入科研领域的新人,应该多向自己的导师讨教科研中的各种事情。导师的宝贵经验可以让你少走好多弯路。同时导师方面也应该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不只是为了毕业发表几篇文章。
通过评审别人的申请书,其实自己的收获也是很大,最主要是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观点和想法,对自己的科研也有促进作用。昨天只是看了一小部分,明天接着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