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从办公室出来,独自走在林间小路上,耳边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突然想起一句古诗: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突然意识到,这句诗应该不仅仅是描述自然现象,可能也借指社会黑暗,仁人志士奋声疾呼。
早上起来赶紧google,果然如此(古文功底强的如李轻舟博主可能要笑话了)。原来此句出自《诗经·郑风·风雨》,原本是首爱情诗。原诗如此:
不过后世借用表示在黑暗的环境中,君子仍不改气节。徐悲鸿甚至还作过一幅画叫《风雨鸡鸣》。当时为抗战爆发前夕。
至此不禁感慨自己的愚笨。从小到大,印象中很多东西我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理解。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很多课文,如曹冲称象,刻舟求剑,给自己写信的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等,我都是若干年后才明白文章的含义。
回想起来,这也是我小时候教育的不足之处。我虽打小就喜欢读书,但读的多是故事会,读者,开辟通天路等泛泛之物,读的经典太少。读完博士,才第一次见过史记!读过史记,顿觉前二十年的书都白读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