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疾病可以诊断,健康如何评估? 精选

已有 14076 次阅读 2016-1-30 04:42 |个人分类:免疫组库新领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 免疫组库测序

大家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是到底什么是健康?你是否健康?能否用一个客观准确的实验检测一下健康水平?

我认为健康的“临床表现”可以用以下几点来描述:

(1)健康者没有病;

(2)健康者少得病;

(3)健康者得病很快就好;

(4)健康者长寿。

我想,对上面这些描述大家不会有什么异议。不过,再仔细看看上面对健康的描述,你就会发现所有四点对健康的描述实际上都是以疾病为参照物的。(1)是说“我现在没病”;(2)是说“我过去没病”;(3)是说“我将来没病”;(4)是说“我一辈子没病”。总之,没病就是健康。不过,“没病就是健康”只是一个主观的逻辑推理,不是一个客观的实验室诊断,因为没有证据,所以不够科学。

按照“没病就是健康”这个逻辑推理也很难研发出客观的实验室诊断。因为按照这个逻辑,要想通过实验室检测来证明健康,就必须把所有能查的病都查一遍,只有所有的检测都是阴性,才能认定标本来源于健康个体。

诊断健康能否不以诊断疾病为前提?能否研发一个简单的,客观的,快速的,便宜的诊断健康的实验室指标?

在去年秋天我们举办的免疫组测序会议上,我发表了一个演讲,介绍了我们发明的一个“诊断健康”的方法,叫做“健康指数” (Wellness Index)。这个方法的背景是这样的:通过给成千上万个正常人和病人做免疫组测序,我们发现一组叫做pCDR3s标记物。pCDR3数目代表免疫储备,pCDR3越多,个体免疫细胞多样性越好,防病治病的能力就强;相反,单位细胞中pCDR3数目少,就代表免疫系统有透支,防病治病能力就差。健康指数定义就是:“单位细胞中pCDR3的数目”。具体技术细节我们去年就已经申请了专利,论文也会尽快发表。

实验很简单:(1)取外周血(5ml),提取RNA,(2)用iRepertoire试剂做免疫组库全自动扩增建库,(3)然后用Illumina仪器做测序,(4)分析数据得到健康指数。在美国,我们HudsonAlpha的CLIA测序实验室可以开展这个检测。耗时一两天,收费八百美金。

诊断健康有什么用?有,用途大着呢。因为只有诊断疾病才能治疗疾病;同样,只有诊断健康才能维持健康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进行医改,原因是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过快,占GDP比重不断攀高。原因就是Healthcare不是真正的在take care of health, 而是专注于take care of sickness. 所有国家花在治病上的都钱远远多于花在防病上的钱。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有病了才去治疗?为什么没有更好的防病措施?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只会诊断疾病,不会诊断健康。没有诊断健康的客观指标,任何防病措施的效率就都无法评估,也就妨碍了整个预防医学领域的发展。

因为有中医理论的影响,中国人的防病意识要比西方人强很多。但是“预防为主”的中医理念近年被各种保健品广告淫逸得差不多了,渐渐在失去魅力。如果有一个客观指标来衡量到底是否有“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那消费者是否更容易接受?还有,国内“健康体检”业蓬勃发展,但是所有机构都只能对有限的一些疾病进行筛查,并没有很好的评估客户的健康水平,假阳性率高居不下,“健康体检”也变成了“惊吓体验”。如果有一个客观的指标,让客户看到通过锻炼身体和改善饮食,自己的健康指数比以前有所改进,这样的检测你是否愿意做?其实,同一个标本,同一个实验,各种疾病也能得到检测,这是后话。

有了这个检测指标,我们对健康的定义就有了延伸:从“没病就是健康”,到“抵抗力好就是健康”。因为提供“没病”的实验室证据很难(要去诊断所有疾病),所以我们才研发了一个检测抵抗力的实验室方法。

去年年底到现在,我访问了英国,法国,美国的很多地方,也在北京,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广州,香港,台湾等地拜会了许多测序服务公司和分子诊断公司,跟他们介绍了“诊断健康”这个新概念。希望2016年,诊断健康这个项目能在更多的地方开展。

我的名字就有“健”字,所以是否英文该把这个健康指数叫做 "Jian Index"?

相关博文:

治未病,病未治。

健康,是不生病?还是生病能自愈?

免疫组研究进展:“诊断正常”

我要革命,革现有诊断技术的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953379.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犹如做“空头”?
下一篇:在美国,似乎什么都能卖!
收藏 IP: 64.89.97.*| 热度|

19 谢平 许培扬 孙学军 杨远帆 姚伟 苏红 武夷山 曹君君 李晓亮 贾伟 卢湘岳 张焱 宁利中 梁洪泽 陈筝 白桦 z234567 cly85 YanCivil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