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x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

博文

为什么我们要搞多圈层 精选

已有 9436 次阅读 2013-8-18 13:43 |个人分类:怪哉虫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圈层

谢谢张学文老师,大作 地球的N圈理论有意义吗? 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按理说,这个问题应该是钱学森、黄秉维老先生解答的。他们在1980年代中期,一位从系统论的高度,一位从几十年来的研究、实践,提出了研究地球表层这个巨系统的学科。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我还真不够格代替他们回答。就随便聊聊吧。

   

人类生于大地。对最表层的大地几千年来就有所认识和研究,比如大禹治水,伯益护林。。。都需要地图。再后来,人们发现2维平面的地图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大地的垂直方向往上,有水、有风、有黑云、白云,有多层次的结构。往下,有土壤、岩石、地下水(黄泉),也是多层次的结构。

   

但对这些层次结构的理解,古时是含糊,混乱的。比如说,“上有三十三层天,下有十八层地,”但三十三层天究尽是哪三十三层,恐怕谁也讲不清。后来,人们认识到地球的概念,原来的水平切割的层,也就自然地演变到了圈层。上有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下有水圈、土壤圈、岩石圈。张学文老师说得对,所有这些圈层,都有相应的学科作专门研究,也都有进展。那么,为什么要联起来呢?难道只是玩儿一下新概念吗?显然不是。问题是这些圈层都相互作用,并作用于人。所以需要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对这些圈层的相互作用有一个更全面综合的理解,能够回答人们关注的新问题。

 

还是回到钱老的问题吧。钱老要算粮食亩产的理论上限。他老人家物理倍儿棒。所以首先找到A 先生问每亩接受了多少太阳能。强调了是中国平均纬度上的。是一个值。所以钱老就算啊算,算出来一个亩产粮食94万斤的理论上限。这个“中国平均纬度上”的太阳能是怎么算的,或者是怎么测的,没有讲。

 

后来大概另外的气象学家,B先生吧,给了一套气象台站数据,结论是“据气象记录,在中国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为120-200大卡。”这至少给出了一个范围,可以供后人研究。王静爱老师的(图集)24页给出了全国每年每km2太阳辐射(加散射)的能量值。但是单位是“兆焦耳”每平米。总算有个数,轮到老邪来算啊算。1卡=4.2焦,1大卡每cm2 10兆焦每平米120大卡每cm2=5040 兆焦每平米,非常接近王老师图集(24页)里的5000兆焦每平米等位线。注意到5500兆焦每平米等位线几乎与胡焕庸线重合,胡焕庸线以西则每年每平方厘米上接受的日光能量递增。

 

因此,可以高度怀疑B先生提供给钱老的数据“120-200大卡”,不是中国大地上每年每平方厘米上,的数据,而是中国大西部的气象记录。而钱老从B先生那里得到的“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达50%”大概也是新疆气象局同志们提供的“PAR”占测得总辐照之比(0.48-0.5)估算的。A先生提供的1/6,则完全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这个例子,完全没有嘲笑B先生的意思。只是想说明必须有对全局和多学科交叉的理解,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所得的数据。这里,要感谢杨正瓴博主在老邪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17605.html评论2中提供了中国太阳能分布栅格图,其与王静爱老师的(图集)24页的等位线图有很好的趋势对应。也感谢评论17中,匿名博友提供的全国数据“全国地表面接收的太阳总辐射量大体范围(70-260千卡/yr/cm2)。”

 

在此感谢 韩玫  李玉梅 博主耐心讨论光合作用原理。特别感谢匿名网友ypzhang在评论14 提供C3C4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理论最高限分别为4.6 6%。该网友的大作在今年4月发表后,已有1760次点击,应该是一篇高水准的SCI文章,数据特别丰富。

 

水土气这三圈是最早公认的。后来加上生物,四圈是近代提出并公认的。最近30年吧,人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所以“人圈”的概念正逐步被广泛接受。太阳,虽然有个常数,但他和其它五个圈层直接发生作用,并驱动了这些圈层的运动和互动。地球最终的反射和辐射,则是在这些圈层中和间反复折腾后的结果。所以,把光为主线开展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84-717832.html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主张加上“光圈”
下一篇:答孟津老师
收藏 IP: 123.122.18.*| 热度|

30 李学宽 谢力 魏东平 赵美娣 曹聪 罗德海 何士刚 杨正瓴 李汝资 蔡庆华 孙学军 陈桂华 任国玉 刘全慧 文克玲 李伟钢 彭真明 陈安 孟津 廖晓琳 王云才 卫军英 李土荣 李宇斌 郭保华 仇文利 赵斌 FloatingRose xuyiganghz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9: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