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凭什么要做‘博后’?

已有 12306 次阅读 2013-3-2 10:2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 教师, 博后, 博士后, 高校

    看了博文‘为何现在大家普遍拒绝做博后?’,也可以反过来问一句:‘大家凭什么要做‘博后’?’
    做任何事情,肯定要有动机,或者说是划算,或者是因为生活所迫。  
    国内博后目前有二种情况,一是在职博后,大部分是高校的年轻教师与研究所的年轻研究人员,因为拿在职工资,如果到企业博后流动站做博后,在原来工资基础上还要多出一块,甚至要多一倍,由企业给。回校后职称上有就优势了,我们单位有不少这样的情况。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从业务提高上甚至职称上都是合算的。如果在本校做博后,边工作,边做科研,工资奖金不少,工作单位也是牢靠的,还算工龄,甚至算单位的连续工龄(现在我们单位退休工资折扣,有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这一指标),心里踏实。
    另一情况是脱产博后,没有工作单位,拿国家规定的博士后的津贴,出站后如果不留在做博后的单位上班,就得自己找工作。博士后的收入一般好象是数万元左右,住博士后公寓。
    国内脱产博士后,有多大吸引力?
    1 现在许多好点的高校招教师,都要国外的博士与博后,国内的博士与博后经常不符合条件,甚至不够入门门槛。国内博后读结束,能不能在大学做科研?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能否满足自己的科研兴趣?不知道!不确定!就是我们这学校,现在招来的师资,许多都是有国外博士或博后经历的。要知道,做完博后,职业生涯基本上就是做科研了,做管理与做官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书读多了会‘呆’。而且普通管理与官员岗位也不需要博后。
    2 博士毕业后参加工作,许多人收入比读博后要多,如果到好点的单位,收入比教授还要高。我的不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几年,他们收入是我的二倍甚至更多。有的工作一年多就超过我的收入了。博士毕业老大不小了,如果做博后,收入不高,工作单位还没有落实,三十多岁的人,房子还没有办法确定买在那里,能不能交房子首付款还看家庭情况,博后工资能不能‘按揭’我也不太清楚,即使能够按揭,这几个钱扣除生活费,够按揭吗?
    3 博士后出站后,工作未必比博士毕业时找得好,工资未必就比博士毕业的高,过了几年,年岁增加了,如果不是高校这样的研究单位,普通单位有硕士做研发就可以了,博士毕业来企业工作应该说就奢侈了。除非是研发要求特别高的跨国企业,普通国内企业对博士后不是太感兴趣。
    4 做博士后没有归属感,看到其他同期博士毕业的同学们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单位,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过几年,同学们房买了,车买了,孩子快上学了,自己还穷兮兮的。甚至自己读博士期间,自己的大学同学或硕士同学们已经开车参加聚会了,日子过得挺滋润的。看看即使自己到大学做个教师(这就不容易了),一个月五、六千元工资,房子还没有落实,说得不好听,如果家里不给资助,单纯靠自己的死工资,都怀疑按现在南京、北京、上海的房价,是不是买得起房子。‘蜗居’?这是博士后的待遇?也可能会有人说国外也有许多人做博后呀,是的,如果国外做博士后能够在大学做教师的话,他们的收入不愁按揭买房,网上不少国外的博主,我说的不会错吧。因为我国外的同学们刚到大学工作,时间不长就买了‘别墅’,而在中国的大城市,买按揭小房都困难。
    5 目前中国高校中教师的地位,在大学读多年书的学子们身有体会,今天自己导师在大学中的地位就是今后自己的模样。读书做研究,从性价比来说,令人向往吗?看看一些大学毕业就当公务员的同学们,如果有点权,那就不好说了,吃香喝辣,前呼后拥。大家会经常问自己;‘值不值’?
    6 国外的金融业的精英们,是不是都做过博后?或者博后比例不小?这我就没有发言权了。当然,如果要到国外大学做教师,好象他们要做博后的。而在国内做博后,国内好点的大学进得去吗?
    7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经济上做博后不合算,那么荣誉上及精神层面上是不是有满足感?或者在社会上很受尊重?我想不需要多解释了。
    针对这些问题,各人各想法,各人走各路,不过,现在国内脱产博后的人非常少,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不管好不好,按目前的情况就是‘合理’的。
    当然,即使这样,还是有部分人做国内脱产博后的,不过,也是稀罕之事了。
 
    不管别人如何说,反正我觉得在国内做脱产博后是不合算的。如果你用科研理想来进行衡量并指导自己的行为,那你是高尚的。向你致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666433.html

上一篇:学术的身份是‘妾’---不要不服气
下一篇:奶粉,让国人伤心与灰心,但没有人承担责任
收藏 IP: 121.248.131.*| 热度|

6 陈桂华 魏武 陈国文 张骥 李毅伟 陈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