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好像是一团乱麻
蒋继平
2014年10月10 日
一年一度的诺奖评选活动几乎已成定局。在三大自然科学奖上中国人又是如麻雀见了砻糠空喜欢一场。在诺奖公布之前的预测中,据说有四位中国人有望获得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但是,非常不幸的是,这四个人中没有一个获得此项珠荣。
每年在这个时间,中国人,尤其是科教界的知识分子,对诺奖的归属非常关注。科学网是知识分子的主要活动场所,因而,对诺奖的关注度更高。所以,最近几天来,科学网的许多置顶和精选文章几乎都与诺奖有关。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从这些文章来看,总的趋势是,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很深,也就是非常在意诺奖的归属。但是,非常诚恳地说,中国人的诺奖情结可用千丝万缕来形容。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有的人认为授奖委员会不公正,有的人认为是公正的。有的人为某某打抱不平,有的人乘机对中国科技界冷嘲热讽,在已经深重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这些不理性的诺奖情结已经结成了一团乱麻。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痼疾,即遇到问题时,总是从别人,也就是对方身上找原因,而不是进行自我反省。
假如我们大家能够理智和清醒地分析一下,中国人(本土)为什么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还是零的记录,认认真真地从自身找一找原因,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一定会成为现实。我估计这个时间不会超过五年。也就是说,五年内中国人一定会获得这个奖。
不过,要达到我的期望,我认为中国人应该在下列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政府部门应该通力与诺奖委员会合作,接受和承认这个组织的标准和规则,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能以政治意识形态来对抗诺奖委员会的决定。
其次是全体中国人要有理性,在发表评论时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这个奖是人家设立的,因而,规则是人家制定的,选择权和决定权都在人家手中,你对人家不尊重,说些有失偏激的话,这对这个委员会不利,对你自己也没有任何好处。
再者中国政府要继续大力支持创新的活动,提供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大在重要科技领域的投入。
还有中国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全力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中,不要太在意是否能得奖,而应该更关注自己的研究是否有价值,对人类的科技发展是否有实质性贡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中国人必须彻底克服窝里斗的坏习惯,这个坏习惯是:互相拉后腿,对同事同胞的成就不是欣赞和鼓励,而是妒嫉和不服。聪明的中国人应该向更聪明的犹太人学习。犹太人善于互相欣赞,互相推荐,做成大事,分享成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7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