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我的美国老板对中国生物抗逆中心的评论

已有 3086 次阅读 2013-7-6 07:30 |个人分类:万花镜|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人, 中国生物抗逆中心


我的美国老板对中国生物抗逆中心的评论


蒋继平

201375



去年7月份,我和上司一起到中国出差, 在办完中国的事情后,从甘肃的酒泉飞往越南的胡志明市的途中,经停上海。 因为中间有几个小时的空间,我决定带他一起去参观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刚刚联合建立起来的中国生物抗逆中心。我的老板也很高兴有机会参观中国国家一级的最新实验室。


我决定参观生物抗逆中心有三个原因:1.这个中心是在我的建议下建立起来的。我想看看是否与我的建议的目标相符。2. 领衔这个研究中心的朱健康教授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我们已经好几年没有见面, 所以, 想利用这个机会看看老朋友。3. 我的上司一直对中国在生物领域的研究比较关注,他也想亲自实地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最新情况。 所以,我的这个安排可以顺便满足他的愿望。


我们早上从浦东机场出发,大概在上午930--1000之间到达生物抗逆中心。由于我们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张, 我告许朱院士我们最多只有2个小时的时间。因而,朱教授放下实验室的工作, 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并且和我们一起交流了有关方面的信息。 随后,他带我们参观了他的实验室。


参观完实验室,我们就离开了生物抗逆中心, 朱教授派车送我们回到浦东机场。因为时间关系, 我们没有一起吃饭。


在浦东机场的商务和头等舱候机处等待登机的时候,我问起老板对这个研究中心的看法。 老板不加思索地立即回答:“It is a pure model research unit ”(这是一个纯模型研究机构)。


老板的回答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事。因为他是这个方面的内行,所以, 一定能够可以根据实验室的设备和展示的内容判断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老板的回答也是我自己的结论。


我们继续讨论了这个实验室的一些相关内容。我们的主要观点是: 这样的实验室从事的主要是植物生长代谢方面的机制和途径的研究和探讨,因而, 得到的结果主要是在理论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可能为将来的其他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最新的资料,包括方法和机理。 但是,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它没有多少实际应用价值。


鉴于这样的境况,我的老板对这个议题不感兴趣。 这是因为他是搞新产品开发的人,只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不过,我本人认为, 国家级实验室应该在理论方面做一些必要的研究,为将来的研究提供指导性依据。 具体的产品开发应该由企业来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705752.html

上一篇:立足科技职场的一点个人经验和感悟
下一篇:经济危机下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缩影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7 武夷山 马建敏 郑小康 张庆费 陈楷翰 汪晓军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