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yucai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yucai1

博文

系统辨识的故事3:第三代辨识人做了什么?

已有 2479 次阅读 2023-10-21 15:2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系统辨识,才是工业智能的灵魂 --- 朱豫才

现在是时候把系统辨识的内容全面说一下了。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是动态系统,即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所以系统辨识的目标模型是微分方程模型。系统辨识的内容包含四个部分(四个步骤)如下:

1)    辨识试验。对被控对象的输入(控制)变量(或闭环控制的被控变量的设定值)加测试(激励)信号,并收集输入输出信号得到系统辨识数据集。前面说过,无激励,不辨识。加激励信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以提高模型精度。一般来说,激励信号要干扰系统的运行,有一定的成本。测试(激励)信号的设计是系统辨识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测试信号设计有两个子问题:1)可辨识性,什么样的信号对给定的系统是可辨识的;2)最优测试信号设计,即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设计激励信号以激发出系统的最大信息量。实验设计是应用中最重要的,最优实验设计又是学术上最难的。

2)    确定模型结构与阶次。对一动态(微分方程)系统,使用线性模型,还是非线性模型?非参数化模型还是参数化模型?对给定的模型结构,如何确定模型阶次?这些都是很深刻的学术问题,足够写几十篇博士论文。

3)    参数估计。对给定的模型结构和阶次,使用测试数据确定模型参数。一般是使用最小二乘方法得到参数估计。一般来说,理论上先进的模型结构需要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优化迭代,要解决一个非凸优化问题,不是很简单。

4)    模型验证。模型验证要回答两个问题:1)所得模型精度是否满足应用的要求;2)如果模型精度不满足要如何补救。

大多数系统辨识专著都是按这四个基本问题写的。学术文章中研究问题(2)、(3)的文章较多;工程应用中,问题(1)、(4)的解决更重要。

1980年代开始做系统辨识的研究者算是第三代了,我是其中一员。我们第三代人做了些什么呢?

面向控制的辨识。发展了20多年以后,辨识领域的人一下想起来自己是控制人,当初研究辨识是为了设计控制系统。那么就自然发展出了针对控制的需求做系统辨识。1980年代控制界诞生和发展了鲁棒控制理论和方法,火了10年。因此很多面向控制的辨识其实是针对鲁棒控制的辨识。成果包含面向控制的试验信号设计,模型误差上界的估计方法。我的两个师兄T. Backx 和P. van den Hof 做了这方面的研究. T. Backx直接做工业应用研究开发,P.ven den Hof做理论研究。我的博士论文也做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产生了渐近法,至今仍是我团队在工业项目中使用的辨识方法。

子空间辨识方法。该方法使用试验数据直接辨识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很自然地解决多变量系统的辨识问题,且只使用矩阵运算,数值计算简单。提出子空间方法的两个重要人物是比利时人M. Verhaegen B. de Moor

频域辨识法。该方法使用多频率正弦信号作为激励信号,先计算出系统的频率响应,然后用频率响应数据估计系统模型参数。频域辨识法在机械电子领域应用得多。两位大牛是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J. SchoutensR. Pintelon。两个人几乎所有的文章和专著都合作发表。

以上工作都是线性系统辨识。1990年代有些人研究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辨识非线性模型。

说到这,感触一下。搞辨识最强的三个国家应该是瑞典、荷兰和比利时,都是小国。到了第三代,美国做辨识的人就少了,科技大国成了辨识小国。现在第三代人也到了退休年龄。可以说系统辨识是一个很长久的领域,三、四代人持续做了60多年还在做。控制界的其他领域,比如卡尔曼滤波、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火上十年后,就会凉下来。从1983年起,我加入的这40年,系统辨识在控制界不是最火的,但从来没有凉过。

不时有人问我,系统辨识这么有用,为什么中国的学者很少研究?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原因。中国大力发展控制学科应该是1980年以后,而系统辨识在控制界不是最火的。因此中国专门研究系统辨识的学者很少。1980年代以后在控制界火过的领域,在中国都有很多人研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2928-1406713.html

上一篇:系统辨识的故事2:繁荣发展时期
下一篇:系统辨识的故事4:系统辨识与模型预测控制
收藏 IP: 115.196.207.*| 热度|

4 谢力 武夷山 吴斌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