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按标题搜索
没有评论
最近看的一些“课外书”
热度 1 2024-3-3 15:39
前一段时间,看到《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几位老师,关于他们2024年准备看什么书。我也看到武夷山老师把他写的受访文字放在科学网。 新学期开学后,一切都很忙。事情虽然多而杂,但是我尚能提高效率。关键是一有“短平快”的事情(比如修改学生毕业论文、校对清样)飞过来,马上做掉。 记得以前,我还是有很多时间 ...
个人分类: 开卷有益|71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开学后,面对各种琐碎的事
2024-3-1 19:21
距离上次写博客,已经有一个星期了。 近一个星期,每天都超级忙,每天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把任务清单上的事情消掉。 当然,每天都有收获。 (一) 上周六下午,我到青浦参加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理事会活动。预定开会时间是下午五点到六点。我在下午两点四十就从家里出发了,这样,我可以在出发之 ...
个人分类: 时间管理|4489 次阅读|没有评论
可以,还是不可以?
热度 3 2024-2-23 13:37
在生命的旅程中,我经常会有各种感悟、思想的火花。前一段时间,我的感悟是:生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组成的,我把这个偶得写成了博文。今天我想讲的,是另一个具有通用性的感悟,即 人 每天都在面对“可以还是不可以”的缠结 。 (一) 多年前,我去北京出差。回来,在飞机场(或者火车站,具体哪个记不清了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6927 次阅读|11 个评论 热度 3
开学季,说说读研的那些事
2024-2-22 15:47
读研是网络媒体经常讨论的热点话题——常有一些“过来人”在网上介绍如何选导师、关于论文写作和答辩的那些事、专业就业前景。而很多“科研小白”对读研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他们往往“走一步看一步”。和这种“懵懂”的情况形成剧烈反差的是,每年都有很多研究生在挣扎,挣扎于找不到科研点子、做不出实验、不会 ...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67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写毕业论文的大忌
热度 1 2024-2-21 19:57
2009年入职以来,我审过大约100本研究生毕业论文,其中有2篇被我“枪毙”,别的都通过了。有时候,我觉得非常纠结——明明这本毕业论文创新性不强,但评阅系统告诉我:这本毕业论文是抽检被质疑,让我复审一下;考虑到别人已经毕业了,不容易,我给了个及格分。 经常听说别人毕业论文盲审被“枪毙”,我谈不上“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98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读《学术“咸鱼”自救指南》
热度 2 2024-2-19 19:14
我记不清楚在哪里看到关于《学术“咸鱼”自救指南》的文章,也许是在作者钱婧老师的微信公众号里,也许在别的什么网站或者报纸。看到介绍文章或者推文后,我按照自己的兴趣和习惯,在网上买了这一本书。 钱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我关注了,但我没有详细地看。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78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寒假是整理和盘点的好时机
热度 3 2024-2-16 15:37
平时(学期中)经常有各种各样工作上的事、不得不参加的会议,很忙很忙;在寒假,我没有遇到“十万火急”的事情,工作上各种必须要做的事、不得不参加的会议少了很多,也很少有人来打扰。这是梳理、整理各种各样东西(碟片、书籍、工作进展、心情)的好时机。 我喜欢梳理,我也认为,要加强梳理。比如:入职后,我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708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过年杂记
热度 1 2024-2-11 20:50
年前,我开着车,带着妻女到江苏启东,找我的父母过年。 我们在小区租了一套房子,这样方便一些。 (一) 租的房子(民宿)是两室一厅,有家的感觉,使我想起“宾至如归”四个字。但床垫偏软,使我睡得腰背有点难受。 记得曾有一年夏天,跟着妻子去她老家附近的知名古镇(乌镇)的民宿住宿。房子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757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有故事吗?”一个个的故事,汇成了人的一生
2024-2-8 21:13
几天前的凌晨,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在马路边上,想到马路对面去,但是马路上有公共汽车。我不是在斑马线过马路,而是飞了起来,飞到马路的对面,再朝右拐,“朝着SCIENCE的方向进发”。飞着飞着,看到前面有大人和小孩骑着大象在飞行。 画面一转,我带着小孩去商店看钱币柜台。但是,那里卖的钱币是假的 ...
个人分类: 我的散文|5040 次阅读|1 个评论
提高媒介素质,平视编辑记者
2024-2-7 08:34
有一些学术界的人会打听:如何找到记者,“宣传”一下自己或者自己的成果?还有的人害怕和编辑、记者打交道,一接到记者的电话就挂断。这些都是误区。首先,记者不是你谋利的“跳板”;其次,记者并不可怕。你既不用求记者,也不用怕记者,而应该平视记者,这是一种媒介素质。 过去和编辑、记者打交道 ...
个人分类: 博客铅字|5111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