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吴信 中科院亚热带所

博文

学术届多门“华南虎”事件

已有 3720 次阅读 2010-1-21 21:28 |个人分类:社会百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届, 气候门, “华南虎”事件

“气候门”(climate gate)指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文件被黑客公开的事件。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即使后面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多所名校的25位美国科学家发表公开信,称这些邮件的内容无法动摇全球变暖的现有结论,仍然解除不了公众的疑虑。“气候门”让人们“疑虑”那些高尚的学术可能是西方政治的结果。
近期,又出现了联合国气候报告有误的报道:喜马拉雅冰川2035年融化系猜测!据英国媒体1月20日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承认,该组织发表的气候变化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此前,参与撰写该报告的科学家透露,上述结论是“抄袭”得来的。而原创者也已表示,自己的看法“纯属猜测”。这为人耸听的报告是否与名利相关,可想而知。但是国内学术界的“候选院士门”,肯定与名利相关。
我干脆再来个“考古门”吧。“曹操墓”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考古大讨论”。并不是大伙儿忽然对考古来了兴趣,而是疑心这件事被“高调宣布”的“操作过程”,暗藏着当地政府催动旅游热、拔高当地GDP的目的,疑心这个发现是“利益使然”的炒作而非严肃的科学结论。即使后来不断有大专家出面表态“这是真的”,仍难平息质疑。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公众以往对学术、学者的“笃信”,已渐渐被“疑虑”取代。学术和学者如果“涉嫌”沾上经济利益,就可能影响学术结论的严肃性,甚至损害学术公信力。
学术公信力,可说是社会信任体系中最坚实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也发生动摇,被公众质疑,那还能指望人们相信什么?维护学术公信力的责任,主要不在接受与享用学术成果的公众,而在搞学术的广大科研人员。因此,谨言慎行、严拒炒作,应当是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引自孙绍荣:从曹操墓争议看学术公信力)
联系起之前出现的SCI事件,感觉学术好像到了“大跃进”的时代,这样下去,会使科学的光环变成迷雾,使科学的精神变成魔鬼心态。方舟子式的学术打假也许能够打出一些效应来。否则,这做科研的连过年也不好面对社会了。
文献链接:
 
联合国气候报告有误:喜马拉雅冰川2035年融化系猜测
据英国媒体120日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承认,该组织发表的气候变化报告中存在重大失误,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 
此前,参与撰写该报告的科学家透露,上述结论是抄袭得来的。而原创者也已表示,自己的看法纯属猜测
 
源自印度学者猜测 
英国媒体120日援引IPCC副主席让·帕斯卡尔·范伊佩尔塞勒的话称,他们2007年发表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存在数据错误。他同时强调,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这一总体结论是站得住脚的。我不认为一个错误就会削弱这份长达3000页的报告的可信度,范伊佩尔塞勒说,有些人肯定会拿它来攻击IPCC,但如果我们自己承认了这一错误,解释清楚犯错原因,并修正了错误,那么IPCC的可信度只会得到加强。” 
IPCC2007年那份极具影响力的报告中发出警告: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一重要冰川很有可能在2035年或更早时候消失。 
现在,这一组织之所以公开认错,是因为发出这一警告的科学家表示,他们的结论是以《新科学家》杂志1999年刊登的一篇报道为基础的。 
然而,《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弗雷德·皮尔斯承认,自己通过简短的电话采访就完成了那篇报道,采访对象是印度尼赫鲁大学一位不知名的科学家赛义德·哈斯南。 
更致命的是,哈斯南已公开表示,他的有关主张纯属猜测,没有得到任何正式研究的支持。
 
杂志记者也有贡献
据披露,IPCC“拿来的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结论不仅是哈斯南的猜测,其中还包括皮尔斯的贡献
这位替《新科学家》做原创采访的记者说,自己1999年在一家印度杂志上发现了哈斯南有关喜马拉雅冰川融化的论断,于是一个电话打到了新德里。哈斯南告诉我,他正在撰写包含那些数字的报告。由于缺乏正式数据,该报告还没有在任何科学期刊上发表,于是我就提出根据他的研究情况发表一篇报道。
皮尔斯补充说:(电话采访之后)我收到了一份文本,上面并没有提及哈斯南跟我说的那些内容。换句话说,没有明确表示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融。但是,哈斯南本人确实跟我说了这些,至少是该冰川的一部分可能融化。” 
这篇由皮尔斯大胆加入哈斯南口述内容的报道很快出现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当时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直到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才在一篇报告中引用了上述数据。
 
IPCC又进行了发展 
由于皮尔斯的报道倾向性明显,不是严谨的科学论文,因此各大科学期刊都没有采用过。可是,IPCC却在《第四次评估报告》有关喜马拉雅的部分中毫不犹豫地将其作为关键材料。而且,在最终出版的报告中,IPCC对这一来自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进行了发展,称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不放缓,喜马拉雅冰川2035年前融化的可能性非常高 
对此,一些研究冰河运动的专家认为实在可笑。他们指出,冰川融化的最大速度是每年23英尺,喜马拉雅冰川大多厚达数百英尺,即使全球气温大幅上升,该冰川也不可能在2035年就消失。 
当然,如果全球变暖趋势不改,喜马拉雅冰川迟早会消融。1996年,俄罗斯科学院成员弗拉基米尔·克特耶科夫根据当时的数据预测,喜马拉雅冰川将于2350年左右消失。
作者:吴志浩来源:新闻晨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511.shtm
 
孙绍荣:从曹操墓争议看学术公信力
学术公信力,可说是社会信任体系中最坚实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也发生动摇,被公众质疑,那还能指望人们相信什么?维护学术公信力的责任,主要不在接受与享用学术成果的公众,而在搞学术的广大科研人员。因此,谨言慎行、严拒炒作,应当是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 
曹操墓找到了……”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考古大讨论。并不是大伙儿忽然对考古来了兴趣,而是疑心这件事被高调宣布操作过程,暗藏着当地政府催动旅游热、拔高当地GDP的目的,疑心这个发现是利益使然的炒作而非严肃的科学结论。即使后来不断有大专家出面表态这是真的,仍难平息质疑。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至少说明,公众以往对学术、学者的笃信,已渐渐被疑虑取代。学术和学者如果涉嫌沾上经济利益,就可能影响学术结论的严肃性,甚至损害学术公信力。
 
有些学术就是不能沾上经济利益 
当然,对学术沾上经济利益当作两面观。发展经济、造福社会本是学术研究特别是科研开发的目标之一,在我国有许多科研成果成功地转化成产品、拥有了专利,推动了产业进步,科研人员也由此致富,这没什么不对;但问题是有些人、有些科研单位,没能坚守住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信条,甚至违背诚实做人的根本原则,搞出许多似是而非、虚虚实实的短平快。比如纳米技术还处在实验室开发阶段时,中国几乎衣食住行却都有了纳米产品,出现速度之、功效广告之,实在让人生疑,这怎会不影响学术和科研的公信力?近年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冒出了商业化学术,比如当考古和古代名人行踪遗迹的考证同开发旅游挂上钩,问题就来了。许多发现认证引发争议,而拍案而起的那方也拿不出真凭实据,谁都能一眼看清那是在争旅游卖点。这样可笑可怜的口水仗频频开打,公众又怎能不对学术的公信力生疑? 
必须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都以经济功利为目的,许多研究就是人类求知求真的探索,但同样有意义、有价值。这类研究,理应远离世俗利益的干扰与诱惑。考古学就其学术准则与规范来说,显然与经济无关。20101月在北京举行的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论坛,对引起争议的这座东汉大墓,并没有称为曹操高陵,而称作安阳西高穴大墓,这反映了主办方的谨慎,也体现了学术定论的千钧分量——即使已有许多专家认为墓主的身份基本确定,但只要没有完全确定、不到毫无疑问,结论是下不得的。
 
下学术结论要依据利益无涉原则 
学术研究,最根本的要求是严谨,讲究言之有据,在各种利益博弈中保持立场中立。学术公信力,可说是社会信任体系中最坚实的一个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也发生动摇,被公众质疑,那还能指望人们相信什么?所以学术一旦丧失公信力,危害的不仅仅是学术! 
维护学术公信力的责任,主要不在接受与享用学术成果的公众,而在搞学术的广大科研人员。公众是通过科研人员的一言一行来感知和掂量学术的分量的。因此,谨言慎行、严拒炒作,应当是科研工作者的座右铭。以笔者之见,特别要坚持以下两条原则: 
一是立论必严。科学研究的这个原则,也叫破宽立严,即如果要完全确认一个结果,必须不存在任何疑点和反例;反之,如果推翻一个结论,则只要一个反例就足够了。科学史上有个著名的个案:在17世纪的欧洲,天鹅都是白色的被看做一项科学铁律,但后来有人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尽管世界上绝大多数天鹅是白色的,但那个结论已被彻底推翻。 
因此科学研究可以大胆假设,但务必小心求证。立论者自己首先要严肃认真地寻找和研究反例,让形成中的结论先过自我否定关。比如这次安阳西高穴大墓的发掘者,如果自己能更多地关注确定为曹操高陵的反面的疑点;如果除了举出有利证据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文字外,还向公众说明尚有黄豆二升等等更像仓库里说明牌的石牌无法解释,质疑的声音也许会轻些。因为公众看到了你的严谨。 
二是利益无涉。依据这条原则,凡可能涉及当事人利益的研究结论,都应当请利益无关单位进行确认,以保持学术的公正和可信。200811月,由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小组,向外界正式公布了光绪帝被毒杀的结论。应当说,这个结论也很惊人,但并没有引起什么质疑——因为利益无涉。设想,这次如果不是由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确认安阳曹操高陵”,而由与当地利益无涉的学术机构发布,情况也许就会不一样。(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博导)作者:孙绍荣来源:文汇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86-289336.html

上一篇:读周总理《我的修养要则》后感
下一篇:博士“泛滥”,质量如何保证?
收藏 IP: .*| 热度|

3 杨正瓴 吕喆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