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世界森林日,带您走进森林文化之旅

已有 4130 次阅读 2015-3-23 09:03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出版社, 森林文化, 陈幸良, 中国森林供给问题研究, 世界森林日

森林文化

森林是人类的发源地,是人类文明的滥觞。人类从森林中走来,创立了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人类既依托森林、又毁坏森林;既离开森林,又渴望回归森林,这反映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与森林的复杂关系,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对森林提供产品不断变化的新需求。

森林文化是人和森林形成的一种互动关系,也是在人类经营森林的过程体现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在此为您讲述一些森林与人文精神、文学艺术之间的故事。

森林文化与人文精神

森林有可直观感知的美学价值,而且,面对人性、人格建设的需要,它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借鉴价值。表现为以森林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如以松柏象征挺拔独立,四季常青;以竹比喻虚心劲节,刚直不阿;以梅表征凌霜傲雪、不惧严冬。再如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像胡杨的宁死不屈,凤凰木的热烈奔放,玉兰的素洁飘逸,柳树的婀娜多姿,桑梓的厚实稳定,木棉的新奇瑰丽等,集中体现了森林的包容、坚韧等精神内涵。自古有“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之说,当代称红柳、胡杨、沙枣为大漠三友,表达的正是森林的人文情怀。

森林文化与社会习俗密切相连。森林文化最初与乡土民俗、风情交织在一起,而后受道、儒、释诸家的影响,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与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叶文凯,1989)。森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繁荣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森林文化又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影响并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具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森林民俗文化是人类在森林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

地带的差异造成森林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森林过程表现出了不同森林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的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山地森林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表达,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森林文化在森林民俗领域中,可以通过人们对山林的祭祀活动、有关森林的节庆日及森林图腾崇拜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哈尼族的“分区育林”与“种子孙树”,布朗族的“龙林”崇拜与盗树罚种规约,白族民间的“族中公约”与“立树惩戒”,京族的“翁管制度”与畲族的“罚酒禁林”。人们在村前社坛植树,在亲人的墓地种植松柏,在山林边缘树立护林防火的石碑等也是森林行为文化的一部分。

森林文化与森林类型分布相关。我国版图辽阔,森林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干旱和润湿,山地和海岛,各有不同类型森林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森林文化的特征。闽、粤、台、沿海一带,广植榕树,城乡榕荫,随处可见,这一带人对榕树特别崇拜,形成崇榕文化。海南以椰树为对象,椰树、沙滩、大海、构筑椰树文化。南方的林区如闽西北、湘西南、桂西南等杉木用材林区,植杉护杉用杉,并有“女儿杉”习俗。北方多以柏、槐、柳为主,诸多古柏、古槐、古柳均在长江以北,大家熟知的孔林、孟母林、关林等基本由柏树组成。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洪洞县西北,相传为明代洪武三年山西移民聚集地,虽古槐已朽,又植新槐,但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传流至今。洪洞大槐树便非同一般古槐了。与南方的杉文化、棕榈文化、榕文化不同,北方是以柏文化、槐文化、柳文化为主。东北地区,是红松故乡,沿袭的是红松文化。白桦林灰白素洁,景观独特,成为许多摄影家、画家制作的背景。东北大兴安岭地区,住桦皮屋,划桦皮船,用桦皮桶,形成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白桦文化。江南水乡,则以梅花、桃花为主调,传播梅花文化和桃花文化。南方一带山民吃梅、赏梅,还以梅花五瓣寓意欢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等五福。说到桃花,既有春天“山桃红花满上头”,又有故乡“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桃花源还是诸多文人说不清的理想境界。

森林文化与文学艺术

森林具有人类最普遍的审美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森林之美具有超越时间、空间、地域、民族和意识形态的特点。马克思早就指出,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并进一步指出,自然之美是真美,森林之美是美中之美。森林不仅陶冶人们的性情,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而且可以培养人们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的高尚情操。因此,森林文化是健康的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都得益于森林的灵感与启迪。如奥地利著名音乐家施特劳斯(Strauss)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其优美的旋律,既有跌宕起伏之势,又有行云流水之美;而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作品中,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都离不开森林,千姿百态的森林景观、花草树木成了他们笔下借物抒情的工具,并融入其名篇佳作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是以草木花果作为传递感情之信物,如折杨柳以送别,插茱萸以思亲,借萱草喻忘忧,托红豆寄相思等;以飞禽走兽的啼鸣引发幽思愉悦之情;如虎啸威风、猿啼悲凉、杜鹃啼血、鹧鹄鸣愁、黄莺欢唱、莺歌燕舞等。打开中国文学艺术的宝库,可以说,有多少文学艺术大师曾被雄奇秀丽的山林泉石之美所陶醉,他们的情感在森林之美、自然之美的熏陶之中得到净化与升华,创作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和流传百世的水墨丹青。

在人类文化的宏伟大厦中,森林成为艺术的基础,是许许多多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如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及工艺制作等文化作品都是建立在森林文化基础之上而形成和发展的。著名的画家、摄影家、书法家都有不少描写自然美、森林美的佳作。世界很多的名人名家受益于自然和森林,在自然和森林中寻觅创作灵感。如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董其昌主张的“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也以诗为境”体现的是物我两化的境界。俄罗斯民族对森林的执著、深厚的热爱,造就了18 世纪、19 世纪的庄园文化,它是园林、建筑、雕塑、绘画、戏剧等艺术的综合体现。肖邦《仲夏夜之梦序曲》描写了夏天密林中寂静和神奇色彩;德国古典音乐家韦伯的《自由射手》一开头就描写射手在森林中驰骋场面;柏利兹的《幻想交响乐》第三章,娓娓叙述夏日傍晚的乡间小路、牧歌、森林。

我国古代不少森林文学作品具有朦胧的生态思想,尤其着重表现了农耕文明时代崇尚和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念与理想。像陶渊明所表现的归隐山水、物我两得的生态思想,“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杜甫《江畔独寻花七绝句》(其六)的生态意识则比较隐蔽,“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述的是江畔黄四娘家花蹊的春天景象,呈现了一个真情真性、自在自由的纯粹自然。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代语境下,森林文学的生态意识、生态思想日益强烈和突出,并成为生态文学的一支重要力量。龚举善《“21 世纪文学”的八大趋向》说:“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以来,‘森林文学’、‘湿地文学’、‘草原文学’、‘动物文学’等次第登场,随着现代生态思想的产生与崛起,森林生态文学作品的数量及其在森林文学中的比例急剧增长。”森林文学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文学生态思索的排头兵,其中张长的《希望的绿叶》是早期森林生态文学的代表作。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一大批作家涉足森林生态文学创作,其中报告文学以徐刚及其《伐木者,醒来》等为代表,小说以哲夫的“黑色生态批判”系列等为代表。

因此,从森林的文学功能来看,森林美的形态(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态美),森林美的范畴(优美、崇高、雄壮、秀、奇、灵、色、香等),森林对于人的各种情感体验,森林所固有的自然生态形态等都是文艺作品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陈幸良等编著中国森林供给问题研究一书。中国森林供给问题研究》从森林的功能和作用入手,首次引入森林供给的概念,系统地对中国森林供给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森林供给的理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森林供给、中国森林现状分析、森林供给的政策环境、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森林实物产品供给、森林文化服务供给等。本书应用最新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了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与森林相关的重点问题,分析了森林生态产品、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的供给趋势,提出了政策建议。

世界森林日更多精彩文章:

世界森林日│“森林浴”及森林医学

世界森林日│森林调控PM2.5等颗粒物的研究》

另有周末重磅文章

详解 | 2015年度十大新兴技术》,敬请关注: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非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请留言或联系:(010)6400015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876537.html

上一篇:新研究帮助确认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决策的动态模拟方法
收藏 IP: 124.207.160.*| 热度|

7 白龙亮 曾玉亮 黄永义 王家冰 李雄 高建国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3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