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热衷更博?喜欢自拍?也许是自恋型人格在影响着你

已有 7358 次阅读 2018-10-29 16:12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何宁, 科学出版社, 自恋, 心理学

 

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平常事件,像在与别人的争论中,迫切地希望打败对方,以证明自己是对的,都是由小我对死亡的恐惧引起的。如果你以你的观点自居,把你的观点等同于你的“我”,当你错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就会严重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你的小我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于小我的死亡。


——埃克哈特·托利


认识“自恋”


自恋,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自我爱恋、自我钦羡。然而,这个词所传递的含义又不同于日常所说的“自爱”“自尊”等。Ellis 最早使用“自恋”一词来描述临床上的一种行为表现,即个体仅对自己产生关注而对异性缺乏兴趣。


photo-1540373713702-5d96a79c6d17.jpg

图片来源丨Unsplash


1914年,弗洛伊德在其《论自恋》一文中首次系统地解释了自恋的起源、本质、表现和影响,他将自恋区分为原发性自恋和继发性自恋。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幼儿最初将力比多倾注在自己身上,此时幼儿尚未把自己和母亲区分开,这种力比多的自我投注即原发性自恋;当幼儿辨认出自我以外的客体后,母亲作为第一抚养者便成为幼儿的力比多的投注对象。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一个正常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健康心理发展都是从力比多投向自己过渡到投向客体。然而,当这种外在客体投射的过程遭遇挫折时,力比多只能折返投向自身,幼儿就会处于继发性自恋状态,即病理性自恋。这种自恋者视自己为爱的对象,并表现出两种特点:妄自尊大;转移自己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这意味着他将全神贯注于自身,无法和真实的外在他人建立爱的亲密关系。在临床治疗情境中,自恋者难以产生移情,而移情是治疗产生疗效的必要条件。据此,弗洛伊德认为,具有自恋障碍的人是不能被分析的。

 

客观地讲,早期针对自恋的研究大多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框架,将其视作一种心理障碍来审视和治疗,属于比较典型的临床研究。然而,自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诞生之日起,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不断有研究者对自恋的产生、发展及治疗提出新的观点。尤其是进入20 世纪后半叶,随着自恋研究的深入及其测量工具的诞生,对自恋的研究重心逐渐从临床领域过渡到非临床领域,自恋这一心理现象得到了诸多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时至今日,自恋尚无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和可操作的定义。临床心理学家将自恋看作一种人格障碍,并将其描述为无论在幻想还是现实的情况下,均会出现的一种浮夸行为,自恋者需要来自外界的赞美,但对他人缺乏同理心;而在非临床意义上,自恋则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个性品质,表现为过分自信并沉迷于自身形象(真实的或想象的),夸大自身的重要性,且具有明显的优越感与特权感。


人为什么会“自恋”?


要探讨自恋这一话题,首先要明确“自恋”与“自我”的关系。“自我”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研究结果证明,心理学最终无法绕过这个具有很高描述力、解释力与预测力的概念。心理学自独立至20世纪上半叶,在经历了“意识—行为”的分裂与对抗之后,最终无法放弃看似具有浓厚现象学色彩的“自我”,于20 世纪后期掀起了研究“自我”的热潮,心理学各分支领域均以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切入对“自我”的剖析和建构,试图逼近人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我是谁?”

 

近年来,心理学界围绕“自我”涌现了大量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如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同一性、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决定、自我设障等。自恋也属于“自我”研究的一个领域。从1914 年弗洛伊德(Freud)最早涉足自恋这一领域以来,自恋的研究历史已逾百年。


woman-2944070_960_720.jpg

图片来源丨Pixabay


早期的自恋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人格障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于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DSM-Ⅲ)中首次将自恋型人格障碍确立为独立的人格障碍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相应测量工具的开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发现,自恋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群的普遍现象。进入21 世纪后,作为一种非临床意义的人格特质,自恋褪去了人格障碍的色彩,被用于对正常人群的行为描述中,关于自恋的测量学研究、行为实验研究大量出现在各种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专业期刊上。自此,自恋的结构及功能日益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探索。


目前,关于自恋的主流定义多视其为情绪性的人格特质,顾名思义,自恋即自我爱恋,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看,自恋即情感于自身的过度投放,表现为一种过度积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综合体,共同传递着夸张、重要和独特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说,自恋者并非真的在各方面均优于他人,其核心特征在于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在人群中独占鳌头。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本文是在两个层面上使用“自恋”一词:一是将其作为一种具有临床意义的人格障碍来看,通常会表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二是将其作为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来看,即所有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的“特质自恋”,从这个层面来讲,当本文中涉及“自恋”或“自恋者”时,其操作性定义是指在自陈性自恋人格问卷上得分相对较高的个体或群体。

 

学术研究总是现实需求的一种反映,“自恋”在学术圈中的重生必定反映出该心理行为现象具有较强的现实社会意义。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为个体如何诠释自我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乃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主张之一。一般来说,自恋与个体主义文化相关,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心理产物。事实上,对自我过度关注的文化并非始于今日,它不过是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社会心理发展趋势的一种表征。早在1979 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Lasch 就出版了《自恋主义文化:心理危机时代的美国生活》一书,对笼罩着现代社会的自恋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它对我们理解今日中国的文化生态颇有助益。

 

在Lasch 看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病态形式,并用夸张的方式表达出其内在的性格结构。如果说在19 世纪,资产阶级在其上升阶段对资本原始积累的狂热追求,使得物质占有欲、疯狂的工作热情以及性压抑等特质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心理结构,并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出现的偏执狂、癔症等症状,那么到了20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录音机、照相机以及电视等现代媒介的出现,现代生活带上了一个巨大回音室或一间满是镜子的大厅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形象的泛滥损害了现代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对自我的感觉依赖于自我形象的消费,并把外部世界理解为自我的反映,因而他们再也不会对外界事物产生丝毫的兴趣。于是在精神病理学上,自恋取代了癔症,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最为常见的病症。因此,与东方文化相比,西方文化下社会成员表现出更高的自恋水平。

 

然而,社会心理学家和跨文化心理学家认为,随着一个社会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与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其文化的个体主义倾向必将日趋明显,而个体主义文化的重要心理产物便是自恋。在经历了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相较于过去,社会财富的积累使我国物质文明发展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而经济社会的发展效应必然会在心理行为层面得到展示与体现。已有研究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人反而比个体主义文化下的美国人更为自恋,美国大学生的自恋水平显著低于中国大学生。尽管这些研究结论的效度仍需进一步证实,但随着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响亮,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对自恋的探索与考察已然拉开序幕。


background-blur-chat-433617.jpg

 图片来源丨Pexels


与此同时,网络时代造就了“个人的狂欢”,博客、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QQ、微信等诸多中外社交媒体为个体的自我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可能,自拍、自书甚至自黑都彰显了“个人的与众不同”,精英时代的独领风骚已演变为草根时代的自爱自恋——以至于牛津词典将自拍列为2013 年度的“最热门词语”。


美国的马克·鲍尔莱恩在名为《最愚蠢的一代》的畅销书中痛斥Facebook 和IM(即时通信)等电信交互方式让整整一代年轻人变得浅薄、愚蠢,使美国社会处在“黑暗、无知的时代”。在一次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中,他甚至不无痛惜地表示:“我不明白一个人为什么对自己的照片那么着迷,我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写一个关于自己的博客……社交网络的交流仅仅发生在年轻人之间,所以它很难让你有什么进步,更好的词语、新奇的句法、机智的风格、复杂的想法……它只让你保持在青春期水平。”有趣的是,如果我们把人们每天面对的屏幕理解为“屏”与“幕”,那么它一方面将人们的各种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发挥着“屏”的功能;另一方面又是一道阻隔他们与外部世界产生真实联系的“幕”,让每个人都成了临水照镜的Narcissus。在这个意义上,时代的症结或许并不像马克· 鲍尔莱恩所言的那样,是年轻人对于知识的渴望已经衰竭,而是人们已经不再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总是陶醉在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之中。




初步诊断小常识:

我是不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da06442c20_130_170.jpg


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 项以上:


①具有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

②幻想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先占观念;

③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特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的人(或机构)所了解或与之交往;

④要求过分的赞美;

⑤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他人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⑥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他人,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他人;

⑦缺乏共情,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⑧常常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妒忌自己;

⑨表现为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资料来源:美国精神医学学会. 2014.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5 版. 张道龙,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文摘编自何宁著《解读自恋: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第一章及第三章部分内容,略有删减改动。




《解读自恋: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

作者:何宁

责任编辑:付艳 崔文燕 柴江霞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9

ISBN:978-7-03-058786-2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富足,我国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倾向日趋明显,而其重要的社会心理产物便是自恋。


《解读自恋:来自心理学的研究证据》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自恋的中西方文化起源,整理和比较了不同自恋人格类型的行为表现与核心特征,详细介绍了自恋者在人际关系、亲社会行为等领域的人际交往特征及其内在认知情感加工机制,分析了自恋者决策的特征、理论及具体表现,阐释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及作用原理,并阐述了自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本期编辑: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43430.html

上一篇:重磅推荐 | 环境化学
下一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京召开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8 孙杨 郑永军 黄永义 张成岗 张叔勇 武夷山 刘钢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