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

已有 4344 次阅读 2007-6-15 22:30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建设新农村,先护古村落
蒋高明

        驱车沿京沪高速公路往南行驶,沿途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一带的村庄呼啸而过。春天,油菜花染黄了江北的田野;夏天,公路两旁是绿油油的庄稼;秋天,沉甸甸的玉米、谷穗等待收获;冬天则一片银妆素裹。如此美景,仿佛这就是我们当年努力追求的“希望的田野”。

        然而,与现代化的高速公路极不协调的是,传统的乡村自然和文化生态正在悄然消失。公路两旁清一色细细的杨树,仅有铁锹杆般粗,非常单调;村庄里没有了老槐树,池塘边的大树上“知了不再声声叫着夏天”,而是连池塘也被填掉了。有着浓郁乡村文化底蕴的宗祠消失了,当年村里文化人撰写墓铭志的石碑,被砸破做了房子的基础。弯弯的小河竟学着城里人的样子给取直了,还铺上了水泥。更难看的是乡村的建筑,红砖红瓦,红红的一片,整齐的像军营,其风格从内蒙古草原到江苏北部几乎是一个模样。最俗不可耐的是,将贴澡堂的瓷砖贴在了外墙面上。号称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吾中华大国,其文化究竟在那里?难道中华传统文化仅存在故宫、孔庙、泰山、乔家大院等这样供人参观的“标本”里么?

        更有甚者,用西洋的建筑充斥中国的乡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京畿某县领导将政府办公楼建成“白宫”式样,不知老美看了做如何感想?中国的乡村建筑原本是非常有特色的:北方的四合院,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西北的窑洞,西南的“干栏式”,闽南的圆形“土楼”,堪称世界乡村建筑的典范,与西洋的乡村建筑各呈千秋。至于那些世家院落,乡村祠堂,道观与佛庙更使美丽的乡村增添了古朴的色彩。然而,这一切都在消失。传统建筑被认为土气,换上了上面看到的“军营”,或者风格一致的方块“二层楼”。

        当年的辜鸿铭说过一句气话“中国人不懂得古董的价值,才卖给外国人”。这话放在80年后的今天,竟变本加厉了!现在不是卖,而是“自毁家园”了。

        目前,我们对古村落的保护缺乏合理的规划。一些农民以为老的东西不值钱,而一味追“新”求“异”,竟然将明代的外墙面糊了水泥,贴了瓷砖;更有甚者,推倒了重来。在浙江温州,笔者见到富裕起来的农民第一动作就是拆老房子,好像是老房子让他们受的穷。然后,比赛着盖高楼,一家比一家高,高的达七八层,三四口之家根本住不过来。楼房沿公路一字摆开,成了农民“斗富”的粗劣展品,让人不愿“忆江南”。而新建筑一点风格也没有,火柴盒子样式为主,比起古香古色的老房子来逊色多了。

        乡村需要保护的东西很多,除了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有那些“活”的文物,即古树和大树。北京门头沟灵水村是建于辽金时代的古村落,大多为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四合院。由于该村古老而多庙宇,村内多古树名木相伴。最著名的是两棵"古柏奇观",一是"榆柏合抱"(在古柏粗干下部的大杈中,生长出一棵高大的榆树来);一是"桑柏合抱"(在古柏驱干的树洞中,生长出一棵桑树来),两棵柏树均为金代所植。然而,笔者前去调查时却发现,“榆柏合抱”的榆树开始枯死,“桑柏合抱”的柏树出现了干梢。随着灵水村知名度扩大,一些电影导演选择灵水村作为拍摄外景地,虽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不当,如用石头将根系全部封闭起来不利于古树保护。树木明显受地下水下降和营养缺乏而衰落,但是村里没有人工扶壮的费用。

        另外,非常值得忧患的是,愈演愈烈的“大树进城”正在使村庄里的“老槐树”面临着一场浩劫。

        对有着传统文化意义的古村落,老村落,英国政府是统一管理的。国家专门拿出费用补贴农民维护,修旧如旧,这是对外观所做的要求,而房子里面的布局是各家的私事。英国乡村旅游为农民带来了大量的实惠,主要得益于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如果英国的乡村也要像城市那样建,恐怕就没有人来看了。

        笔者建议,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先将那些有着浓郁乡村风格的古村落、老村落,像自然保护区那样严格保护起来。可以借鉴自然保护的做法规划出核心区,缓冲区和发展区。要反规划,先确定好什么样的地方不能动土。坚决不能为了强调政绩和建形象工程,将古村落推倒了建高楼。要专门为保护古村落和老村落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约束头脑发热者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拿古、老村落“开刀”。一方面国家保留了古村落和老村落,另一方面,农民开展乡村旅游致富也有了物质上的保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3327.html

上一篇:大树进城殃及风景区
下一篇:秸秆变油,且莫过早“叫好”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