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科学性错误”如何逃过人们的眼睛? 精选

已有 6280 次阅读 2011-6-14 17:56 |个人分类:图书出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书出版, 科学性错误

作为一个干了很多年编辑也从事过图书创作工作的同志, 当然对图书出版创作的问题有很多的思考,对其中的风险也有一些认识,这里不谈市场问题(其实与市场也不无关系),只想针对科技图书特别是科普图书的“科学性错误”谈一点想法。


本来这篇文章的名字想叫"出版物中的科学性错误如何逃过人们的眼睛",后来想想无论在网发还是纸发的科普文章中,其实科学性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俺在科学网上的科普文章,就经常遇到网友的纠错,尽管有时多少感觉挺没面子的,其实还是挺高兴的,在网上大家能及时地互动,及时纠正错误,是件很好的事情。本来就是一个通过互动,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


但图书的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很难达到快速的互动,及时的纠错。即使读者能够很快发现里面的错误,并及时反馈到作者或出版者那里,也是生米煮成熟饭,除非重大的政治性错误,一般只能等到重印或再版时弥补了(对于很多图书,是没有这个机会的)。小错、少错问题不大,但错误太多了,不能及时纠正,确实造成的影响不太好,有时也会误导读者。特别是教材教辅性质的图书,更是如此。


昨晚睡前漫不经心地翻阅一本最近获大奖的科普图书,书名我就不能说了,反正是大科学家,还是以独著署名的,国内十分著名出版社出版,一翻就正好发现两个明显的科学性错误。因为我看书很少从头看到尾,没耐心,翻到哪儿算哪儿,这本书是俺买来学习的,因为与自己的专业有关。说实在的,书是好书,可刚翻就发现两处很严重的科学性错误,还是令俺有些吃惊。作为稍微了解专业的人,这两个错误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具体错误我就不多说了,再说就要得罪人了,我不想惹事)。但作为大科学家独著的科普图书,出现这样的错误还是挺不应该的。


事实上,科普图书中的科学性错误屡见不鲜,它们如何能逃过出版者的眼睛呢?

从程序上来讲,图书出版前,正规的出版社要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有些甚至还要请专家审阅,图书印出来,许多出版社还有专门的质量检查程序。但作为业内人士,说句实话,这些对于消灭科学性错误,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

第一,出版社的编辑即使能做到按专业分工(何况现在许多出版社是做不到这点的,这与专业杂志社对编辑的要求不太一样,人员专业素质往往参差不齐),也是大致的,每个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况且科技发展那么快,人们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很难纠出多少作者的科学性错误,编辑看稿就那么回事儿,多数是“二虎眼”,一般只能从文字标点体例上把关。总说“文责自负”,对于科技图书出版来说,更是如此;第二,现在编辑好像“好当了”,遇到不懂的科学性问题,习惯于上网查询,其实百度等的信息错误也很多,弄不好就会上当,有些年轻编辑胆子比较大,会把对的改错了,比较要命;第三,即使请专家审,专家的知识面是一个方面,责任心也是一个方面,再说专家审专家的东西,怎么个审法啊。至于出版社和国家版权局的质量检查,那更是一般多看表面而已。


至于作者,拿科普图书创作来说,现在本来参与的大科学家不太多,因为这些人都忙得很,科研工作剧忙,学术著作、科普图书约稿多多,很难应付得过来,因此就衍生出很多的“创作”办法,比如当挂名作者,与记者或科普写手合作,负责任点的最后还看看,科学性上把把关(当然大科学家知识面也有限,不一定把得过来);不负责任的或者没有时间,假创作,真挂名的也有。

出版社或出版商有时为了赶市场,有时甚至找一些人创作,最后找个“大家”挂名,知道大科学家没有时间审稿,付印前干脆就不给他们审阅,这种情况也有的。要说获大奖的书,获奖前也要通过专家审阅啊,但这个嘛,一看是大科学家写的书,又是著名出版社出的书,内容差不多,工作也做到位了,还审什么科学性?往往投票就是了。


所以,大科学家的书出现科学性错误,很可能不是他们自己犯的错误,有可能是“写手”的错误。可不写,干嘛同意挂名啊,弄不好也会毁誉的,还是慎重为好吧。这是市场经济下图书出版和创作的新问题。


这样,在出版这个环节,科学性错误就很容易逃过人们的眼睛。由于各种原因,甚至许多伪科学的图书畅销于世,也不为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图书市场乱,图书创作乱,抓图书质量,不能首先保证科学性,能行吗?


至于到了读者这个环节,不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当然很难发现里面的科学性错误,只要不是把用药的剂量写错了,碰巧有人看到这个,照办了,出人命了(尽管这种看书吃药的机率发生的很低),也无碍大局;只要不会遭遇专门抓人家、特别是名人错误的“打假英雄”碰巧看到这本书,对作者也无碍大局。毕竟,对于受众,只需了解个大概,不需要了解很多的专业细节,但要被误导以为“无籽西瓜是四倍体”总不太好。毕竟图书的影响面小多了,对于一般的图书,被发现错误的机率不是太大。但网络等媒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更乱,没办法。


科普图书科学性错误的产生,原因很多,除了上面谈的成书过程导致的“先天不足”,对于作者,有专业的问题,也有马虎大意、责任心的原因,只要不是致命的,可以适当宽容,在科学通俗化的过程中,也难免损失一点“严谨”,出点错误也正常。毕竟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传播科学的过程,不管是学术专著,还是科普图书,今后的品种必然要下降。但在越来越追求功利的年代,如何避免出版的浮躁,创作的浮躁,尽量减少错误,的确是个难题。

 

最后想说一句,对于我们这些编辑,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做梦都怕自己编辑的书出错,要挨板子。其实,比起书中的科学性错误,几个不关科学性的错别字、几处体例问题,又能算得了什么呢?事情有时就是这样的,人们往往顾小不顾大,顾简单的不顾复杂的。现在的图书编辑,当法早就同改革开放前大相径庭了,其中之一就是完成从“十年磨一箭,到一年磨十箭的转变”,“萝卜快了不洗泥”,“无错不成书”,出错难免,看是什么错了,看错误是怎么产生的了,作者创作不认真不好,编辑把对的改错了也不应该。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知识的载体,图书创作和出版本应是神圣的事业,可现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455185.html

上一篇:初拍荷花初放
下一篇:“功”大于“过”的大肠杆菌(一)
收藏 IP: 221.223.134.*| 热度|

22 李学宽 刘钢 武夷山 曹聪 刘用生 王桂颖 张天翼 谢鑫 迟菲 曹建军 郭桅 史晓雷 王季陶 何学锋 刘立 吕喆 张树风 vigorous shihuashishu wuweikui neilchau jlx196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