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科研工作不仅要“让自己的酒更香”,还要“让酒香传得更远” 精选

已有 6262 次阅读 2016-1-27 09:4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年来,科学与社会的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科学传播也更加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因而,科学研究更应该对公众有所交代,让他们理解科学研究到底在做什么?而如果科学研究仍然“闭门造车”,难免会让媒体、公众对科学研究误解,甚至是曲解。新近以来,有关科研经费的讨论再次见诸报端,一些媒体开始质疑每年数量庞大的科研经费到底去向何处?特别是近日有媒体报道说“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称,近些年来许多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科研开支的增长率已经大幅超越美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向公众传播科学研究的成果,那么随着科研经费的增加,质疑声可能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


科研经费与科学传播之辩


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科研经费的去向,除了有媒体经常热议的因素之外,似乎还有科学传播缺位或者不足所带来的后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旦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砸出一个响”,公众难免会质疑“钱都去哪了”,而实际上这些科研经费并不是没有“砸出响”,我们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居全球前列,但是从这些论文转化而来的科普文章则不多。几乎没有公众去阅读科研论文,即使有可能也凤毛麟角,当然这里说的是非专业科研人员的公众;相反他们几乎全部都会接触各种媒体报道,而在新闻编辑面前,科学议题并不必然比其他议题更能获得青睐,因而科学报道也不必然总是会“上头条”。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应该对科研经费的去向对公众有一些交代,而这种交代不仅仅是发表顶级的科研论文,还应该包括对“高大上”的科研成果进行“接地气”的科学传播。

我们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科研论文被发表出来,而有些论文的引用率为“0”,对这些“0”被引的科研论文来说,科研人员可能都不会去看,更何况普通公众呢?如果这些成果没有转化成科普文章,公众又怎么知道科学研究到底研究了什么呢?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就相当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砸出一个响;相反,某些根据热点科学议题(包括科研论文)撰写的科普文章则可以收获上百万,甚至上亿次的点击和阅读,比如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郑永春对火星上发现液态水的论文进行解读的科普文章就有225万次的阅读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22日的报道:1月11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达雷尔•M.韦斯特(Darrell M. West)与杰克•卡斯滕(Jack Karsten)共同撰文称,随着科技的发达,学术出版行业的运作方式应当适当做出调整。作者们认为付费获取论文的模式只会对学术研究造成伤害,因为它限制了科研传播及影响力,降低公众对科研信息的知晓度。因而应该拓展学术论文的传播途径,缩小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差距。


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


实际上,缩小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差距,一方面要促进开放获取的实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教授张晓林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卷首语《迎接开放共享挑战、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中论述了开放获取的重要性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但是这并不能阻碍我们继续追求开放获取的努力。另外一方面,我们还应该大力促进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因为科研论文的传播与发表应该同样重要。“知识就是力量”,同时这种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科学传播,特别是科研论文的“科普”转化和传播变得更加重要。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谁的声音更大,而应该是谁会讲以及能够讲好科学故事,而将科研论文进行“科普”转化就是讲好科学故事,能够讲好科学故事的人必定会引起公众的关注。去年11月26日,《自然》发表的《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认为“科研机构需要激励科研人员与公众和产业界交流自己的工作,开展更广泛的科学传播活动”。汤森路透业务总监宁笔先生在一次会议发言上也提到了科研论文的传播问题,他认为科研论文的发表应该意味着科研成果的诞生,而非死亡!科研论文发表后只有经过传播才能被更广泛的公众所知悉和了解,否则相当一部分的科研成果都无法发挥作用。因而可以说,发表优秀的科研论文就是“让自己的酒更香”,对科研论文的传播就是“让酒香传得更远”。


“科普”转化的途径


而说到科研论文的传播,前几天有一篇题为《多少科学家愿把自己的工作写成科普》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为这篇文章鼓掌、挺转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思考有多少科学家“能够”这样做。这一方面受制于当前的体制和考核机制,另外一方面也有“能力欠缺”的问题,即很多优秀的科研工作者未必具有撰写科普文章的必要技能,因为科普不是对科学论文的简单还原,科普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因而在强调科学家要重视科普的同时,还应该为他们从事科普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协助和培训。其实在这方面,我们进行过很多尝试和探索,比如前些年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期刊与媒体见面会”活动就比较有成效。通过向媒体推荐优秀的科研论文,一方面为媒体提供了科学、及时、准确的科学新闻来源,另外一方面也让优秀的科研论文有了更好的“曝光率”,促进了科研论文的引用率。

随着公众对科研经费关注的不断增加,促进科研论文的“科普”转化的呼声也会日渐高涨,因为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经费的去向有所交代,让公众真正认识到科研经费到底做出了什么关乎国计民生的成果。但是促进这一工作还需要多方发力,形成良好且积极向上的科普环境。

首先,科研人员要把科普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科普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是如果没有作为科普“第一发球员”的科研人员的参与,科普就缺少了信源;同时作为利用纳税人的钱开展的科学研究也应该对纳税人有所交代,科普就应该是这样一种交代。近年来很多时候出现的科普失语就给盲听、盲信和盲从留下了空间,究其原因至少包括科研人员没有积极介入,及时发出自己科学理性的声音。

其次,科技期刊也应该成为科研成果发表和传播的重要平台。“科技期刊联结并推动科技创新从生产道传播的各个环节”,如何将本期刊平台上发表的优秀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媒介途径推送、传播出去应该成为科技期刊关注的一个方面。这一方面促进看科研成果的“科普”转化,衔接起了科研论文与传播,另外一方面也会有利于本期刊所发论文的引用率,可谓一举两得。

再次,媒体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这一结论在多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已经有所呈现,因而媒体也应该积极主动促进科研论文的“科普”转化。作为科普的“二传手”,媒体通过议程设置,甚至是媒体间的议程设置可以引导公众更多的关注科学,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和科研成果,进而塑造和构建有利于科学的传播生态。

当然,上述想法和建议的落地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既让科研人员更加关心重视科普,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又鼓励科技期刊平台积极参与科研论文的“科普”转化,让科技期刊成为科研论文发表和“科普”转化的衔接器,又要让更多的媒体把科学报道纳入到日常活动中,并争取在更多的新闻中加入科学和科普的视角。从而形成科学研究、科研论文、科普的完整链条,让公众更好地知悉科研经费的实际产出。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编辑邮箱:sciencepie@126.com


注:本文发于三思派(Science-Pie)微信公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952745.html

上一篇:对促进科研论文本土发表的一些看法
下一篇:科学,非科学,伪科学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12 文克玲 谢平 李颖业 徐耀 高峡 黄永义 姚伟 农绍庄 陆泽橼 zjzhaokeqin yunmu cloud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