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都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vaxin

博文

海上溢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已有 3706 次阅读 2011-10-15 20:48 |个人分类:科研大爆炸|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应急, 海上溢油

    科学网上的博友,集美大学的林煌斌老师来同济读博士已两月有余,我都未尽地主之谊,周六终于得空到四平路同济大学去拜会,蒙林老师热情地带我在同济大学里游览,和煦的秋日映着翻飞的梧桐叶刹是美丽。同济校园我也逛过数次,但在林老师这位土木建筑行家的带领下,令我有全新的游览感受,不仅不走回头路地把同济校园游了个遍,还为我讲解了不少校园中新老建筑的故事,更是在如古典园林般清幽雅致的三好坞餐厅饱餐一顿。
    最近因为赶PAPER和联系访学的事,久未更新博客。回到家收到爸爸短信,问我是否看到葫芦岛溢油的新闻,上网一搜没搜到相关的报道,于是上新浪微博,微博上信息披露果然迅速有效,立刻看到中海油锦州油田发生溢油的新闻。刚写完渤海溢油的相关文章,不禁感叹最近我国海上溢油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海油渤海蓬莱溢油风险仍未完全消除,在渤海又发生海上平台的溢油事故,而且又是所属中海油的油田。锦州油田溢油事故基本情况如下: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15日已对中海油锦州9-3油田管道溢油展开立体监视监测,海监飞机、船舶以及海监执法和海洋监测人员都已及时到达事发海域现场并展开监视监测,对事故原因展开全面调查。

  14日21时20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报告称,14日17时左右,在锦州9-3油田WHPB平台附近发现亮带;经查,油污系施工船舶起锚作业过程中,刮碰WHPB平台至锦州9-3西油田(中心平台)的海底混输管线导致溢油所致。

  接报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根据《北海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决定启动三级溢油应急响应。当日晚下发《关于开展锦州9-3油田管道溢油应急监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迅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迅速组织船舶飞机进行现场监视,安排北海预报中心开展卫星遥感监视,同时要求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进一步报告情况。

  目前,中国海监B-3807飞机、中国海监17船以及海监执法和海洋监测人员都已到达事故海域现场进行监视监测。海监飞机报告,中海油正组织4艘船舶进行收油作业。

    依我看来这一事件显示我国企业和相关行政部门在海上溢油事故应对上有以下方面的好趋势:

    第一,公众事故告知的逐步透明化。渤海蓬莱溢油因事故发生一个月后公众才了解相关情况,中海油、康菲公司和海洋局均饱受舆论质疑,暴露了我国在海上溢油应急危机沟通机制上的缺失,特别是事故公众告知意识的淡薄。也许是从蓬莱溢油事故中吸取了教训,我们看到锦州油田溢油发生后的第二天事故基本情况便公之于众,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应该说渤海溢油事件成为了一个标杆事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事故公众告知透明化的进程。

    第二,应急响应程序地快速有效启动。渤海溢油中海洋局究竟何时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开始应急等级如何,随着事态的发展是否有应急等级的上升,这些信息均不得而知或十分模糊。而这次锦州油田溢油后,海洋局很明确地对外公布启动三级应急响应程序,说明应急计划在实际事故应对中发挥了效应。

    第三,应急处置信息的透明化。相比在渤海溢油事件,中海油此次迅速在官方网站上进行了溢油量的初步估计,溢油源切断情况,溢油清除情况,溢油是否危胁沿岸等关键信息进行公布,这无疑有助于排除公众对于溢油风险的担忧,也显示了中海油应急处置效率。

    目前锦州油田的事故应急正在进行,风险和后续环境影响均未知,从应急处置的角度,中海油和海洋局还不得不关注几个潜在的危机:社会公众对海上石油平台安全和风险的担忧;屡屡发生的溢油事故对渤海环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锦州油田属于中海油100%控股和作业的油田,溢油事故的相关责任该如何承担;锦州溢油目前据中海油官方网站的公布的信息已切断溢油源、清除海面溢油和监测沿岸可能溢油威胁,事故处置十分乐观,但由于海上平台溢油的复杂性,轻易给出过于乐观的结论,如果事态恶化会使企业遭遇更严重的信任危机;蓬莱油田目前仍有溢油点,溢油源的封堵仍会完成,锦州溢油可能会激起舆论对蓬莱溢油事故的第三次聚焦,如果相关各方处置不力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负面舆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290-497197.html

上一篇:重阳游德清高峰寺
下一篇:十一月:抓住秋天的尾巴
收藏 IP: 121.77.150.*| 热度|

8 迟菲 张玉秀 吴吉良 赵明 曹聪 吴中祥 罗帆 郑融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