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64J98Y99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H64J98Y99H

博文

心理学家余嘉元教授谈心理测量与认知心理学研究

已有 5670 次阅读 2009-12-7 11:25 |个人分类:杂七杂八|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心理学

 

中国心理学会颁证心理学家  

博士生导师  余嘉元教授

 

 

自从1905年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诞生以来,通过心理测量揭示被试心理特质的个体差异成为实验法之外的另一种重要研究方法,人们逐步建立了以常模参照测验为对象的经典测验理论体系。然而,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标准参照测验并不重视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它更关注被试的心理特质水平达到了何种程度,并通过与某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来进行评价。因此,经典测验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标准参照测验。目前,标准参照测验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测验的编制、项目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等都有待深入探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标准设定。

所谓“标准设定”,是指在测验分数的连续量尺上确定若干个分界分数,从而判定被试的心理特质达到哪个等级水平。由于标准设定直接关系到对被试心理特质水平的评定,它和被试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如升学、奖学金或颁发证书等。由于其作用如此重要,测量学家提出了多种标准设定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几乎都依赖于专家的主观判断。因此,不同的标准设定方法设定的分界分数不同,甚至是同一批专家,采用相同的方法或在不同场合设定的分界分数也不同,这引起了人们对这些方法有效性的质疑。那么,是否可以找到一种较少依赖专家主观判断、更为客观的标准设定方法呢?

聚类分析是心理测量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它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基本原理,把研究对象划分成不同的类,使类内个体尽可能相似、类间个体尽可能相异。《标准参照测验中标准设定的聚类分析法》一文针对标准设定存在的问题,系统探讨了采用聚类分析法设定标准参照测验分界分数的原理、方法与结果评价。该文首先将标准设定等价为被试心理特质的分类问题,指出了聚类分析法与标准设定的耦合性与可行性;然后结合聚类分析的原理,探讨了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标准设定的方法和步骤,尤其是如何检验聚类分析法的有效性。最后,评述了聚类分析法在标准设定中的优势与不足。虽然该研究还不能解决标准设定的全部问题,但它的确为标准设定的多元化、客观化发展做出了可贵的尝试。

无独有偶,方法上的突破也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带来新成果,因素分析的应用使沉默已久的认知风格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以词汇学方法构建认知风格的特质结构模型》一文首先将认知风格界定为“在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富有个性的认知模型式”,这是一种以人格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词汇学方法是采用词汇分类方式研究人格特质的一种方法,考虑到认知风格相比人格更加内隐,它不是日常交流的主要内容,也不一定积淀为规范的词汇,无法用字典上的标准的词汇来表达,该研究对方法进行了完善,原始词汇的产生由词典查询改为被试的自由联想,“词语”改为“词或短语”,词性也不作限制。模型的构建采用了AB5C的因素分析技术,首先用并行分析技术确定的标准来抽取高阶因素,然后再对高阶因素进行平衡分割,产生低阶因素,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解释方便,可以避免传统因素分析方法在从低阶因素抽取高阶因素时常常面临的命名难题。研究产生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稳定的认知风格特质结构模型——三因素圆周模型,这是一个以中文词汇为基础的,本土的认知风格模型,对进一步研究认知风格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心理学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多元化的方法是推动心理学研究的助推器。但愿本期论文的研究,对于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特别是年轻学者能够产生良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276716.html

上一篇:美国总统奥巴马游览长城感言
下一篇: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叶浩生教授谈责任意识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