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ond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wonder

博文

一犁杏雨润苍生——简述康熙《御制耕织图》的前世今生

已有 689 次阅读 2024-5-6 10:2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今天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国家图书馆馆藏康熙三十五年《御制耕织图》的墨印彩绘本,这是一套构思精妙、绘制精湛、华丽工整、设色典雅、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珍宝,这套图对此后的农业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甚至远传到西方国家。

    《御制耕织图》里面的序言和诗文,都是康熙皇帝亲自创作并书写的,可见康熙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此外康熙还分别为《耕图》与《织图》写了题签,《耕图》为“一犁杏雨”四个大字,盖有“康熙宸翰” 之印,看着这笔力遒劲、画面感极强的四个大字,令人仿佛又回到三百多年前的康熙王朝,体会到康熙大帝亲自主持编写这本农书的良苦用心。让我们随着倒流的时光,一起来回顾一下这本珍贵农业古籍的前世今生吧。

微信图片_20220801113711.jpg

      1689年,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此时的康熙已经展露出一代圣君的风采,他尊重和学习汉族文化,关心民间疾苦,所作所为深得人心,逐渐获得了全国百姓的爱戴。

      康熙南巡可不是为了游山玩水,因为此时的大清王朝还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康熙在北方的时间更多,对南方还缺乏了解,虽然南方的春天绿柳舒芽,风光旖旎,但是康熙并无心欣赏美景,他迫切需要体察南方的民情、灾情和农业生产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来稳定局势。

      为了不给地方百姓增加负担,康熙南巡时常常微服私访,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了解到真实情况。有一天,康熙微服来到了杭州所属的於潜县,虽然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皇帝到来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为了表达对康熙皇帝的热爱,当地的读书人绞尽脑汁,想送给康熙一件不同寻常的礼物,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本古籍,就是在南宋初年曾任於潜县令的楼璹所作的《耕织图》,托人送给了康熙。

      当这本《耕织图》呈现在康熙眼前的时候,康熙立刻被吸引住了,他花了一个上午,把这本古籍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很快被这本书里面的优美图画和诗句深深打动了。

0.jpeg

      康熙虽然生长在北方,但他对水稻种植和蚕织并不陌生。他爱农重农,并创造条件亲自耕田、养蚕,他在北京西苑的丰泽园中开辟皇帝的试验田。丰泽园旁,有稻田十亩一分,耕地一亩三分,包括康熙帝的“试验田”和蚕房。园外耕种,园内读书,正体现了古代“诗书传家,农耕为本”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思想。

      此外,康熙对农耕诗也很熟悉。他自幼饱读诗书,从《诗经》中的《豳风·七月》到后来的田园诗派,他都了然于胸。但是像这本《耕织图》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忠实记录男耕女织的古籍,却是他所没有见过的。

      “东皋一犁雨 , 布谷初催耕。绿野暗春晓 , 乌犍苦肩赪。我衔劝农字 , 杖策东郊行。永怀历山下 , 法事关圣情。”康熙诵读着楼璹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

      下午,康熙召见了给他送书的这几位读书人,这几位读书人也因为这本书才有幸一睹康熙皇帝圣颜。

       此时的康熙三十五岁,正值盛年,风华正茂。一见到这几位读书人,康熙就说:“朕看了你们送我的这耕织图啊,很有感触。就想让普天之下,好好崇尚耕织这两项本业。如果大家都能勤劳节俭,衣食无忧,那我们就可以开拓一个和平安康、富裕长寿的天下,这也是朕想和你们好好聊一聊耕织图的本意。”

      康熙接着说道:“朕曾经读过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很喜欢其中的田园意境,但是今天又读到了楼璹《耕织图诗》,感到他们的诗歌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尽相同,朕想听听你们对他们的诗作不同之处的评价。”

2.jpeg

      一位读书人答道:“楼璹《耕织图诗》作为题画诗它并不流于对画面的‘尽其状’, 也非单纯文人诗的‘尽其情’, 而是将二者紧密结合使之成为耕织图画面的有机延伸。它更利于对耕织过程中细节进行刻画, 展示整个生产流程中耕织活动的复杂性, 即使对技术内容的描写中也能加入作者对耕织劳动的珍视的情感,因而它比范成大的诗更细致深刻!所以我认为,楼诗和范诗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为劝农实用之诗,一为功成引退之诗;一为农业耕织生产之反映,一为农村生活全面之记录。”

      康熙听了频频点头,赞叹道:“是啊,楼璹的诗不仅文采好,而且更有实用价值,比范成大的更高明!”

      康熙接着问大家:“楼璹当时是县令,政务繁忙,他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创作这本《耕织图》呢?”

      另一个读书人起身回答:“楼璹当年任县令的时候,正是南宋初年。经历靖康之变之后,国家期待中兴。楼县令非常关注民事,心中常念农夫蚕妇劳作的辛苦。为了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他经过详细调研,探究了水稻耕作技术的二十一个环节,包括从浸种到入仓;蚕织技术的二十四个环节,包括从浴蚕到剪帛,在绍兴三年的时候,把他们一一画出来。皇上您看,这本书上的这些图画,刻画得很准确,形象直观。此外,这书上的四十五首五言诗,对应着画面,很贴切。这本书出来后,楼县令就在当地推广,由于有图有文,老百姓都看得懂,当地的耕织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因为政绩突出,宋高宗召见了楼县令,楼县令也趁着这个机会向宋高宗呈献《耕织图》,宋高宗非常高兴,就下令向全国推广这本书,大大推动了南宋的农业发展。”

9.jpeg

      听了《耕织图》的往事之后,康熙陷入了沉思。此时正是康熙二十八年,和当年的南宋一样,大清王朝并没有稳定下来,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之后,还有一个噶尔丹在北方虎视眈眈。国家连年征战,百姓已经不胜其苦,这一点康熙心里非常清楚。耽误了农事,人民就会陷入饥饿;伤害了蚕织,寒冷就会不期而至。处理好这两件大事,是确保国家稳定的根本大计。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心中陡然产生一种紧迫感,他必须尽快完成一件大事!他赏赐了向他赠书的这些读书人,尽快结束南巡回到了北京。

      回京后,康熙第一件事就是召见了宫廷画师焦秉贞,并把南巡带回的《耕织图》递给了他,命令他根据这本古籍,再参考宫中所藏的历代有关图书,重新绘制一本全新的《耕织图》。

      焦秉贞是山东济宁人,是耶稣会士汤若望的门生。通天文地理,会测算,又擅长画人物、楼观,画法以工笔重彩为主,兼用西洋画法,讲求明暗与透视等技巧。

      虽然精通绘画,但是焦秉贞接到康熙布置的这个任务后,还是犯了难。最大的难题就是他是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稻耕和蚕织,而康熙希望他画出的作品,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准确实用,然后才是艺术美观。

      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焦秉贞在借鉴楼璹《耕织图》的基础上,又大量参考了历代农业古籍有关耕织的描述,起草了多份草稿,康熙皇帝和其他大臣也不断提出修改意见。

       焦秉贞的绘图并非完全照搬楼璹的《耕织图》,其内容稍有改动,其中耕图增加《初秧》、《祭神》二图,织图删去《下蚕》、《喂蚕》、《一眠》图,同时増加《染色》、《成衣》二图,使《耕织图》由南宋时的四十五幅变为四十六幅,相对应的耕织图诗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经过整整七年时间,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二月社日(二十二日), 焦秉贞终于完成了《耕织图》的重新绘制。

       这本全新的《耕织图》,绘画耕图23幅,织图23幅,共46幅。其耕图23幅是:浸种、耕、耙耨、耖、碌碡、布秧、初秧、淤荫、拔秧、插秧、一耘、二耘、三耘、灌溉、收刈、登场、持穗、舂碓、籭、簸扬、砻、入仓、祭神。其织图23幅是:浴蚕、二眠、三眠、大起、捉绩、分箔、采桑、上簇、炙箔、下簇、择茧、窖茧、练丝、蚕蛾、祀神、纬、织、络丝、经、染色、攀花、剪帛、成衣。

       焦秉贞不愧为杰出的画家兼科学家,他所绘制的《耕织图》46幅图画,田家景物,曲尽其致;蚕室机杼,精妙无穷!

微信图片_20220705102355.jpg29页.jpg55页.jpg

       图中的旷野都延伸至天边,远处都有隐约的地平线;人物、房屋、树木近大远小,将空间透视感增强,他还运用了类似摄影镜头进行仰俯与内置的视角进行绘制画面,以此来弥补传统中国画表现技法的局限性,以期营造出三维空间的结构和画面内部空间的真实感。在摆脱传统的束缚追求一种自然主义的描绘,同时又能保持中国画的意蕴。

       当焦秉贞把绘成的《耕织图》进献给康熙皇帝的时候,正值康熙皇帝第二次御驾亲征噶尔丹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日。此刻的康熙心情愉悦,志得意满,看到美轮美奂的全新《耕织图》,康熙龙颜大悦,不禁诗兴大发,为每一幅图配诗一首并亲自题写,每首诗都是七言四句。在诗文中,康熙帝并没有用笔墨更多地介绍农桑知识,而是感慨农夫织女的万般辛劳,告诫人们“须知白粲流匙滑,费尽农夫百种心”,“自昔宫廷多浣濯,总怜蚕织重劳人”。

      康熙帝还亲自为《耕织图》作序,在序言开头,他这样写道:“朕日夜勤劳谨慎,孜孜以求治理国家。常念想民生的根本,就是以衣食为天... ...”


序言.png

      千古一帝康熙,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农民、农业的关心、爱惜和怜悯。康熙帝对《耕织图》如此用心,是要把自己关心和爱护农民,发展农业,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爱心和雄心,传达给皇子皇孙和王公大臣。康熙帝通过《耕织图》劝课农桑,普及农业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农业发展,应当说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康熙御制耕织图》经镂版印刻,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再后来,雍正、乾隆皇帝又相继创作耕织图诗,并把《耕织图》不断发扬光大,为开创康雍乾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2524-1432845.html

上一篇:追忆我与杨新美教授交往的一段往事
下一篇:成见与成就
收藏 IP: 124.127.221.*|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