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全球野生动物狂犬病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已有 1180 次阅读 2024-2-23 02:37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全球野生动物狂犬病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Oral Vaccination of Wildlife against Rabies

  国际专业杂志《野生动物疾病杂志J Wildl Dis》于本月21日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全球野生动物狂犬病口服疫苗研究进展A Global Perspective on Oral Vaccination of Wildlife against Rabies 》(见参考文献)。此论文共有7位作者Charles E RupprechtTore BuchananFlorence CliquetRoni KingThomas MüllerBoris YakobsonDong-Kun Yang,他们都是国际知名的狂犬病研究专家,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以色列、德国和韩国。

  以下是这篇论文的摘要:

全球野生动物狂犬病口服疫苗研究进展

A Global Perspective on Oral Vaccination of Wildlife against Rabies

摘要 

  长期缓解人-家畜-野生动物冲突是复杂和困难的。在过去的50年里,野生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的初步生物医学概念的形成全球协作应用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它彻底改变了野生动物传染病管理领域。野生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发生在非洲、欧亚大陆、中东和北美的不同地区。

  虽然狂犬病不是疾病根除的候选对象,但通过手工、在诱饵站或通过飞机战略性地分发了超过10亿剂含有疫苗的诱饵,在非专一食肉动物中实现了广泛的疾病预防、控制或局部疾病除。纯净、高效、安全、灵验的疫苗由经改造的、高度减毒的活病毒或重组病毒组成,这些病毒包含在有诱惑力的可食用诱饵中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的野生目标动物物种包括土狼(Canis latrans)、狐狸(Urocyon cinereogenteus)、赤狐(Vulpes Vulpes),豺狼(Canis aureus;Lupulella mesmeselas)、浣熊(Procyon lotor)、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和臭鼬(Mephitis Mephitis)。除后一种物种外,对上述所有物种的应用都取得了进展。

  对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成功的规划项目的评估包括证明在目标物种中携带疫苗的毒饵中含有生物标志物,作为接触了毒饵的代表特异性狂犬病毒中和抗体诱导的血清学测量,表明对疫苗产生了的免疫反应最重要的是,通过加强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在收集的动物大脑中检测到的狂犬病毒抗原减少,这是管理措施发挥了作用的证据

  虽然经常被误认为是灵丹妙药,但将这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技术应用于自由放养的野生动物,代表了现实世界的同一个健康One Health 理念的应用,有利于农业、保护生物学和公共卫生据对非专一食肉动物口服狂犬病疫苗接种的经验教训,今后将其推广到其他类群和其他疾病的机会将具有深远的跨学科效益

  关键词诱饵baits);生物标志biomarkers;);诊断diagnosis);丽沙病毒(lyssavirus)口服疫苗接种oral vaccination);狂犬病rabies;);血清学serology);监测surveillance; );人兽共患病zoonosis

参考文献:

Charles E Rupprechtet al.,A Global Perspective on Oral Vaccination of Wildlife against Rabies - PubMed (nih.gov),J Wildl Dis,2024 Feb 21.DOI: 10.7589/JWD-D-23-0007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3816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422667.html

上一篇:狂犬病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10)
下一篇:狂犬病实验室诊断的最新进展(1)
收藏 IP: 117.152.202.*|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