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草堂——猪の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mengjin 行为上保守,思想上激进

博文

从国内最大生物医学论坛丁香园的网友发帖解读我国的学术生态状况

已有 8022 次阅读 2009-9-8 22:25 |个人分类:科研时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网友, 学术生态环境, 丁香园, 一稿两(多)投

    丁香园是国内知名的生物医学论坛,注册用户逾一百六十万。丁香园网友尽管以年轻人为主,但人员构成丰富,上至教授、下至研究生,分布地域遍及全国,他(她)们构成了我国生物医学界的重要的代表性样本。通过对丁香园网友发帖的解读,可以较为准确地揭示我国生物医学界(含其他生命学科)目前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本博文主要针对“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科研开题与基金申报”两个板块的部分网友发帖进行总结,试图从侧面揭示我国生物医学界(含其他生命学科)的学术生态状况。通过总结网友的发帖内容可以发现:

    (一)一稿两(多)投现象在国内研究生中普遍存在

    在“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版经常出现的一类帖子是对一稿两(多)投行为善后的求助帖(也可以看出研究生对一稿两(多)发的严重性还是有所认识)。从表面上看,一稿两(多)投行为是由客观环境所促成。国内大学盲目定位,一窝蜂地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大学以及研究所几乎无一例外地出台了研究生有论文(甚至有IF点数的要求)才能毕业的超越单位真实水平的规定。这种毕业压力是导致研究生一稿两(多)投行为发生的表层原因,但真正深层根源还是基本学术道德意识的缺失。这些帖子还反映出,对于国际学术界深为不齿的一稿两(多)投行为,很多人竟然习以为常。从网友的求助帖来看,国内的这种恶习正在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国际期刊的投稿过程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严重影响到大陆学者的国际形象。严重的是,从这些求助帖的发言内容来看,很多人对一稿两(多)投行为竟然没有一点道德愧疚感,对一些“正义”网友的指责嗤之以鼻,甚至乱用“不以恶小而不为”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更为严重的是,国内部分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的一稿两(多)投行为不加以严格约束,采取了纵容的态度。由此而看,普及国内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的教育任重道远,不仅仅是研究生需要接受基本学术道德规范的培训,部分带研究生的人也需要。

    (二)文章署名非常随意

    从“论文写作和投稿交流天地”版另一类高频出现的帖子可以看出,国内对论文的署名非常随意,还未建立像国际主流学术规范那样真实反映作者实际贡献的署名习惯。不少帖子显示,国内很多研究生在SCI论文修回、校稿阶段还在询问如何向编辑、出版社提供更改、添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合理”理由。连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都能随意改动和添加,由此可见国内论文署名的混乱程度。从某些帖子还可以了解到求助者更改、添加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原因,这些原因包括:(1)帮助同门师兄妹达到毕业要求;(2)一些SCI论文产出很低的实验室年轻教师晋升需要,看到研究生的SCI论文即将出炉赶紧抓住难得的“搭车”署名机会;(3)领导要求做共同通讯作者(比较幽默的是,该帖中论文的IF甚至不到1);(4)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巴结、贿赂新单位的领导。

    (三)国内部分研究生导师的素质令人担忧

    导师(课题组老板)作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美国)或last author(欧洲)是被国际认可的惯例。从一些帖子可以看出,国内与研究生争抢第一作者、剥夺学生正常署名权的导师数量还不少。另外有几个帖子反映出有些导师竟然主动要求学生一稿两发,包括将国外发表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再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或将国内中文甚至N年前发表的中文翻译成英文投往国外英文杂志。比较有趣的是那些埋怨帖,帖子反映出有些导师只管招收研究生,招进来后没有能力、也没有经费去培养研究生,对毕业课题不管不问,让研究生“自力更生”,有研究生自己出钱买试剂的,有到别人实验室捡用剩试剂的,论文出来后“导师”对第一作者位置还当仁不让。不难看出,国内有些研究生导师素质实在令人堪忧,应该尽快建立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定期审查制度,或者引入类似美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终身”制度消亡,以能力和经费作为能否带研究生的标准,只要经费和能力具备,助研、讲师也可带博士研究生。在中国,这也许只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期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006-254232.html

上一篇: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下一篇:回眸一瞥百媚生
收藏 IP: .*| 热度|

1 柳东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