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28)

已有 2654 次阅读 2012-10-16 09:5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要点, 理论物理学, 发展(28)

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28

(接(27))

 

27. 现有理论物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实验事实和相对论,已充分表明:高速运动物体,必须由4维时空矢量表达,和非惯性牵引运动系,必须计及相应的时空弯曲。

但是,相对论,虽然解决了从3维空间向4维时空观测系的重要转变,但是,迄今尚未能解决由此而必然产生的,各种时空多维的高次、线多线矢的具体表达与相应的矢算。不能确切表达各相应运动的特性,而使许多问题无法确切解决。

狭义相对论所给出的以牵引运动速度表达的洛仑兹变换,却只是适用于惯性的牵引运动,并且不能导出相应的加速度,不能与非惯性的牵引运动统一、联系。

广义相对论虽然解决了通常引力产生的时空弯曲问题,却不得不采用曲线坐标表达各点的位置,而放弃使用矢量这一有力工具。并因此而产生许多问题和误判。

 

未能建立能反映时空弯曲特性的矢量运算,不能演绎矢算地处理有关问题。以致与狭义相对论形成两套不同的方法,并产生许多困难。甚至作为广义相

对论基础的场方程也不能演绎推导求得,而只能由度规张量的特性推测得到。而且,还仅限于在通常引力这唯一领域里运用。

更未能把时空位置矢的概念,全面推广到建立时空引力场和时空电磁场,以及求得各高次、线的时空力。

因而,不能得出和区分,近程 远程 的力,更不能得出统一4种自然力的统一场论。

 

因而,必须创建能反映时空弯曲特性的各类多线矢物理量及其矢算的物理学。

 

量子力学及其场论,都是按物质具有“粒、波2象性”,并采用“波函数”表达各运动态。

再由算符建立运动方程,利用经典力学的3维空间的正则运动方程,建立量子力学。

或由所谓“2次量子化”,和推广到4维时空的,相应拉格朗日(Lagrange)量,和规范场理论,建立起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研讨各粒子相互作用的特性和变化、发展规律。但是,从它们创建,直到今天,仍然不能满意地阐释其基础和本质。

特别是,由于没能确切表达各种高次、线多线矢,及其矢算,这种方法就还不能确切给出各粒子的相互作用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甚至常会产生如前所述的一些误判。

 

所谓“波、粒2象性”所认为的,“单个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这种观点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 能量和质量集中于其内的单个粒子,怎能同时又是能量和质量在时空分布、传播的波呢?

实际上,所有的波,都是大量粒子的集体表现(例如:水波、振动波)或时空统计结果(例如:光波、电磁波)。

 

所谓“波函数”只是描述大量粒子在时空统计分布的最可几分布函数;只能表明,各相应粒子在相应条件下,在各相应时空位置出现的几率。

因而,甚至在单个粒子不能出现的地点,例如:穿过某种通常不可逾越的、

或在通常应为真空的位置,也可能以一定的几率出现,而成为所谓“隧道效应”、“量子真空能量涨落”等

 

以及,把由位置和动量矢量相应各分量“模长”的均方差不能同时为零的统计效应的所谓“测不准关系”,当作单个物质粒子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既是对大量粒子的统计结果,就容易理解多个粒子的统计分布彼此关联、相互影响而产生的所谓粒子缠结,以及各种起伏现象等,而不致将其误解为来自单个物质粒子的“意志”、“感应”、不确定性

 

 

而产生诸如:“颠覆认知哲学”,“不确定的世界”等,否定“因果论”、“决定论”、 物质粒子有“意志”、“远程感应”等的一系列引起争论的错误哲学观点。

 

虽然早有将微观粒子的波函数解释为:“在已知时间和地点找到该粒子的机率”,提出了应是对大量微观粒子作统计描述,解释微观粒子的波函数,的正确观点。通常的统计力学只是从3维空间的位置1-线矢和动量1-线矢组成的“相宇”出发建立的,通常的量子统计力学也还是以通常量子力学解得的各量子态,在3维空间的统计,仍然不能对此作出具体的说明。

 

因而,必须创建相应的各类多线矢物理量的统计力学。才能具体说明有关问题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623077.html

上一篇: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答记者关于钓鱼岛的提问
下一篇: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大打宣传战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收藏 IP: 123.114.35.*| 热度|

1 赵国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