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由类星体红移不可能绘制宇宙膨胀及结构确定暗能量修正引力定律

已有 3631 次阅读 2012-10-1 20:26 |个人分类:其它|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类星体, 红移, 绘制宇宙膨胀及结构, 确定暗能量, 修正引力定律

由类星体红移不可能绘制宇宙膨胀及结构确定暗能量修正引力定律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物理评论快报》已发表论文称: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等3家机构合作开发出一种由类星体发出的光向导的方法,并认为:有望用于绘制所谓“宇宙的膨胀及结构

 

人们还预期:下个10年将发现数百万更遥远的类星体。结合这种新技术,人们认为:可能看到所谓:“大爆炸”后不久,宇宙的大小只有现在的一个零头,的时候。

 

红移系数越大,光源就离我们越远越古老。

 

论文作者之一、凯斯西储大学物理学教授格伦·斯塔格曼说:“由此我们可能得到一个有用的工具,用来描绘宇宙膨胀的历史。”、 “如果能测量出数百万类星体的红移,就能绘制出这些红移在宇宙中的大体结构,并扩展到更大的红移。”

 

研究小组还计划搜寻更大的类星体样本,进一步证明其光线变化方式的一致性,从而计算出宇宙中任何位置的类星体红移。

 

他们利用MACHO(晕族大质量致密天体)项目所记录的14个类星体的光数据描绘出曲线图。MACHO项目旨在寻找银河系周围存在暗物质的证据,科学家每天都对每个类星体发出的光反复检测上百次。

 

曲线图显示,类星体发光有一个奇怪的阶段,在此期间,它们发出的光线数量要么增加,要么减少,呈现出一种线性变化模式。当他们矫正了宇宙膨胀的影响后,检测到所有14个类星体的光变化速率几乎都是一样的。“就好像它们都有一个变光开关,能来回切换,总的趋势惊人地一致。”斯塔格曼说。这种一致性让研究人员能准确地计算出每个类星在宇宙中的红移,从而算出宇宙的加速膨胀。

 

他们用两种方法进行了测算,分别计算出单个类星体的红移率在2个百分点以内,两个类星体的红移率在1.5个百分点以内。他们还用超新星爆发的明亮的光来计算红移,约为1.7。如果一个恒星的红移系数为1.7,表明其光线是在宇宙比现在小2.7倍的时候发出的。类星体更古老也更遥远,经测量红移达到7.1,表明它们发出的光线来自宇宙只有现在的1/8大小的时候。

 

如果经证明这种方法也适用于红移更高的类星体,那科学家就拥有了上百万的标记,追踪宇宙从久远早期开始的成长、演变和膨胀过程。斯塔克曼说:“这能帮助我们了解万有引力在宇宙中是怎样一种架构。而这种架构的增加速度能帮我们确定驱使宇宙加速膨胀的是暗能量还是修正万有引力定律。”

 

实际上,所谓“类星体”并不奇特,类星体发出的光也都只是由各种带电粒子从各种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辐射的,而这种辐射有多种情况,例如:不同原子在不同状态(温度、压力、密度)不同能级间的跃迁、带电粒子运动状态改变的轫致辐射,以及带电粒子热运动能态跃迁的热辐射。而大量带电粒子集体振荡或大量光子统计结果光波在电介质中就表现为各种波段的所谓电磁波。相对于不同的牵引运动,光子的频率就发生相应的移动。

 

观察星体光频的红移量与星体距观测点的距离的关系有一定变化的函数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接近线性关系,即所谓“哈勃定律”。但在较大距离,就逐渐偏离上升,仍需观测确定。

星体光频的红移量与星体的速度,只是在惯性的牵引运动系,才按通常的都普勒公式成线性关系。仅需采用一个星体作为标准,就可由各星体的红移量,按通常的都普勒公式,确定其速度。

但是,对于非惯性的牵引运动系,星体光频的红移量就是与星体的距离、速度、加速度等有非线性的复杂关系。就必须按非惯性的牵引运动系的变化规律,由相应的多个星体作为标准,才能确定各观察星体的运动状态。而宇宙间各星体,显然,并非都是惯性的牵引运动,因而得不出星体光频的红移量与星体的速度成正比,乃至星体的速度与距离成正比,的结论,也就得不出所谓“宇宙膨胀”乃至“宇宙加速膨胀”的结论。

宇宙既然并不“膨胀”,更不“加速膨胀”,就根本不可能绘制出什么“宇宙的膨胀及结构、计算出什么“宇宙的加速膨胀”、 确定什么“暗能量”、修正什么“万有引力定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618406.html

上一篇:理论物理学要点及其发展(25)
下一篇:中国海监巡航编队在钓鱼岛海域正常维权巡航公务活动。
收藏 IP: 123.123.2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