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t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ct1949

博文

知青生活杂记之十二:打干田

已有 2847 次阅读 2015-12-19 10:2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所在的生产队,耕地有水田和旱地,以种植大春作物为主。其中,水田以种一季中稻为主,旱地以种一季玉米为主。还有部分田地要种小春作物,如小麦、油菜,是在秋季种植,初夏收获的。所以,栽秧时节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一面要栽种大春作物,主要是田里的水稻和坡上的包谷;一面要收获小春作物。和秋收一样,是双抢季节,就是抢种抢收。不一样的是,我们这里是大春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要远多于小春作物。所以,秋季的双抢是以大春作物的抢收为主,而春季的双抢则是以大春作物的抢种为主了。

种植小春的时候,一般是把小麦、油菜,种在坡上的旱地里。但是也要把部分水田的水放干,在收割水稻后,犁耙干田,来种小春。和坡土相比,水田土深厚肥沃,在春天时又可以引水灌溉,能够得到更好的小春收成。但是问题在于,在春耕时节,栽种过小春的田地是干的,比一般的冬水田需要更多的水来灌溉,这称为“打干田”。干田越多,需要的水就越多。

如果种小春的干田不多,生产队的多数田是冬闲的,就把田坎扎起关水,在秋收以后的冬、春季节中,蓄有一定的雨水,是为冬水田。冬水田里面的蓄水,能够有效地缓解春耕时节的缺水困难。但是,如果追求小春产量高,就要扩大小春种植面积,把更多的田地用来种小春。这样,一方面加大了秋季抢种的压力;同时,如果种小春的干田多了,到来年春天种大春时,干田的蓄水量很大,可能就会没有足够的水来泡干田,稻秧就栽不下去。这就会耽误最重要的大春生产,造成大问题了!

而我们那里的春耕时节,正是一年里面天气最为干燥的时期:冬天的下雨本来就少,春天更少。春耕时节,上万亩水田没有水,咋个插秧呢?那时的水是最金贵的了。

好在我们生产队有一条大漕河堰沟经过。堰沟就在生产队上面的山坡上,宽2米多,水深也有1米左右。堰沟里的水是相当的大,清澈见底,夏季时格外清凉。大漕河堰沟是伸入螺髻山的腹地,将它东坡的一条则木河的大支流——大漕河的河水,生生地拦了一股下来的。拦下来的河水,沿着盘旋在螺髻山东坡半坡上的大堰,一直向南,流经沿途的三四个公社,成为堰沟下方上万亩田地的灌溉水源。在大堰上,为坡下的各个生产队设置了出水闸门,俗称“码口”。需要灌溉时,打开码口,堰沟里的水就哗哗地流下来了。

大漕河堰沟引来的水虽然多,但春种时节,堰沟下方的上万亩田地,都要在一个月之内得到足量灌溉,才能栽上秧苗,需要的水也不少啊!而且,春种是要抢农时的,耽搁一天,秧苗的长势就不一样!所以,大堰下的几十个生产队,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大堰的水啊!

春耕时节,堰沟里的水是严格地分配到堰沟沿途的各个生产队的。各个生产队一律限量供水,码口不许随意挖大;否则,下游的生产队就无水可用了。那时,沿着堰沟的几十个生产队,都要派人到堰沟的出水码口那里守卫的。守卫的基本任务就是:保卫本队的出水码口不被堵小,监视上游生产队的出水码口不被挖大。还有一项附加的任务:在可能时,要尽量扩大本队的出水码口!

这样一分配,即使我们生产队在堰沟的上端,也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堰水向下流,只能够用所分得的有限的水来灌田。堰沟引来的水,从那小小的码口涌出,沿着沟渠向着干渴的田地奔流。在打干田的时候,看见水从沟里流到田地里面,慢慢地向四周渗透流淌,淌过灰白的干土,淌过刚烧了的麦桩灰。浸了水的泥土,颜色黑黑的,好像浸了油似的。一会儿,整块田就积上了水。这时,使牛的人就把耕牛吆过来,哦吼一声:该犁田了!

所以,有了知青经历,以后听见有学者把我国西南地区的冬水田称为大型水库,近来更美誉为湿地,也就不会拍案惊奇了:毕竟我们曾经参与过这些水库和湿地的建设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8125-944422.html

上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十一:三犁三耙
下一篇:知青生活杂记之十三:建房(上)
收藏 IP: 183.64.203.*| 热度|

4 胡文政 史晓雷 张晓良 冯大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