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 精选

已有 11327 次阅读 2009-4-3 21:21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

2009.04.03

《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是上周买的一本新书的名字。

豆瓣网上《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一书的介绍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359441/

这所最好的中学是纽约市Manhattan的一所公立中学,叫做斯蒂文森高中。我的学生饶毅的儿子就在这所学校念高中。要了解斯蒂文森高中有多好,可以去读这本书,或者去读有关这本书的报道,比如中国教育报最近的那篇“《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精英王国背后的故事”。

中国教育报3月26日“《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精英王国背后的故事”报道链接:http://book.jyb.cn/szyy/200903/t20090326_258258.html

我觉得教育报上这篇文章的编者按写得很有意思。它是这样说的:

不少人认为美国的高中生很幸福,轻轻松松就能考上好大学。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把视野触及美国最好的中学时,才发现这些学生充满激情与泪水、坚定与迷茫、自由与束缚的青春画卷之上,同样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残酷的竞争。

当我们惊叹于这所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所取得的令人羡慕的成就时,我们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对于这片探索之地,那些无形的教育秘密至少可以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拓宽视野,提供一个思路。重要的不是看到了什么,而是借我们看到的自省吾身,深入思考我们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文章开篇还说:

究竟是精英学校成就了学生的辉煌,还是天才学生成就了学校的伟大?《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是关于纽约一所高中的报道,这所位于曼哈顿的斯蒂文森高中,是美国顶尖的公立高中。这样的学校里,学生如何应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实现他们的梦想、成就他们的辉煌?2006年春,该校的毕业生克莱因先生暂别《华盛顿邮报》特约撰稿人的工作,回到他的母校,利用一年的时间对那里的人物和事件进行了深度的观察和调研,相信这种真实的深度报道对您会有一定的启发。

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Columbia大学的毕业生电影评论人和作家David Denby也是花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再次去体验Columbia大学最有名的所谓“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的课堂和学生生活,写出了一本畅销书叫做《伟大的书》(Great Books)。《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这本书的作者Alec Klein大概也算是做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他的这本书描述的范围更广,而且这本书的英文书名也没有那么好记,是叫做A Class Apart:Prodigies,pressure and Passion Inside One of American's Best High Schools。A Class Apart这个书名有点双关的味道,究竟是指“课堂的分别”呢,还是指“阶级的差别”,就得看读者自己的理解了。

《伟大的书及纽约往事》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956

不管是Great Books还是A Class Apart,讲的都是精英教育的事情。哥伦比亚大学就不用说了,在中文版《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一书的背面广告词上,对于斯蒂文森高中的精英程度是这样“吹嘘”的:

斯蒂文森高中是美国顶尖的公立高中,有“小哈佛”之称。

  • 每年大概有26000名学生参加该校的招生考试,录取率只有3%,比哈佛还低;
  • 每年都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被常春藤盟校(美国最负盛名的8所大学)录取;
  • 学生在全美各种数学竞赛、科学技能大赛、辩论赛中总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 校友中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多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以及许多艺术名家、成功企业家和杰出的作家。

对很多逢精英必反的人来说,比如说我们科学网上的李亚辉同学,看到上面这样的描述,岂不是会把牙咬得痒痒的?

前几天何毓琦先生有一篇博文叫做Fragility of modern civilization–some personal observations,谈到了他自己对于现代文明的脆弱性的观察和感想,我也深有同感。

何毓琪先生Fragility of modern civilization–some personal observations博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3319

人类文明的精华,是经历了无数代人的摸索和积累才好不容易发展和传承下来的。如果高兴就把它们就用后现代思想解构一下,不高兴就把它们砸烂一下,像老人家曾经说过的那样过七八年就来一次,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呢?

我在中关村的大街上和购物中心常常看见穿着校服的人大附中和北大附中的学生窜来窜去,有时候不知不觉地就会想到看看他们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今天上午向儿子在中关村中学上学的一位同事建议去蓝旗营的万圣买一本《揭秘美国最好的中学》,他欣然说立即就会前往。过后我才想起当时忘了告诉他还应该再买一本《伟大的书》,不知道书店里面还有没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24224.html

上一篇:精神垃圾食品
下一篇:科学松鼠会的那本书
收藏 IP: .*| 热度|

7 刘全慧 杨远帆 杨秀海 陈国文 徐会会 countryroad FloatingRose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