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上海科学会堂:看得见自然美德的宁静家园
热度 1 陈怡 2023-1-1 22:01
春日梨花洁白, 秋日香樟斑斓, 小径蜿蜒的花园里, 牛顿的苹果树期待 再一次撞击灵感。 这里是法国侨民的故国梦, 是中外学者的伊甸园, 是都市文明的一个起点, 也是城市喧嚣的一个终点。 爱因斯坦、李四光、苏步青、居里夫人, ...
7225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1
为何LED灯素有“节能灯”之称,却依然存在炫光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精准、高效、按需、低碳将成为半导体照明科技主流方向
陈怡 2022-12-29 12:12
早在 2009 年初,科技部率先推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方案。受制于当时 LED 光效偏低(当时仅有 65lm/w )及人们对光源散热认识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试点效果不甚理想。但试点工作带动了 LED 上下游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如今, LED 光源光热转化率已得到明显提高,散热问题也早已不是制 ...
249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探索使生态观鸟成为一项立体的文化工程
陈怡 2022-12-25 13:11
以“社区参与,携手护翼”为主题的崇明东滩首届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近日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兴镇举行。与此同时,由上海市老科协、福建省三明市科协和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沪明两地鸟类摄影展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现场共展出作品 15 ...
30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学、艺术与哲学:工作的馈赠和我的3个支点
热度 2 陈怡 2022-12-8 00:07
从一名文化记者转换角色成为科学记者已经 15 年,诚实地说,我至今仍然认为自己喜欢文化多于科学,虽然广义地说来,科学本身也是文化的一个组成。相信许多人对这一点都会感同身受——毕竟,理解科学所需要的知识基础,决定了它对大众而言是艰深和晦涩的。 但无论是对科学不乏兴趣也好,还是像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 ...
5386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听说爱因斯坦曾经来过——探寻旧时礼查饭店的遐想
热度 1 陈怡 2022-11-17 18:55
沾爱因斯坦的光, 11 月 14 日下午 4 点,我来到坐落于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中国证券博物馆。这个建筑在 1846 年刚建成时,叫“ Astor House ”,老上海称之为“礼查饭店”, 1907 年扩建为具有浓郁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今日建筑样貌,据说是中国第一家西商饭店( 1959 年更名为“浦江饭店”)。中国 ...
695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用AI预测和设计蛋白质是否万能?合成细胞似近实远?
陈怡 2022-11-5 21:22
从基因片段、 DNA 分子、基因调控网络与信号传导路径到细胞的人工设计与合成,合成生物学正在快速发展。围绕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本质问题,以及细胞的工程改造、人工细胞等前沿科技,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 WLA )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探究合成细胞”分论坛今天下午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对该领域的当下进展和未来发展进 ...
175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著名生态学家陈家宽:要提高对长江流域作为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带的认识
热度 2 陈怡 2022-11-1 23:05
  每年的6月至8月通常是我国大多数河流的主汛期,但今年七八月,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长江流经的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9个省市遭遇持续性极端高温天气。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长江流域旱情发展迅速,气象干旱达到了1961年以来最严重程度。据报道,7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量较常年同期 ...
4612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2
好文字在“读图时代”仍具独特生命力——“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科普——吴家睿科普作品研讨会”侧记
陈怡 2022-11-1 22:34
为进一步增加和鼓励对国内原创科普作品的评论之风,繁荣科普原创,结合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吴家睿的科普作品及其代表作《生物学是什么》,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2022 年会分论坛暨“加强作品评论,繁荣原创 ...
16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车轮上的制造业大国设计道路
陈怡 2022-7-28 13:15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发展都要从车轮子上“跑”出来, 这导致 我国的交通运输量特别大, 重载、超载严重,道路交通繁重程度为国外的 10-15 倍。 这对路面结构材料的损伤、破坏程度都非常大。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到 2005 年前,我国公路的损坏现象特别严重,往往新建设的一条高速公路 ...
1778 次阅读|没有评论
探寻非时尚的科学 ——纪念弗里曼•戴森教授
热度 1 陈怡 2022-7-18 23:37
中科大数学系教授胡森 1986 年到 2000 年间曾先后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和访学,其间他经常参加普林斯顿高研院组织的数学和弦论方面的讨论班,好几次在那里碰到弗里曼·戴森做报告,时间通常为一小时左右。“他总是很和蔼,脸上挂着微笑,容易接近,待人客气。他不会直接批评人。”胡森这样回忆曾与自己有过平易交 ...
56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