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社区参与,携手护翼”为主题的崇明东滩首届滨海社区观鸟生活节近日在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兴镇举行。与此同时,由上海市老科协、福建省三明市科协和福建省明溪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沪明两地鸟类摄影展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现场共展出作品150幅,其中包含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老科协摄影组成员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30幅和各地摄影师近年来在明溪县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120幅。黄腹角雉、彩鹬、三宝鸟、冕雀、蓝喉蜂虎、叉尾太阳鸟等明溪自然山水中美丽的鸟种影像,展示了“闽山闽水物华新、明溪溪明百鸟鸣”的景象。
“中国黄腹角雉之乡”的独特鸟类资源
明溪县地处中国东部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国际候鸟迁徙路线,而且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森林覆盖率达81.96%,是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重要停歇站和夏候鸟的重要繁殖地。每年南来北往的候鸟在这里栖息、越冬、繁殖,与当地历史分布的留鸟共同形成了丰富的鸟类资源。目前明溪县发现或记录有野生鸟类300多种,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鸳鸯等国家Ⅰ、Ⅱ级保护鸟种68种,还有多种明星鸟种。当地2012年获评“中国黄腹角雉之乡”,也被称为“中国红豆杉之乡”,每年迁徙过境的候鸟有200多种,数量达数百万只,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生态观鸟和野生鸟类摄影爱好者前往观光拍摄,现已成为包括云南百花岭、盈江等在内的中国重要观鸟基地之一。
据当地政府介绍,在明溪众多的鸟类资源中,最具观赏价值的鸟类有3类。
一是珍稀鸟类,包含: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黑脸琵鹭、黄胸鵐、乌雕、海南鳽等8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勺鸡、白鹇、鸳鸯、林雕、凤头鹰、赤腹鹰、松雀鹰、领角鸮、黑冠鹃隼、白腿小隼等60种。其中,海南鳽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白腿小隼有“鸟中的大熊猫”之称。
二是彩鹬、鸳鸯、三宝鸟、冕雀、蓝喉蜂虎、叉尾太阳鸟、赤腹鹰、黑冠鹃隼、红翅凤头鹃、鹭鸟等受观鸟爱好者喜爱和追捧的明星鸟类。其中,蓝喉蜂虎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鸟”。
三是特有鸟类,如白腿小隼,又被称为“会飞的熊猫”,它们数量极少,全球性近危,国外已难觅其踪迹。2021年,有人在明溪县胡坊镇肖家山拍摄到5只白腿小隼,首次打破了国内白腿小隼只在婺源繁殖的历史。眼下,全国只有肖家山和江西婺源的观鸟点能相对稳定地观测到白腿小隼这一稀有、特有鸟种。黄腹角雉是中国特产的一种鸟,明溪县拥有全国分布数量最多的黄腹角雉,天然种群达400多只,旦上村和紫云均峰寺2个稳定成熟的观鸟点吸引了全国各地鸟友前往观鸟,被与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西省铅山县武夷山保护区同列为中国最佳黄腹角雉观鸟地。斑头大翠鸟全球性近危,在西藏南部、云南南部、海南岛为留鸟,但近年来,以上地区均鲜有相关记录,仅在粤北南岭至闽西北龙栖山一带的南岭山系腹地较大、较缓溪流中有零星出现纪录,而在明溪夏坊,却发现了斑头大翠鸟的种群繁殖。它们于每年4至7月巢营于溪流旁松软的土岩壁上,用嘴挖洞作巢,夏坊也成为较佳观鸟点之一。
全县千余人参与生态观鸟产业
记者在展览开幕式上巧遇明溪县林业局局长李毅,在与他的交流中,了解到明溪县通过观鸟活动实现当地生态价值转化的一些经验。
近年来,明溪县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将生态观鸟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四大板块之一,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态化、特色化、产业化、精品化、品牌化、全域化的要求,重点打造“生态观鸟+森林康养”产业,在全域划分5大观鸟区域、推出5条观鸟精品路线,培育建设30多个特色拍(观)鸟点、12家观鸟民宿,成立7家观鸟合作社,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拍鸟观鸟,带动全县1000多人以各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持续打响生态观鸟品牌。
自2015年起,明溪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明溪县保护鸟类资源推动观鸟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意见》《明溪县鸟类资源保护和开发工作行动计划》等靶向政策,成立了明溪县鸟类资源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培育产业发展,并于2019年将生态观鸟旅游纳入生态产业化工作中推进。当地于2022年修订了《明溪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七条扶持政策(试行)》,支持生态观鸟和文旅康养发展,对县内每新培育一个标准化且经认定后符合观鸟旅游要求的观鸟点,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对每新组建一个村企或村社合作观鸟组织且正常运营管理2年、经考核合格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为扶持重大文旅康养产业项目,对新获市级森林康养基地评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新获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评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新获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评定的,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
同时,政府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以资源支撑发展。明溪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投资8844万元实施沙溪流域明溪段国际候鸟迁徙通道保护与修复工程,完成了鸟类栖息地保护与修复、鸟类科普宣教体系和鸟类救护体系建设,在重点区域野外安装了21台监测球机建成的候鸟智能监测管理指挥平台,可远程实时动态监测鸟类活动情况,成为提供参观和对外宣传的重要设施;此外,明溪建设了长5公里的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明溪示范段和长70公里的宣传廊道,获批设立鸣溪省级湿地公园,申报实施福建省明溪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对黄金井观鸟点进行了改造提升,规划建设了王桥生态观鸟旅游产业综合体,以生态项目建设促进、优化了鸟类栖息环境。
2017年,明溪当地政府发布了《明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布野生鸟类禁猎期和野生动物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方法的通告》,规定在明溪县行政区域内10年禁止捕猎所有野生鸟类,并于2020年组织开展全面清理、停止养殖野生动物行动。通过司法工作创新机制,法院、检察院、林业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森林公安等多个部门每年联合多轮开展相关执法和宣传,严厉查办破坏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公开审理非法狩猎案件,对被告人发出“护鸟令”,并通过明溪县鸟类保护志愿者培训班聘任的20名生态鸟类保护志愿者开展宣传,推动全域鸟类保护意识。这些工作的多年努力,使明溪人曾有的捕猎候鸟制作鸟干的传统陋习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当地形成了爱鸟、护鸟的良好氛围。
当地一方面加强对外合作,于2020年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鸟网、福建农林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福建观鸟协会等机构合作,建立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和观鸟实践基地;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合作建立明溪县鸟类环志站;于2022年与淮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实施黑冠鹃隼和鸳鸯调查监测项目、极小种群黄腹角雉保护拯救项目和鸟类环志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通过引智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各类展事、赛事扩大观鸟品牌宣传。
根据区域鸟类资源分布,明溪县区划建设了五大观鸟基地和精品观鸟旅游路线。中部是以雪峰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彩鹬、冕雀、啄木鸟等林鸟为主的观鸟区域;东部是以紫云森林公园的黄腹角雉、白眉山鹧鸪、灰胸竹鸡等珍稀雉类为主的观鸟区域;西部是以鸣溪湿地公园的鸳鸯等水鸟为主的观鸟区域;北部是以夏阳乡旦上村的白颈长尾雉、白鹇和猛禽为主的观鸟区域;南部是以胡坊镇的三宝鸟、蓝喉蜂虎等夏候鸟为主的观鸟区域。
以此为基础,构建起明溪观鸟走廊和鸟类摄影创作基地的框架后,明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引导民众主动参与观鸟产业。第3号“林长令”要求各乡镇林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领衔主导建设至少1个标准化鸟类拍摄(观鸟)示范点,并积极引导村民按不同区域建设主要鸟种观鸟点,建设了城关王桥、下汴2座钢架结构鸟类监测塔,提升改造了观鸟点20处。当地民众借助生态观鸟自发改造建设了以观鸟活动为主的民宿13家。旦上、紫云、中溪、福西、下汴等还自发成立了“村社合一”的观鸟专业合作社7家,由合作社统一与旅行社、观鸟组织、自然教育机构合作,收益由村集体、入股村民、贫困户共享,规范了村级观鸟旅游管理。明溪总人口 约11万,生态观鸟迄今已带动1000多人以各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每年吸引到近3万名游客前往拍鸟、开展自然营等活动。
明溪县紫云村的大学毕业生杨水清建立起一支名为“紫云·鸟生态”的创业团队,通过“公司+高校+农户”的协作模式,打造了以生态观鸟旅游、乡村研学体验、特色生态农业三大产业为支撑的“紫云鸟生态”品牌。全村77名村民随之加入观鸟产业,为乡村增收超过862万元。
把观鸟作为一项立体的文化工程进行建设
李毅告诉记者,早先,明溪的百姓有的会去山上抓鸟、吃鸟,现在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宣传和引导,引导百姓把鸟儿们保护好,为它们提供一个有吃、有喝、有住、有玩,而没有人类伤害的生态之家,并通过建设观鸟点、提供观鸟民宿和“鸟导”等观鸟全产业链服务,以及类似此次展览这样的对外宣传,吸引海内外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如今,每年差不多有三四万人次到明溪拍鸟,人均一天消费额在800元左右。
“一只鸟,如果你偷偷地抓到了,卖给人去吃掉,可能只能卖100块钱,但如果把它养起来,有10个人来拍,你就赚得多多了。”李毅说到这里,笑容中的信心显示这在当地已基本成为普通人的共识。言谈儒雅的他对于家乡和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介绍带着那个自然生态得到了完好保存的东南侨乡特有的闲情。据他介绍,当地未来希望进一步提升鸟点标准化建设、打造细分旅游线路、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观鸟导游和观鸟旅游经营人才,通过加强与各级林业科研院校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鸟网等国内外生态观鸟组织合作开展鸟类科研,科普鸟类知识,以及举办观鸟研学、鸟类嘉年华等品牌观鸟文化活动,把观鸟作为一项立体的文化工程进行建设。
青山凝翠,鸟鸣悠悠。在远方的大自然尚不容易亲近的当下,这个复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的展览将在上图展至本月25日,新年元旦起,在嘉定汽车博物馆再展出半个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