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易经》65:读懂《易经》需厘清若干问题之一

已有 2727 次阅读 2022-4-20 08:50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懂《易经》需厘清若干问题之一

如何去读懂和理解文字如此简略的《易经》?首先要对《易经》相关的若干问题有一个基本判断和认知。

(一)关于《易经》与《易传》的关系及取舍

《易经》,仅指包含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象、卦辞和爻辞的文本。而后世,把《易传》(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亦称《十翼》,是后人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也作为《易经》的组成部分,即所谓广义上的《易经》(或称《周易》)。

本书作者认为,《易传》各篇,或许都可算作是对《易经》进行阐释的经典文献。但是,不可将这些典籍的内容混杂在一起用来阐释《易经》的本义。原因很简单,因为《易传》与《易经》之间、《易传》各篇之间并没有形成统一的逻辑体系和阐释体系,各篇所采用的逻辑论述体系各不相同。《易传》各篇,名义上是对《易经》的注解,实质上是其作者以《易经》为底本,对自身思想的一种阐述方式,其间加入了特定的假设,这些假设并非来自《易经》文本本身,而是外生性地加入的。所以,《易传》各篇并不是《易经》的解读本,而只是与《易经》涉及内容有所关联的其他哲学著述。

在阐释《易经》的哲学思想过程中,只能采用一种逻辑概念体系。如果把阐释逻辑和方法完全不同的内容杂糅在一起,必然引致逻辑体系上的混乱,其得出的认识可想而知。显然,那种杂糅式的阐释方式并不可取,其分析结论也很难让人信服。现实中,有关《易经》的著述,多数都存在把《易经》和《易传》各篇、把“象、理、数”穿杂在一起论述,表面上似乎能够起到相互参照、相互印证的作用,实质上很难解决其间逻辑杂乱的问题。两千多年来,《易经》之所以难以得到有完整逻辑体系的阐释,根本原因就在于把各种阐述体系混杂在一起,关系杂乱而缺乏一以贯之的阐述逻辑,阐释者有意无意地不断变换概念,在不同阐述体系之间毫无顾忌地跳跃。更有甚者,还外生地引入“木、火、土、金、水”五行来阐述各卦各爻的性质,其论述逻辑就更加地杂乱无序。

所以,本书作者认为,要读懂和理解《易经》的本义,只能依据《易经》的卦辞爻辞。引入《易传》,不仅无助于理解《易经》的本义,反而误把《易传》的思想认识当作是《易经》的本义思想。因此,读懂和理解《易经》的本义,不仅不应引入《易传》各篇的说法,更应把源自《易传》的各种说法,从《易经》认识中剔除出去。诸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源自《象传》)、“大哉乾元”“柔在内而刚得中”(源自《彖传》)、“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源自《系辞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源自《文言》),等等各种耳熟能详的说法,本质上与《易经》毫无关涉。

 转摘自钟茂初:<易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1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334735.html

上一篇:读《易经》之64:未济卦的哲理意涵
下一篇:读《易经》66:读懂《易经》需厘清若干问题之二
收藏 IP: 117.11.72.*| 热度|

1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