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札达往事 精选

已有 6128 次阅读 2023-2-22 08:34 |个人分类:行旅之诗|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札达往事

悠悠五百万年源,广阔湖盆古象泉。

雪豹高瞻徘故土,毛犀远行赴苔原。

分家鬣狗驰西美,越海寒狐近极圈。

隆起群山深切谷,清流下泄白波喧。

今天是水兔年正月初一,是藏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跟我们的春节一样开始放假七天。我们当然不休息,抓紧工作。考察队的藏族师傅们本应凌晨去寺院煨桑,但仍然与我们并肩战斗。早上出发,他们只是在车头系上了洁白的哈达,作为新年的庆贺!

我们昨天傍晚8点钟太阳落山收队时,领教了与白天截然不同的狂暴寒风,其实早上也一样,于是今天出发带上了两件羽绒服。而白天每当风刮过来,总是携满了沙土,这是摄影机、照相机的大敌自不用说。我戴了20多年的遮阳墨镜,早已变成了磨砂镜面,也许还增加遮阳功能吧。

札达的天亮得比拉萨更晚,9点钟日出,也从这个时间才提供早餐。10点钟车队出发了,今天上午的目的地是札达土林观景台对面的玛王塘,也就是西藏披毛犀(Coelodonta thibetana)和喜马拉雅原羊(Protovis himalayensis)正型标本的产出地点。这里可以眺望土林背景上的喜马拉雅雪岭,依比岗麦神山高高耸立。

在五百多万年前的整个上新世,札达是一个广阔的湖泊,雪山融水不断注入,当时的湖面一定波光粼粼。水中有裸鲤和高原鳅等适应高海拔的冷水性鱼类,岸边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哺乳动物世界。直到第四纪后期,强大的水流切穿了东面的群山,湖水由象泉河下泄,最终从印度河流入印度洋。湖盆消失了,但地层中保存了过去生物的丰富化石。

 

在札达盆地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组合中发现的、已知最原始的披毛犀,证明在第四纪之前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而当时包括北极圈在内的广大地区正处于比今天还要温暖的环境中。冰期动物的祖先在青藏高原高海拔环境下的严寒冬季得到“训练”,使其形成对后来第四纪冰期气候的预适应,因此最终成功地扩展到欧亚大陆北部的干冷草原地带。这一发现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假说,证明青藏高原才是它们最初的演化中心,并由此提出了冰期动物“走出西藏”假说。

由于青藏高原拥有在北极和南极之外地球上最大面积的冻土和冰川,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不但享有“世界屋脊”的美誉,同时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的哺乳动物与南北极动物同样拥有适应低温的厚重皮毛,而且其中的食肉类动物也较其他地区具有更强的猎食性。来自札达盆地上新世(距今533万年至258万年)沉积中的犬科化石被命名为一个新种——邱氏狐(Vulpes qiuzhudingi),其下裂齿与现生北极狐同样有发达的切割功能,且与其他杂食性更高的现生狐狸种类不同。邱氏狐的体型甚至比北极狐还大,根据贝格曼法则,这是一个减少热量流失的生存策略,由此说明邱氏狐更加适应于寒冷气候。青藏高原化石群所包含的邱氏狐是北极狐的早期类型,而其现生代表生活的白令海峡两侧北极圈距喜马拉雅的距离超过2000公里。这一发现不仅使我们深入认识了上新世青藏高原的冰期动物面貌,还揭示了它们与现代北极动物群的亲缘关系,证明青藏高原的隆升一方面对全球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高原上的古老动物群也是现代动物多样性和地理区系分布的基础。

现代的盘羊(Ovis)广泛分布于高加索、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东西伯利亚,以及北美的落基山等一系列山地范围内。在欧亚大陆,盘羊化石只是在华北、东西伯利亚和西欧的几个更新世地点发现了少量牙齿材料,而之前在青藏高原没有记录。在西藏札达盆地发现的新属种喜马拉雅原羊不仅将羊类的化石记录扩展到青藏高原的上新世,并且显示青藏高原(可能还包括天山—阿尔泰山)代表了盘羊的祖先生活地区,这一基干类群是所有盘羊现生种的最近共同祖先,并与冰期动物“走出西藏”的起源理论一致。原羊化石地点距一个由变质岩基底形成的古岛不远,在面临食肉动物捕猎者威胁时,这些悬崖峭壁可以为原羊提供保护的条件。

对在札达盆地发现的猫科动物化石进行的形态学研究,结合现生大型猫科动物即豹亚科的DNA基因数据,用全证据系统发育学的分析方法,证明其代表了一个与现生的雪豹互为姊妹群的豹属新种布氏豹(Panthera blytheae)。布氏豹是目前已知全球最古老的豹类,它在札达盆地地层中分布的古地磁年龄范围在595万年至410万年之间,这一时段也代表了猫科动物的豹类在全世界的最早出现时间,表明豹类动物在晚中新世到上新世就已经存在于中亚。之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提出的豹类支系种类在上新世晚期的最早分化时间被否定,此项研究的结果证明在现生猫科动物最早分化的中新世时期豹类已经产生。因此,豹类应该起源于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古地理学的分析结果指示这一支系的多元演化与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的隆升及其环境效应必然存在密切联系。

雪山豹鬣狗(Chasmaporthetes gangsriensis)是目前仅被发现于札达盆地的物种,区分于所有已知的豹鬣狗物种。对比亚洲现在已知豹鬣狗的化石,显示归入豹鬣狗的标本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在欧洲和亚洲都有分布的豹鬣狗。在北美洲包括美国西部存在的类型可能是一个新的物种,代表在全北界平行演化的种群变异,或者代表豹鬣狗到达北美洲的另外一个迁徙事件。西藏的雪山豹鬣狗体现出豹鬣狗支系和豹鬣狗属的原始特征,显示它在中国上新世的豹鬣狗中是最原始的,在形态学和地层学方面支持“走出西藏”假说。

今天我们在玛王塘又有了重要的发现,找到了披毛犀股骨、鹿类带角的部分头骨、三趾马下臼齿,还有好多条高原鳅化石。中午我们通常是不回驻地的,带了野外的干粮。今天完成了上午的工作,聚集在一起交流大家的新发现,顺便就集体野餐了。没想到,我们的藏族师傅们带来了炊具和液化气,香喷喷的羊排已经炖好了。大块吃肉,大个夹土豆,大碗喝酥油茶。节目还没完,师傅们转眼变成了民间艺人,欢快地跳起舞来。我们虽然能照猫画虎跟着手舞足蹈,没几分钟就气喘吁吁踏不上节奏了。

 

下午我们又冒着寒风考察了盆地南部雪山下的高山草甸,完全可以与札达寒冷适应动物群在上新世的生活环境对比。因为那时喜马拉雅山脉及札达盆地已上升到现在的海拔高度,形成了寒冷的冰冻圈环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377371.html

上一篇:阿里航路
下一篇:雪豹梁上
收藏 IP: 101.249.153.*| 热度|

12 李学友 朱朝东 许培扬 张晓良 梁洪泽 宁利中 段煦 周忠浩 郑永军 周浙昆 孙学军 苏德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