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万水千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odeng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博文

雪豹梁上 精选

已有 7575 次阅读 2023-2-22 22:25 |个人分类:行旅之诗|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雪豹梁上

高崖不畏行,积雪远山明。

力尽终登顶,岩羊淡定迎。

今天我们要攀登上一道120米高的山梁,相当于没电梯爬上40层楼吧。更特别的是,这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70多度的陡崖,又没有路,我们还要背上设备和干粮。这道山梁是布氏豹的正型标本发现地点,材料非常丰富,还有很多偶蹄类、奇蹄类、兔形类和啮齿类的化石。考察队员们前几天已来调查过,又有新的发现,我们今天前来提取标本。

这个化石地点在札达到香孜公路的东侧,但这一带并无人烟,所以也没有地名。我们称其为ZD1001,也就是2010年在札达发现的第一个化石地点。跟其他同行交流不容易说清楚,我突发奇想,要不命名为“雪豹梁”吧。我的四川普通话不标准,有队员听成“雪豹娘”。这让我想起李传夔先生当年发现安徽模鼠兔时自言自语的“兔子吗?兔子妈?”,因为模鼠兔是兔子已知最早的祖先,而在这里发现的布氏豹也正是现生雪豹的祖先。

 

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登山,虽说所有队员都已无高原反应,但爬一段歇一会是免不了的。我们虽然爬得不快,爆发力也不猛,但在高原上,这才是真正的无氧运动吧?正当我们终于快要登上山梁,突然梁边探出6只岩羊,有公有母,还有小羊,看来是一家。它们齐刷刷地淡定看着我们,一点都不慌张。心里一定想,小样,看你们气喘吁吁的样子,休想追上我们,看在远道而来份上,迎接一下再走吧!

这个地点是札达盆地相当少见的大、小哺乳动物化石共生的产地。除了已发表的布氏豹,最近李强研究员又建立了两种啮齿动物的新种,即邱氏微仓鼠Nannocricetus qiui 和刘氏高冠仓鼠Aepyocricetus liuae。前者种名赠予为我们在札达盆地多年开展考察研究工作提供巨大帮助的古脊椎所邱铸鼎研究员,这个种显示出微仓鼠在早上新世是从其起源中心,即蒙古高原或中国北方往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腹地迁移。后者种名赠予发现ZD1001地点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刘娟博士,该种可能代表了一类青藏高原新近纪的土著仓鼠。仓鼠“走进西藏”的模式正好与一些大型哺乳动物“走出西藏”的模式相反。而喜马拉雅山南麓地区缺乏像邱氏微仓鼠和刘氏高冠仓鼠这样的仓鼠成员,表明在早上新世时期,喜马拉雅山已经成为啮齿类动物的地理阻碍。

刘氏高冠仓鼠臼齿化石

雪豹梁的鼢鼠化石,是鼢鼠类化石在青藏高原腹地的首次发现,被归入艾氏原鼢鼠Prosiphneus eriksoni。艾氏原鼢鼠在札达盆地的出现,显示在早上新世时期,鼢鼠类也发生了一起从其起源中心蒙古高原及中国北方地区经可可西里-羌塘进入青藏高原腹地的扩散事件。从晚中新世到上新世时期,鼢鼠类的快速演化是对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干旱化的一种适应,札达地区鼢鼠的出现可能指示了开阔的草原环境。

根据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我们提出了第四纪冰期大型哺乳动物“走出西藏”假说,不过根据目前的化石证据仍无法判断到底这些大型哺乳动物是从一开始就在青藏高原内部演化,还是先从外部迁入然后再扩散出去。小哺乳动物化石可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释。鼢鼠类化石在亚洲北部非常丰富,具有较高的年代分辨率。根据其系统发育,我们提出了鼢鼠类“走进西藏”的观点:即原始的种类源自青藏高原外部,随后一支扩散进入高原腹地,这一支原始鼢鼠类最终在高原上灭绝,而高原台面下则演化出进步的种类并成功延续至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3751-1377453.html

上一篇:札达往事
下一篇:朝辞托林
收藏 IP: 117.136.18.*| 热度|

24 尤明庆 周浙昆 孙学军 雷蕴奇 晏成和 苏德辰 黄永义 卢小康 王恪铭 许培扬 刘钢 宁利中 郑永军 吕厚远 冯大诚 孙颉 高峡 张晓良 曹俊兴 徐长庆 信忠保 朱朝东 李濯清 鲍海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