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给孩子送份科学礼物 精选

已有 6488 次阅读 2009-3-24 08:42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家庭教育, 科学教育, 科普教育

现在的孩子过起生日来个比个地排场,不是邀请一帮小朋友一起派对,到麦当劳大吃大喝一回,就是给父母索要生日礼物,小则一个玩具娃娃、一具汽车模型,大则一双名牌球鞋,或者来一部山地自行车,生日礼品市场生意一直看涨,可见需求之大,前景之好是毋庸置疑的。这倒使笔者想起一个话题来,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跟大家伙做个交代。

生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般人们想到的就是生日聚会,小朋友在一起热闹热闹。主要目的是结交朋友,让主人公度过愉快的一天。很少有人想到这是一个实施家庭教育的绝好机会,特别是进行家庭科学教育的一个契机,笔者在阅读科学家故事的时候发现,一些很有名的科学家,就是这方面的幸运儿,他们在少年时期,有幸在生日这天收到来自父母的一份特别的礼物,我把她称之为科学礼物。

所谓科学礼物主要是指有利于少年科学启蒙教育的礼物,比如科普读物、小科学实验器材,或者是小五金、小地质勘探包、标本采集箱,或者带孩子参观科学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科普教育基地等。

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威廉·伦·李普斯科姆是一个从小就对化学实验着迷的科学家。李普斯科姆之所以能将儿时游戏性质的实验提升为科学实验,主要归公于父母有意识、有目的的科学启蒙教育。

11岁时,父亲带李普斯科姆参加了一次当地大学的天文科普讲座。第一次听科普讲座,小李普斯科姆就被奥妙无穷的天文学知识打动了。13岁时,芝加哥举办规模盛大的万国博览会,父母又带他前往参观。会上展出了当时世界上许多最新发明创造,这些科技发明新玩意儿总能吸引住李普斯科姆的目光,除了对这些新鲜事物感到欣喜之外,小李普斯科姆也对科学家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为此,他说过:“父母带我们去参观博览会,没有比这更棒的事了。”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都德利·罗伯特·赫希巴奇11岁那年,《国家地理》杂志出版了一期天文学专刊,一下子抓住了赫希巴奇的好奇心。看到孙子这么喜欢这本杂志,奶奶就将它作为礼物送给了赫希巴奇。有一段时间,赫希巴奇总是把这本杂志带在身上,只要有空就想拿出来看看。有一次,他把杂志带到了学校,不知道怎么回事,杂志不见了。急得赫希巴奇抓耳挠腮的样子,眼泪都差点掉下来。后来同学们分头帮他找,终于找到了,赫希巴奇沮丧的心情才算平静了下来。50年过去了,当年焦急寻找书籍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在他书房最显眼的位置仍可以看见那本纸张早已发黄的《国家地理》杂志。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凯利·穆利斯的童年,得到一套化学器具和实验装置的圣诞礼物,这让穆利斯喜出望外。在这套科学礼物的感染下,穆利斯疯狂迷上了化学实验,表现出了极大的科学热情,这种童话般的科学行为深深打动了当地一间中学的化学老师。老师特地准许穆利斯和实验小组的成员放学后,留下来继续使用学校的实验室。

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火箭工程师——维尔纳·冯·布劳恩,从小就特别喜欢幻想在太空飞行。那是在一天,他从教堂做完坚信礼回到家中,母亲送给他一台望远镜。笔者看过不少欧美电影,在许多涉及学生的镜头中,常常能看见在他们的房间支着一架望远镜。这也就是说科学礼物早已成为西方家庭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手段之一。

科学的乐趣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贯穿于科学实践的各个环节。科学家站在诺贝尔颁奖台上的瞬间,只是科学生涯中极为短暂的一刻,虽然,那是他最为荣耀的一刻。但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主要不是靠获奖推动的,而是靠科学家自觉的、快乐的科学实践推动的。所以说,科学之快乐一定孕育于科学活动的具体实践当中。

有意思的是,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参与科普活动在某种程度就是亲身感受科学研究。小科学家就是准科学家。在一个人的童年时光能够体验做科学家的乐趣,想必是一件惬意的事。可惜,这样一件极富科学教育意义的事,在应试教育的威逼利诱下,已经退避三舍。在学校,科普活动有日渐萎缩的趋势,学生课外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曾几何时开展的还是那么轰轰烈烈,可如今大多已销声匿迹。在家庭,科学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少有父母自觉地给孩子买科学礼物,更很少有父母为孩子建家庭实验室。

笔者的观点是,人的童年时光来自家庭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学校的影响,父母是孩子人文素养教育,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第一人。家庭教育就是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我们的下一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222152.html

上一篇:“大跃进“是博士教育大忌
下一篇:运动始于游戏
收藏 IP: .*| 热度|

2 吴雄斌 haode22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