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化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dwick 做技术社会学和STS研究方法的拓荒者!

博文

从“MIT著名经济学家论证门当户对的合法性”想到的…… 精选

已有 10247 次阅读 2015-9-17 09:35 |个人分类:苏菲的世界|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天同时在微信的几个公众号和微博平台上看到这么一篇文章,题为“麻省理工经济学家的试验告诉我们男女配对的真相!”[原文请点击链接] 大意是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经济学家Dan Ariely做了一个男女配对实验,简单来说就是让50个男生50个女生各选1-100数字中的一个(男生只能拿到奇数,女生只能拿到偶数),在自身不知道数字的情况下尝试配对。规则为配对成功并分数加和越大,得到的奖金越多。结果发现基本上大家都是找了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数字。文章由此得出结论,“如果爱情是一场精确的匹配游戏,最最重要的是你自身的价值有多高(即背后的数字大小),而你采取什么办法去恋爱可能都是次要的。”


看到这个文章的第一反应是,MIT果然是牛校,这样Low水平的研究和完全脱线的解释都可以容忍,我们的确还缺少一流大学的胸怀。但处女座强大的精神洁癖促使我继续深入挖掘事实的真相,结果惨不忍睹……首先根据Wiki和Dan本人的介绍:


Dan Ariely教授的确在MIT工作过,不过2008年以后就回到了杜克,现为其脑科学研究所的行为经济学教授(https://dibs.duke.edu/scholars/dan-ariely)。按图索骥的通过文章提供的书名找到原版著作,以及Dan近几年来发表的相关著作,都没能发现文中所提到的那个实验。其中最接近的的确是在“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2010) 这本书中,第八章的题目叫做“When a Market Fails: An Example from Online Dating”,核心观点是在说这种按照“门当户对”规则匹配出来的在线约会有多么的不靠谱。

其实文章中描述的现象非常接近1960年代的一个非常著名的计算机算法,叫做“Gale Shapley Algorithm for Stable Matching”(基本原理请参见下图,如看不到动态图片请自行wiki)。这样说来,伪文只是在“重新发明车轮”,并且包装得像名校教授在重新发明一样。不过的确Gale-Shapley算法打到稳定匹配的一个重要约束是时间成本——但即便加了严苛的时间约束,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匹配可能会不稳定(严谨起见,这里并不做更多的推论)。也有同学询问,Dan原书中所描述的Online Dating匹配不靠谱的事情,是否能通过大数据来解决。原则上来说是可以的:比如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训练已有的样本(比如婚恋网站可以拿到匹配,以及后来这些匹配发展的结果:分手/结婚……),就可能通过隐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预测”匹配后下一个状态的概率分布。虽然从操作上来讲,数据的获得有点困难,不过相信应该有网站开始或已经做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文章本身和之前流行的“被偷肾”的故事一样,只不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都市传说。其实行文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写着写着实验分析,非要扯出来张生和崔莺莺啊;再比如“55 号男生,他的对象有80%的可能性是50-60 之间的女生”(是要说“二八定律”吗?);当然还包括不忘黑一下拿到100号的女神,由于挑花眼最终只能跟了73号屌丝男(为啥不是84呢,也是一道坎啊)……

如果再深入的想一步,为什么一个谣言非要包装上国外名校教授的外衣来传播?拉大旗作虎皮自不必说了,关键是拉扯的动作本身,以及所谓的对实验的解读,恐怕都是极好的迎合了国人的心理,才有传播的土壤。不禁再次想起了白馥兰(F. Brey)在接受腾讯采访时 [原文请点击链接],对中国人喜欢捧李约瑟(问题)臭脚的评价,“李约瑟为中国的科技文明史‘平反’,中国人都很高兴。他的研究也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他对中国科技史的认可,和中国希望本国的科技发展史被世界认知的愿望完美结合在一起……”

本不该娱乐的内容被迫娱乐了,所以也收入“苏菲的世界”这个专题。没啥建议,清者自清,首先希望稍微有点良知的学者们不要信谣、传谣——更进一步地,如果还能做到不做伪注、不拉大旗、不捧臭脚,世界就更美好了。

今天的话就到这里,祝大家学术愉快。

----

欢迎大家扫码关注“苏菲的世界”微信公众号,和我们一起快乐的“玩”学术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0156-921352.html

上一篇:从《爸爸去哪》的密室测谎到谭某某的内心独白
下一篇:从汪峰“手撕媒体”事件谈脸谱化叙事在学术写作中的作用
收藏 IP: 108.20.201.*| 热度|

5 武夷山 黄永义 杨正瓴 曹须 赵宇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1/0 | 闂佽鍓氬Σ鎺楊敇閿燂拷:0 | 婵☆偓绲鹃悧鐘诲Υ閿燂拷 | 婵炴垶鎸搁敃锝囩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闁荤姴鎼悿鍥归敓锟�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2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