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可行性研究与勘查工作脱节
投资人进行商业性地质勘查的最终目的是进行矿山设计和矿产开发,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九、企业核心资产存在“品位太低”、证照过期、手续不全等一系列问题;
B、作(造)假现象
主要是在矿业生产或矿业权商业性交易中出现作(造)假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有些造假手段是很低级的。本文针对矿业生产或矿业权商业性交易中主要造假行径进行解析曝光。
我想不厌其烦地列举一些国内外矿产勘查恶意造假的例子,可以证明当前国内外地质勘查造假不仅“崭露头角”,还在蔓延滋长。曝光之余,也想起有些小报上写的“辨别××产品真伪××法”的作用,至少使矿产勘查的入市者长点心眼,提高点警惕。
注意,我这里指的是故意或恶意造假,不包括现在常说的因技术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人员资金不足和管理不到位等造成的“地质工作质量下降”的问题。
假项目:张冠李戴,换个名称,挪挪坐标,文字部分用电脑粘来贴去,又是一个项目。
假异常:核实分散流异常,随机抽一条沟重采样,对图找不到油漆写的采样点,分散去找,陪同者在丛林后突然高喊找到了,在这里。仔细观察,红油漆鲜亮潮湿,刚写上去的。
假化探:没有按设计网格点位到实地取样,就在路边随意取土装入样袋,在室内看图填写点位坐标,异常浓集中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假槽探:要去检查一个见矿不错的槽探,陪同者好心劝告,山太高,路又险,您老人家就不必亲自去了。坚持爬上去,GPS定位后,举目四顾,青青的一片草地,从来未动过土。
假工程:仅提供上层见矿坑道,而对下层不见矿坑道只字不提,且将不见矿坑道炸毁,声称矿体往深部继续延伸,误导受让方。
假钻孔:矿带长十余千米,打了3个孔,品位厚度都不错,矿带的找矿潜力,给人以丰富想象空间,好项目啊。我这个立项的评审专家大加赞许,签字画押,后有人告我,该矿区已打过20个孔,白眼和矿化孔已从图上抹掉了。有抹钻孔术,还有画钻孔术。
假岩心:有人在岩心样本中掺入了金屑。不同的只是10年前的这一幕发生在印度尼西亚。
假样品:有一台钻机,在一个品位厚度都不错的民营小矿上的同一位置,不停地打钻,收集矿芯;给小矿主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后,将矿芯带走,再卖给同一成矿带、同一矿床类型正在“勘查”的探矿权人。这些探矿权人在自己的正在轰鸣的钻机旁,慷慨地请探矿权的买主,采点他们的矿芯,自己去化验。
假品位:在一个砂金勘查的现场,砂钻取上来的样品放在样桶中,一位草帽戴得低低的神秘人物出现了,往桶里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捻,放点“精料”,旋即悄然离去,淘样工才开始淘洗。
掉样包:有的将所采的矿石样品想方掉包,或掺杂高品位矿石。特别是在金矿区,防止带金戒指的人帮你取样而污染金矿石样品,也要防止在洒过金液的探矿工程上取样,更要防范样包离身而被人为处理。
假化验单:瞒报不理想的化验结果,把样品浓缩后再拿出化验。
假数据:通过在电脑上直接修改分析数据,造假的手段似乎更高明了。
假矿体:南方某省,矿权人声称拥有一个大型金矿,图上一看,是一个石英脉型金矿,几千米长的矿脉,条条槽探见矿,品位厚度非常稳定,由于地质知识的欠缺,图上造矿的造假水平属于初级阶段,人造大矿体露出了狐狸尾巴。
假厚度:这很好办,改改原始编录即可,在电脑上敲敲鼠标就可以搞定。
假长度:本不该连的矿体,大笔一挥,连接起来,一个长长的矿体就诞生了。
假构造:虚构地质上的连续性和品位的连续性,将勘查成果作为矿产资源量报告,将低级别的推测(infered)矿产资源量当成高级别的确定(measured)矿产资源量报告,将矿产资源量当成矿石储量报告等。
假图件:图件一摊,又是一个新发现的矿床,激动之余,忽然觉得这张图非常之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为啥这个矿从甲地搬家到乙地了呢?张家庄矿区变成了李家庄矿区。
假伪证件:提供假伪矿业权证件隐瞒事实,误导受让方,恶意隐瞒不见矿工程,越界它权开采。
假储量:受到超高利益的驱使,Bre-X公司把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拟矿床,吹到了有几千吨金资源量,西南金矿公司把20吨的金矿“计算”150吨。国内就不举例了。
假评估:评估师按委托人要求设定其结果出具虚假的评估报告。暴露了金融市场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矿业权评估监管的薄弱,反映了矿业资本市场与矿业权市场的脱节,尤其是对初级勘查资产管理的不到位。
假报告:有了前面的系列作假,描述探矿权价值的地质报告还能是真的吗?
假财务账:企业都是有什么内帐,外账的,还说会计越厉害的,都是要这样的。
假凭证:在验资时出现股东虚假出资伪造银行缴款凭证。
假象蒙人:自己卖,自己买或假设已经于别家正谈判等假象蒙人行当。因管理经验不善停产。某工程师考察时无意发现矿区内有较大规模的氧化矿带。因什么该矿股东不合、生癌病危、去世、或急需资金尝还银行理由,现超低价XXXXXX万整体转让或矿好舍不得全部转让保留百分之几等等借口蒙人。
设陷阱:带入他人矿区考察。矿区承包经营者提供假伪证件隐瞒事实骗钱跑路。把他人公司法人和股权用造假的手段变更到了自己名下。
前述的矿业权交易或勘查业内的种种假现象,将对商业性矿业生产市场造成致命的损害。对如何应对勘查造假,提出2条建议:
第一,透过假象冷静思考
(一)不要轻信对方提供的任何资料;
(二)实地调查矿区地质情况,可能时将所有探矿工程都考察一遍,特别是不见矿工程;
(三)重新亲自采样,特别是在对方不特别推荐的工程部位,并看管好所采的样品;
(四)查阅选厂生产日志,特别注意入选品位的变化及选矿回收率,考察矿石的可选性问题;
(五)着重调查矿区地质构造和蚀变情况,有无中大型找矿前景的矿床类型及成矿条件;
(六)有无未知的矿种或未知矿床类型发现的可能性。
面对矿权交易的重重迷雾,我们应该要有一双慧眼,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诚信普遍缺失的今天,我们不应有害人之心,但也要有防人之心呀!
一方面要戳穿一切假象,撕破迷人厚雾,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国家要健全法律法规
(一)建立技术标准规范之上的法规。规定技术人员资质、权利义务、信息披露方式、地质报告的形式内容,将这些上升为法律高度。执行各类技术标准规范,对勘查造假者建立起法律威慑。
(二)建立独立勘查地质学家制度。独立勘查地质学家或称注册地质师,是知识、经验、体能都合格的野外矿产勘查地质学家,是一种独立的执业资格。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确认勘查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并对其负终身法律责任。专家集体评审制度,责权利体系不清,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实际。
(三)建立行业自律和黑名单制度。即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造假者进入黑名单后,即不能再从事地质勘查业务。在过渡期,一旦发现造假行为立即吊销单位勘查资质。不能让造假者占便宜,必须使造假者付出代价,才能遏制当前勘查造假的势头,摘掉定时炸弹的引信。
本不想说的,今天全说了。
在从事十年商业性矿产地质考察过程中,一路走来有着无数的沟沟坎坎,我得罪了很多人,但从未阻挡我前进的步伐,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挣扎着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
我不讳言,国内外的勘查报告有相当大的水分。报告造假问题,国际上也屡见不鲜。关键在于,造假一次所获的收益极大,所以会不惜一切地造假。仅有勘查监理还不够,目前的勘查报告部分是自编自导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