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祝贺贾继东教授任“国际肝病学会”主席

已有 4149 次阅读 2015-3-12 07:51 |个人分类:肝病手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人生轨迹, 贾继东, 国际肝病学会

刚才看到《中国医学论坛报》对贾继东教授的采访——“中国肝病医生走向国际,苦练内功必不可少”得知,贾继东教授于今年1月已经荣任“国际肝病学会”(IASL)主席,是担任这一职务的首位中国大陆医生。

人生的进步与个人努力密切相关。贾继东教授幼有足疾,1978年考入山东省济宁医学专科学校医学,1981年7月毕业后在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工作6年,1987年考入兰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1990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宝恩教授(已故优秀的学会工作者,曾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消化病分会、肝病分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北京友谊医院院长)的博士研究生。这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机。记得1991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成立的时候,他作为主任委员王教授的博士生开始了其学术生涯,其后的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1994年9月)在黄山举行,王宝恩教授作为组委会主席主持会议,贾继东教授曾经用英文与台湾教授激辩而初露头角。之后,1997-1999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研究,进一步开阔了其国际视野。

作为临床医生,他始终坚持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继而在国家著名消化病专家、内科学界权威王宝恩教授的具体指导下,向内科其它专业及临床医学影像、病理等相关专业的同行虚心学习,使自己的肝脏病学知识和临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期间,贾继东对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并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为国内外多家药厂进行了正规的抗乙肝病毒新药的II期或III期临床研究。他还带领全科同道积极学习新知识、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对少见和疑难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或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以及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内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钻研并取得了大量临床经验,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及广大病人的信赖。

2006年5月,经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第四届换届选举,贾继东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其后于2009-2010年担任亚太肝病学会(APASL)主席,2015年1月担任国际肝病学会主席,从而成为我国肝病学术界最活跃的专家之一。他的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肝病学最高杂志Hepatology(引用180次),被2010年《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和2012年《亚太地区乙肝治疗共识》引用。在他的倡导下,启动了慢性乙肝及肝硬化临床随访和科研平台计划——“中国乙肝随访与临床科研平台(CR-HepB)”项目,建立了国际最大的注册研究队列。

国际肝病学会于1958年建立,由希拉·夏洛克、汉斯·波普尔、鲁迪·施密德、劳瑞·鲍威尔和奥田邦夫等现代肝脏病学泰斗共同发起,但随着各个洲际学会如APASL、EASL的发展壮大,其影响力有所下降,贾继东教授也意识到这一现状,他们将在今年4月举行内部闭门会议,深入研究战略措施的转变,包括完善组织构架、扩大执行委员会代表性和会员人数,拓宽合作范围和合作伙伴及突出医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相信在贾继东教授和各位专家的努力下,国际肝病学会会进一步扩大影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873844.html

上一篇:星语纪事(三十一):表哥来了
下一篇:DDA的临床应用与丙型肝炎治疗的指南更新
收藏 IP: 120.237.9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