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gao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ugao012

博文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技术性检查要点17条

已有 4042 次阅读 2015-2-8 20:15 |个人分类:科研管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技术性检查要点17条(2015年2月8日修改稿)


除科学内容之外,学位论文(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还有技术上的基本要求,如论文格式的规范性、文字的忠实和通顺程度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在我们学院的学位论文写作中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各种技术性问题,影响了论文的可读性和学术水平,同时也增加了指导教师的修改负担。如果学生能够在提交论文初稿之前避免这些缺陷,就能使指导教师把阅读和修改的重点放在论文的科学问题上(如论证的逻辑性、描述的准确性、科学问题的提炼、数据的正确解释等),有助于论文水平的提高。拟投稿至学术刊物的研究论文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谨提出学位论文与期刊投稿论文的一些技术性检查要点,并建议大家在送交论文之前仔细核对。

1)摘要应该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采用的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实验室分析或数据处理流程、获得的结果以及本项研究说明的问题(包含今后工作设想)。摘要中不应出现文献引用、数学公式或大量数字,语言应简明、流畅。

2)关键词一般以5-8个为宜,按照与论文内容的关联程度和重要性先后排列,研究区地点的名称放在最后一个。关键词应使用通用的科技术语,避免生造词汇。

3)引言部分要叙述科学问题的由来、前人对问题的研究进展、本文的研究目的。应避免诸如“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甚少、不够深入”之类的说法;为了充分说明前人作出的贡献,应进行彻底的文献检索,尽量不要遗漏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引用前人观点或数据时,必须给出相应的文献出处。

4)参考文献的引用格式应规范化,并做到全文统一。如果采用“人名加年份”的引用格式,针对一个作者、两个作者、三位或三位以上作者的情况,则在括号内的写作分别格式为(某某,年份)、(某某,某某,年份)、或(某某et al., 年份)。在用中文写作的论文中,引用文献时不要使用“and。在英文论文中,其相应的格式分别为(A, year)、(A and B, year)、(A et al., year),如果姓名不在括号内,则中、英文对于三个或以上作者的情形分别用“等”和“et al.来显示(例如:“A et al. (2015) have pinoted out…”某某 等(2015)指出…”)。引用时,外国人的名字只写姓,不写名或者名的简写,例如(Allen, 1990)是正确的形式,而(Allen J. R.L., 1990)不是正确的形式。一种特殊情况是,中国人的姓名在英文论文引用时容易重复,例如LiuJianLiu Jing-Pu都会变成Liu;对于此种情况,为了避免混淆,可分别采用“(Liu J., 年份)”和“(Liu J. P., 年份)”的形式。

5)在文末应列出所有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剔除正文中未被引用的文献,文章写完后应仔细核对。列出的参考文献要有统一的格式。此外,应养成一种习惯,即文末的参考文献中要列出每一位作者,不要用et al. 来省略。有些刊物的编辑部要求只列出一部分作者,其余的用et al.表示,尽管如此,提交一份完整的稿件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删减是很容易的,按照编辑部的指示做就可以了,但增添却要花费很多气力,如果今后的研究和写作需要再次使用这些文献,保存为完整形式显然是有益的。处于同样的理由,引用的书、报告和学位论文文献要给出总页数,因为有不少国际刊物要求提供这一信息。国内有的刊物要求标注引用内容所在的页码,这时可以按照编辑部的要求处理。

6)如果采用有地图内容的图件,则应包含经纬度、方位和比例尺信息。经纬度信息最好标注于图件的右侧和上侧,原图的形状不能随意改变(即不能随意进行纵、横向压缩)。图件如果是引用他人的或部分引用他人的,应在图名中给出相应的文献,例如可说明“底图引自某某文献”;除此之外,如果在正文中也引用了这部分信息,则也要给出文献,也就是说,只要是引用,在正文和图名中都应提供文献出处。

7)如果有表达函数关系的图件,则变量名应该分别标注于图件的左侧和下侧,整幅图要有边框。如果函数关系是以回归分析方式给出,则自变量应作为x轴数据,因变量应作为y轴数据,否则将会违背回归分析的基本假设。若一幅图由多幅分图组合而成,则分别标注为abc,并在图题中分别予以说明(英文论文的格式为:(a); (b); and (c))。为了美观起见,图的长宽比应接近于8:5,纵向、横向排列方式均可,依图件的实际内容而定。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应给出数据点个数和相关性的显著性信息,解释结果时要注意不能以相关性代替因果关系;说相关性高就是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要说明过程和机理)、相关性低就是两者间一定没有函数关系(有时相关性低是由于所涉及的函数是一个多元函数、而在分析中没有考虑所有自变量所致),这样的推论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8)表格应采用“三线表”的形式。表格是函数的一种表达形式,按照多数刊物的惯例,变量名置于第一线和第二线之间,变量的值列于第二线和第三线之间,即变量的值是纵向排列的,而横向上(同一行)的数据显示不同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或函数关系。表格内容如有引用他人的,应在表题中给出相应的文献,或者专门设置一列,对每一个对应关系或函数关系给出相应的文献,排列于表格的最后一列。变量的单位标注于变量名右侧或下方,一般不放在表题中。如果有一列数据为常数,则不应列入表内,其值可在表题或正文中说明。

9)图和表在论文中是相对独立的内容,每张图、每个表格都不是文章段落的组成部分,因此文章段落与图、表之间不能用冒号相连接,也不可采用“上图”、“下图”、“左图”、“右图”、“上表”、“下表”的说法。正确的写法是以引用的方式在正文中提及图、表,例如“关于某某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列”、“所获结果如图1所示”,等等。也可以在陈述句之后加括号,这类似于对参考文献的引用,例如“…(表1)”、“…(图1)”。图和表在文中按照出现的先后次序分别编号。

10)“结论”是正文的最后部分,“讨论”应置于结论之前,不宜采用“结论与讨论”这样的结构。“讨论”的内容是与分析结果直接相关的,讨论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研究中所获的数据与科学问题之间的关联,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因此,“讨论”部分的要点需在“结论”中进行概括,所以结论不能出现在讨论之前。从概念上说,一篇论文的“结论”通常不是对科学问题的最终定论,而是该文研究的结果和看法。

11)应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数据或资料。如果是自己的数据,应在“材料与方法”或相应的章节中说明数据的获取方式和其他相关信息,如现场采样的地点、层位、时间、所用仪器设备、采集方式等。如果是他人提供的数据,则除样品、数据本身信息外,还应给出相应的文献,若无文献则应提供贡献数据的单位或个人的信息。

12)“分析方法”要有详细的说明。程序和步骤要清晰,使用的仪器、软件等要有明确描述,以便别人能够重复作者的分析过程。如果涉及前人发展的方法、技术,要给出相应的文献,一般不需要叙述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如果是作者本人新发明的方法或技术,则要详细叙述其原理、论证其可行性。涉及计算时,应尽量给出计算误差的信息。

13)论文中尽可能少用地名。许多地名虽然对作者而言是熟悉的,但对读者而言往往是生疏的。非用地名不可的,应在文章中首次出现的地图图件中显示每个地名的位置。涉及采样和观测站位时,其地理位置可尽量用站号而不是用地名表示。

14)在展示计算结果时,应注意数字的有效位数,不能超过计算方法本身的限度。例如,当R = 1.36 mπ = 3.1415926时,A = π R2 =5.81 m2;如果写成A=5.8106896 m2就不合理了,因为这违反了有效位数的规则。位数不是越多越好,必须得符合计算规范、能说明问题。

15)对于那些给论文的写作提供过帮助的单位和个人,应在致谢中提及,如数据和资料的提供者、帮助进行野外工作或室内分析的工作人员、研究的资助者等。“致谢”在英文中是“承认别人对本文的贡献”的意思,其内容应具体、准确,语言应朴实、符合实际。应避免空洞的或虚假的致谢,例如“感谢某某对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指导”、“某某的悉心指导使本人受益非浅”之类。

16)在进行英文论文或英文摘要写作时,应十分注意内容的“忠实、通顺”,不仅要避免出现语法错误,而且还应避免用词不当。专业术语的使用要十分注意,并且尽量少用歧义较多的常见动词,如gettakedomake等。例如,用“obtain(而不是“get)来表示“获取”,用“collect(而不是“take)来表示“采集”,用“undertake(而不是“do)来表示“进行”,可以使意思的表达更加准确。

17)如果要将学位论文改写后投稿至学术刊物,则应将对论文的形成作出较多直接贡献的人员列为作者,并应按照贡献大小排序,贡献最大者为第一作者。贡献较小的人员不列入作者,应在“致谢”中提及。列于作者的人员不能作为致谢的对象。研究生与导师共同发表论文时,导师可以作为通讯作者,但前提是该导师对论文有实质性的贡献,如论文主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案的设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36082-866624.html

上一篇:“海南岛全新世海岸环境演化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
下一篇:任美锷先生遗作在《海洋学报》英文版发表
收藏 IP: 180.111.34.*| 热度|

8 陈昌春 辛首臻 信忠保 郑新奇 李宇斌 李万春 谢文静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