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60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602 真实、自由、优雅、坦然

博文

工科教授---别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精选

已有 22465 次阅读 2014-11-26 07:1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应用, 基础, 工科教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大学教授年龄大些或者退休前后,有的人在某研究领域被同仁们认可,甚至有一定的知名度,当然厉害的是国际上有名气,一些人是国内同行的认可。 也有些人在科学发现上没有建树,在某个研究领域中也没有名气,而且在工业界或应用领域上也没有起色。

         理科的教师好处理些,反正盯着国际研究热点申请课题,发表高水平文章,以得到学术界认可就是的,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如果做些应用也可以,不做也行。

         工科教授,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最后‘两手空空’。

         拿我们化工来说吧,目前的sci论文导向非常厉害,申请国家与省部项目及发表sci论文的分值很高,高校目前的情况是:‘不管白猫黑猫,发表sci论文与申请到国家项目就是好猫’。

         许多教师,都是想办法写sci论文,不管是不是自己的主研究方向,甚至不管是不是自己学科的研究领域,不管有没有实际的理论与应用价值,不管有没有系统性,甚至写的文章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论文的汇总表上的目录就是‘科学大全’。

         有些教师文章不少,但在行内没有名气,有些工科教师在业界没有人认可,甚至没有人认识,因为他们没有做出在工业上被应用与采纳的科技成果!

         就我们化工来说,许多人是理科出身(有些工科出身的也是这样),他们在工科学科与学科工作,从事工科专业,但科研与理科相同,以自己所短来参预社会竞争。不少人发现,从名牌学校或导师处毕业到新的工科学校任教师后,刚开始用原来博士或博士后的研究内容可以拿个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甚至个别面上项目,如果没有大的研究方向的扭变,没有形成自己的‘造血功能’,仍然依靠原来读博士或博后的‘脐带血’,这种研究会越走越窄,甚至最后无路可走。

         所以从事工科的教师,一定要做自己这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的内容,从工科而不是理科的角度来考虑与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与计划。如果发现自己的研究与理科的研究差不多时,这种研究要特别小心,因为工科学校或学科的研究条件做理科的研究与理科学校与专业相比,没有一点优势。

          博士后或博士毕业后到工科学校工作,要利用一下‘脐带血’,使自己的研究入个门,搞点课题,写点文章,接着就要开始将自己以前所从事研究的优势与现在的从事的工科专业或学科进行‘杂交’或‘嫁接’,以‘生产’出自己的‘科研混血儿’,建立自己的独特的研究基因,往工科学科所需要理论深处研究,解决工科领域中的科学问题或应用问题。

         你从事的工科研究,让理科学科或专业插不上话发挥不了优势,这才能发挥你的特长。如果你跟在理科学校或专业屁股后面跟风,最后发现越跟越落后。

         如果在理论上发展有点条件不足或没有优势,那就在发表论文上功夫少点,多花点功夫做应用研究,开发能够进行工业推广的应用研究,为工科的经济做出贡献。如果一个工科教授在工业界非常有名气,得到企业家的认可甚至‘追星’时,这也是一个工科教授的成功之道。

        工科教授最好能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都做,二手都硬,既在学术界又在工业界得到认可,次之盯着工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做深做透,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或理论,另一条路就是在完成基本的sci论文发表后,主要精力集中在应用上,做出能够产业化或工业推广的成果,推动中国工业技术的进步。

        不少教授退休后还在写书,或参加学术会议,或被邀请做学术报告或讲座,甚至还有些教授在超龄工作。有些教授退休后是企业的‘争抢对象’成为’香饽饽‘,身影仍然出现在行业中,他们是企业界公认的‘专家’。

        也有不少教师退休时职称是‘教授’,但是,既没有理论上的突破或发现,也没有工业界的‘掌声’,最后发现自己基础研究一手加应用研究一手是‘两手空空’,走到那里‘鸦雀无声’。

        打一个不是非常确切的例子:孔令辉或刘国梁要打乒乓球,不要与姚明争抢篮球。从身材上,这根本发挥不了你的优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177-846347.html

上一篇:我眼中的马臻
下一篇:工科传承---别断了‘香火’
收藏 IP: 121.248.134.*| 热度|

65 戴德昌 王进 蔡小宁 王守业 王荣林 赵学良 武夷山 王智文 郭战胜 吕喆 李毅伟 陈楷翰 水迎波 陈启佳 王红磊 吕东升 苗元华 孙瑜隆 郑永军 彭真明 徐晓 董侠 左宋林 文文 黄永义 刘思学 郑维尔 薛宇 靳强 曹聪 杨歆汨 叶春浓 陆泽橼 肖里 汪晓军 张强 罗德海 陈红生 李志俊 李宇斌 张洋 王淳 王春艳 陈一良 王启云 唐凌峰 童睿锋 刘忠波 丁大勇 姜宏斌 JiaLiu123 pdongjie ybyb3929 eastHL2008 ljxm xchen htli brns shenlu nasagsfc roycechen aliala ncepuztf biofans withhighprob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