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代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usbbi 美国华人史、人文、诗词及财经

博文

肯德胡克:“荷裔总统”范布伦出生地

已有 4854 次阅读 2014-10-13 23:31 |个人分类:美国总统及名人寻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马丁范布伦总统家乡


     美国第八任总统 马丁•范布伦 出生地

     纽约州 哥伦比亚郡 肯德胡克镇 Kenderhook, New York

     做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荷兰裔总统,范布伦给尼德兰殖民先人挣回了很多面子。他在谋求总统权力宝座道路上的套路聪明“绝顶”,才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他疯子般的两边飞乱发,他一生攻于打扮,却拥有着美国总统中最糟糕的发型。范布伦的母语为荷兰语,是准ESL。他在位时,东方大清帝国尘封的厚重大门正被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破。。。

      评估:在美国总统“历史排名”里,范布伦居第23位;美国总统“伟大指数”是7,属“政绩平平”型。


     四百多年前,1609年秋的一天,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英国探险者亨利•哈德逊,乘坐“半月号”大帆船从纽约湾入哈德逊河北溯。及至约125英里(200公里)处时,他们遭遇到聚拢在一座峭壁上的很多看热闹的印第安人小孩子,遂取名此地Kinderhook-肯德胡克,荷兰语“孩子们聚集的角落”。如今的肯德胡克,在美国建国初期前后被几经划分,已成为一个坐落于哈德逊河东岸数英里处的内陆小村镇,它不再紧邻那曾经赋予它名字﹑孕育了美国历史的美丽宽阔的哈德逊河,而是独处静谧,幽幽地注视历史长河细涓流淌。

同样是秋季,我驱车从泰康尼克快速路北上,再借道9H公路朝肯德胡克方向而去。阿巴拉契亚山脉余势与哈德逊河谷交合而蕴的纽约“上州”田园风光,在万里金秋季节更展放出其无限空旷博大之自然体态,满眼弥漫的黄叶红树,草场村屋,窄小顺畅的乡间公路游刃其中,伴有偶然过路的车辆,动静闲适。这位于“帝国之州”纽约州哥伦比亚郡北部的肯德胡克镇,面积约8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8500人,是个历史上荷兰裔先民定居的小镇,它就是美国唯一的一位荷兰裔总统,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有作范伯伦)的家乡。

从9H公路到肯德胡克出口右转,再右转是向西通往肯德胡克镇中心的哈德逊街。哈德逊街经一座精致的小铁桥,穿过一条名为肯德胡克的小河,在茂树成荫的幽静中“峰回路转”地进入到了肯德胡克村的地盘。美国大城市以外的乡村总是那么宁静,尽管这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小镇,又是周末,晴空万里,秋色大好,但我在驶往小镇的路上仍是看不到什么穿流的车辆,更不用说行人了。这里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园”的深悠恬谧,却无那令人温馨的人逢相熟之拱﹑鸡犬互闹之声。

过肯德胡克小桥约六百英尺左右,枝繁叶茂的哈德逊街两旁开始出现稀落房屋。在左手的一片空草地上,竖立着一个由纽约州教育厅镌铸的灰底白字铁牌,上书:诞生地-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 布伦于1782年12月5日出生于此。马丁•范布伦出生之时,是东方大清帝国乾隆皇帝第四十九年;彼时,美国独立革命胜利伊始,美﹑英在巴黎刚刚签订了和平条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范布伦是第一位真正“美国籍”的总统(乔治•华盛顿至安德鲁•杰克逊等七位美国总统出生于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


其实,在一年前我曾经走同样路线拜访过肯德胡克小镇。但当时由于掌握的资料有误,使我虽路过此地却“无视”路旁这个马丁•范布伦的出生地标牌。现在回想也许是这个标牌有些太不引人注目了,它那朴素的颜色﹑娇小个头与周边茂盛大树形成的氛围衬托,令驾车往来者无法及时将注意力定位于它,这是专为“有心人”设置的。也就是那次错误,我将位于肯德胡克村南面不远的“马丁•范布伦国家历史保护遗址”(其实是他后来居住生活的地方)当作他的出生地凭吊了一番。这次怀着“纠正”的目的前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位于哈德逊街46号住宅前的马丁•范布伦出生地纪念地。

马丁•范布伦的祖上科内利斯•马森于1631年-即哈德逊“半月号”到达20多年后,从荷兰横渡大西洋来到北美新大陆。马森祖籍海尔德马尔森附近的小城市布伦(Buren),这也是马丁•范布伦北美姓氏的起源。在纽约市以北的几个与荷兰殖民者有深厚历史渊源的郡,如帕特南(Putnan)﹑达契斯(Dutchess)﹑哥伦比亚及奥伦治(Orange),沿途会经常看到带有“Van”(范)字样的各式路标及地点名称。“Van”是荷兰语中“从”或“来自...”的意思,并无任何皇室宗亲等关系。Van Buren-范布伦,即“来自布伦”。其他如大画家凡高-Van Gogh ,就是来自荷兰与德国边境的“Gogh”镇;美国“铁路大王”范德比尔-Vanderbilt(Van-Der Bilt),加拿大城市温哥华(Van-couver)都具有同样的命名渊源。另外“Kill”一字在荷兰语中则指小河,也就是这一区域河流名称都带有“Kill”的原因。


马丁•范伯伦出生地的游览范围仅是路边的一块儿空草地,也就是那所居民住宅临路的草坪,这大概是因为他的主题纪念公园设在肯德胡克以南林登沃德庄园的缘故吧。出生地位于的住宅本身的草坪被栏杆围着,划清着两者间的界线。哈德逊街两侧没有预留停车位置,当我在范布伦出生地对面一个小路口迟疑时,对面驶过了一辆带有警徽标识的车辆,在一照面的霎那间,分明有一双警觉的眼睛从驾驶位窗口探来。我早已经习惯了在陌生地方被警察以这种方式打量,便调头在路对面的一处小空地把车停下,下车走到那根竖立的马丁•范布伦出生地标牌跟前。尽管那里是私人住宅的前面,作为游客或瞻仰着,还是可以在标牌下来回踱步,做四周眺望﹑和简单拍照。

马丁•范布伦的父亲亚伯拉罕•范布伦,是一位拥有六个位奴隶的小农场主。他同时还在肯德胡克村经营着一家小酒馆和一间小客栈。在美国独立革命期间,亚伯拉罕支持独立战争;美国建国后,他支持杰斐逊主义的共和党人。马丁•范布伦出生于美国独立的第七个年头,整个新生国家还处在脱离宗主国的艰苦斗争时期。他早年的教育是在肯德胡克破烂的村办学校中度过的。那时的肯德胡克,位于北部重镇奥伯尼和南部港口纽约的交通要道上,范布伦父亲的酒店是当时很多政要名人喝酒闲聊的地方,少年时代的范布伦在那个透露大世界的小天地里接受了初步的政治熏陶。

范布伦出生地的那处白色牧场式民居宅院,现在与范布伦家族或后人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有趣的是,在Google上搜索它所在的地址:46 Hudson St. Kinderhook,相关信息则会出现在地产网上。那是处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家庭房屋,有3个卧室,建筑面积1500平方英尺多,整个宅院约一英亩地大小。房屋在2007年出售时价格为23万5千美元,年地税5千多美元,而现在的市场估价却是20万美元出头,并且价格还在继续下降,想想如果购买下来,居住在“美国总统的家”,不失为一种上策之选啊!提供这些资料的地产经纪人,竟然叫做约翰•范布伦,与马丁•范布伦总统同一姓氏。再继续追踪这位可疑的“范布伦”,他自称土生土长的肯德胡克人,30多年前获得地产执照,在家族的“范布伦房地产公司”做经纪,2004年该公司被出售给另一家地产公司。难道出现不肖子孙了?

范布伦总统出生时家庭住屋资料暂时没有查到,仅从存放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一幅黑白刻画上看个端倪。那是一大一小两个木屋建筑,前壁多窗,院子由木质围栏圈护,是标准的早期殖民式简陋房屋。

范布伦从十四岁开始研读法律,经过六年的艰苦求学,在最后一年前往纽约城,在威廉•范内斯(即范布伦“林登沃德”庄园的旧主人)律师所实习。范内斯则是大名鼎鼎的埃伦•伯尔(美国第三任副总统)的政治盟友。1803年,21岁的范布伦取得律师从业执照。1808年,范布伦被任命为哥伦比亚郡遗嘱检验法官,1812年,他又被民主共和党人选为纽约州参议员,积极推崇时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并支持对英国的1812年战争。1821年,39岁的范布伦成为国会参议员。1828年美国第七任总统大选,范布伦全力支持安德鲁•杰克逊。1829年,范布伦出任纽约州长,杰克逊胜选后,任命范布伦为美国第10任国务卿。


在肯德胡克镇南2英里处,9H公路西侧,是“马丁•范布伦国家历史胜地”。这是由NPS-国家公园局管理的庄园式公园,它的主体是马丁•范布伦的Lindenwald-“林登沃德”庄园。历史公园的布局相当简单,基本上保留了庄园原有的自然状态。棕色的纪念园标示大牌子旁有个小型免费泊车场,专供来访和过路的游人们停车。其实,这座偏僻乡间的胜地并没有太多的人来,也许是美国文化并不热衷名人,也或许是这位总统的名号不够响亮吧。公园内几间简易小平房构成的的游客中心也因冬天到来关闭了,但我还可以悠闲地漫步在庄园的每个角落,因为这里是全开放式的。

“林登沃德”的前主人,就是范布伦在纽约律师实习时的威廉•范内斯。1833年,由于范布伦对杰克逊总统的忠心获得信任,被提名出任美国副总统。1837年,在即将卸任的杰克逊总统的力荐下,马丁•范布伦被推举为总统候选人,并在选举中获胜成为美国第八任总统。1839年,范布伦购买了这处地产,并取名“林登沃德”。林登沃德-Lindenward,在德语中“椴树林”的意思,在这一带沿 Old Post Road-‘老邮路’,生长着很多参天的椴树。

      1837年,55岁的马丁•范布伦当选为美国第8任总统。那时的美国,国内矛盾重重,政党间的争斗十分激烈,他当了四年叽叽歪歪的总统,卸任后就返回了这里的“林登沃德”庄园。后来他曾以这里为大本营试图再次竞选总统,但失败了,他也是创建美国第二个党派-民主党的关键人物。范布伦在这里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21年,一直到去世。在他之后,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辉格”-Whig党执政时期。

      “林登沃德”庄园由大片的平坦草地,零落的参天树木和两三座房屋建筑组成。这里西距哈德逊河不到4英里,北距纽约州府奥伯尼20英里。在地理上属于哈德逊河谷国家历史公园地带,那是一个在美国历史文化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南北狭长地域。

      由纽约州教育部所立的范布伦“林登沃德”庄园的历史标识牌子,直立在庄园东侧靠近公路的地方。庄园门口这条‘老邮路’,在19世纪中期是哈德逊河东岸纽约州府奥伯尼到曼哈顿的一条必经之路,后来的名流政客经过这里,都会停留到庄园以瞻仰这位前总统的故居。“老邮路”现在基本上已经废弃,被汽车时代的9H公路所取代。

       从“林登沃德”庄园出来跨过9H公路斜对面,一大片森林区域是哥伦比亚郡设立的范布伦出生100周年纪年公园。淳朴自然的木质牌子上有范布伦惟妙惟肖的人像。这条乡间公路还算繁忙,车辆来往频繁速度又快,沿路边步行需相当小心。范布伦森林公园入口处有个小停车场,正好有一位本地白人带了只狗来散步。简单攀谈后,得知他也是位荷兰裔人,他那白色凌乱的络腮胡子有点马克思的感觉,只是脸上皱纹充满了沧桑感,这些四个世纪前飘洋过海移居这里的欧洲移民后代,似乎还有很多过着简朴﹑古板﹑较为落后的乡村生活。

Van Buren Nature Trails-范布伦自然之旅小路,旧木红刻的牌子尤显原始古朴。据那位白须荷兰裔老人讲,他带狗散步常走的,那是一条约1,6英里远,在树林和田野间延伸的小路,途中会有一所小的学校,还有一座小桥。他在说话的时候,那条穿着保暖外套的狗儿已跃跃待发了。秋高气寒,我没有去走那条小路,与他道了别,便返回停车场了。


 

从手机上查看了一下地图,9H公路过肯德胡克后汇入9号公路向北去往奥伯尼。而我要去的胡沙克学校则要从与9号公路十字交叉的20号公路向东。回想起几天前发生在奥伯尼以西的华人一家四口大小被锤杀灭门惨案,就是位于20公路向西不远的一个偏僻小镇里。由于时间宽裕,我便选择从充满浓郁秋色的乡间小路斜插前进,入秋的纽约上州农村,已渐渐由翠绿变为金黄和深红,路边偶尔有农家开始把大小红黄圆南瓜摆出门口,做着迎接万圣鬼节的准备。

走了半个多小时后进入荒郊野外,道路两旁逐渐出现干黄的高杆庄家,路面越来越窄,氛围也越来越静,天空依然明亮。GPS引至一个丁字路口左转时,路口竟然有一辆车停在那里,看情况在等待转弯机会,也自然在它后面等候。稍倾感觉前面那条路也很小,又如此偏僻,并没有什么来往车辆时,下意识感觉蹊跷,便打量前面那辆车。那是辆旧绿色SUV,由于后面玻璃布满了灰尘,无法透视到驾驶者,我摆车头从侧面超过准备左转,那直行主路仍然没车。我顺势扫了一眼那车的驾驶,顿时骇呆:一位白人老女人直坐在那里面,面目狰狞地瞪着前面,一动不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826348.html

上一篇:史丹顿岛:“铁路大王”范德比尔巨陵
下一篇:沉睡谷南: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家乡
收藏 IP: 24.90.22.*| 热度|

2 曹聪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