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去接受教育,我就不会有时间学习其它事物了-范德比尔
前言:1813年到1855年40多年时间里,是范德比尔的经营船运事业的时期。随着19世纪30年代美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及四十年代末加利福尼亚出现“淘金热”,范德比尔控制的船运航线,也由近处的新泽西和长岛湾,远至中美洲的巴拿马及美国西岸。19世纪50年代,范德比尔开始涉足铁路业,他先后控制了伊利铁路﹑新泽西中央铁路﹑哈福特-纽黑文铁路﹑纽约哈林铁路﹑哈德逊河铁路﹑纽约中央铁路及湖滨及南密歇根铁路等,组建成美国历史上最早的巨型企业之一-“纽约中央铁路系统”。
范德比尔庞大的“铁路帝国”版图,东北部至重镇波士顿,北经奥伯尼到达加拿大蒙特利尔,西北部经布法罗到底特律北转至五大湖中心的麦肯诺;向西沿“五大湖”至芝加哥;南达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和辛辛那提,以及宾州的匹兹堡,将美国东部,东北部,中西部所有的大城市都连在了一起。时至今日,这些四通八达的铁路线路,依然每天从曼哈顿中心迎来送走千千万万的乘客。
美国内战结束后,国家工业开始强劲发展,坐拥“纽约中央铁路系统”的康内留斯•范德比尔,被尊为美国的“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的净资产占美国GNP的1/87,达1.05亿美元(相当于2009年的1800亿美元)。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富翁。
1869年,范德比尔在曼哈顿42街兴建“大中央车站”;第四大道也被更名“公园大道”
1873年,他捐款100万美元在田纳西建立“范德比尔”大学
1875年,建造全美国最大,最豪华的陵墓。。。
纽约代伟:范德比尔陵墓规模之浩大,是他一生中历经的所有美国总统,从华盛顿到林肯16位总统之墓的总和,外加洛克菲勒与卡耐基墓,恐仍不及之。。。他亦是美国的“奢华大王”。耐何极至,则积变鬼异之域,世人远之。。。
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路大王”康奈留司•范德比尔(Cornelius Vanderbilt),是19世纪中后期在美国乱世中奇迹致富的典型人物之一。他以船运起家,涉入与美国工业革命同步的铁路交通业,建立起庞大的纽约“中央铁路系统”,使他成为美国“镀金时代”仅次于“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第三财富家族制造者。范德比尔与另一位荷兰裔的美国第八任总统马丁•范布伦,是19世纪美国历史上荷兰裔移民神话缔造者的两位模“范”儿。
范德比尔的人生轨迹,沿着他“铁路帝国”那四通八达﹑又万变不离其踪的铁轨,始终没有离开纽约。
美国纽约五区之一的“史丹顿岛”(Staten Island,1609年,受雇于荷兰的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以荷兰议会之号(Staaten Eylandt )命名。亦译作“史泰登”岛),是位于曼哈顿西南方,纽约湾与大西洋水域之间的一个默默无闻的较大岛屿。史丹顿岛虽然在行政上隶属于这座蜚声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但外来的人们大都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相对孤立,一直以来是“被遗忘的岛”,充当着纽约的“垃圾站”角色。史丹顿岛的东面,北面和西面分别由三座大桥与纽约布鲁克林区和新泽西州相连接。而它与曼哈顿岛之间,至今仍靠渡轮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19世纪初,就是由于这座“南门户”的孤岛位置与曼哈顿的天然隔离,才孕育出后来范德比尔船运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纽约市的布鲁克林区方向进入史丹顿岛,唯一的陆路通道是经过雄伟壮观的“委拉赞诺”(Verrazzano,人名,记载中第一位到达纽约湾和哈德逊河的欧洲探险者)大桥。这座全长1.3公里的大桥,在半个世纪前(1964年)完工时曾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结构悬索桥梁。但如今那也是一处令驾车人咬牙的关口:缴纳15美元昂贵过桥费。通过大桥进入史丹顿岛后,右转弯沿“海湾”(Bay St)街向北约2英里路处,两旁是繁华的商业门面区。在路西侧有一幢规模最大的两层连体建筑,名为“派拉蒙”剧院,早已经关闭了,现在改为商铺出租,仍有招租的广告。这座旧戏院所在的位置,就是昔日“铁路大王”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的诞生之地。
美国开国第18年的1794年,范德比尔出生于此处的一座庄园农场里,当时此地名为“里士满堡”,位置紧邻纽约湾岸边。19世纪初,纽约城已历经“开埠﹑“要塞”阶段,进入了“精英”发展时期,曼哈顿岛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络更为密集。范德比尔的父亲老范德比尔(父子同名)在纽约湾经营轮渡生意,范德比尔在11岁时就辍学开始在父亲的渡船上工作。下面照片中的大型建筑物为旧“派拉蒙”剧院-范德比尔出生之地,离海湾岸边仅有300米,电线杆上蓝色指示牌就是去往曼哈顿轮渡码头的方向。就是从这里,16岁的范德比尔向他母亲借了100美元,买了一只帆驳船,开始了他运载货物、乘客往返于史丹顿岛和曼哈顿的航运业。所谓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与人和。
与同时代其他的“大王”-洛克菲勒纽约“里奇福德”出生地纪念牌﹑卡耐基的苏格兰“丹弗姆林”出生地故居或“发明大王”汤玛斯•爱迪生的俄亥俄“米兰”出生地博物馆等相比,范德比尔的诞生地却在他前往一水之隔的世界之都-曼哈顿,缔造“铁路帝国”的时期,湮没在时代变迁的商业洪流中了。纵观美国有份量的历史人物里,“铁路大王”范德比尔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出生地“纪念”形式的。这一有意无意的小插曲,与他成为铁路巨头后,动用10万吨铜在曼哈顿下城给自己建造高达30英尺,长达150英尺纪念碑的“名垂千古”之大手笔颇为不相协调。
从“派拉蒙”剧院那无迹可寻的范德比尔出生地,沿“海湾”街返回约2000英尺,过“里士满大学”医院,有一条向西南方向的丁字路,名为“范德比尔”大道。宽阔的“范德比尔”大道在直行一英里多,穿过横贯史丹顿岛的278号高速公路桥后,更名为“里士满”路(注:史岛区又是“里士满”郡)。里士满路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沿途多了些弯曲,且地势慢慢升高。大约2英里后,与右侧高处而下的“托特山”(Todt Hill)路相遇在一处漂亮的教堂大院门口外。那里矗立的蓝底金字标牌上清楚地注明:新多普•摩拉维亚教堂,在教堂的网站上有这样的介绍:•••我们毗邻景色优美的摩拉维亚墓园,那里长眠着许多著名的“史丹顿人”,包括范德比尔家族•••。
位于摩拉维亚墓园后方树林深处的范德比尔及其家族墓,是全美国最大的私人陵墓,也是最充满神秘与恐怖气氛的陵墓。
进入教堂院子后面,停车场位于一座低矮的房屋与教堂之间,房屋门口有“摩拉维亚墓园管理处”的标志。在靠左侧的一间小室内,放置着一台取款机般的电脑检索机,那是方便来访者从里面查询安葬者的区域和位置。这种现代化的电子装备被引进墓园,还是头一次见到。还记得在杰斐逊“蒙蒂塞罗”山庄的门口,也曾看到过有两台自动售(门)票机。当我在检索机输入“范德比尔”名字后,屏幕跳出的答案令人意外:请与管理处联系。尝试输入一位其他不相干安葬者名字,屏幕迅速显示了具体位置,当我再输入威廉•范德比尔(范德比尔之子)的名字,结果仍是与管理处联系。我没有去找管理处,因为之所以这样,是范德比尔墓早已不再对公众开放,被关闭了!
来访者是可以驾车进入摩拉维亚墓园的。跟随手机里Google地图定位系统是最简捷的途径(地图上还正常显示范德比尔墓的位置),缓缓在布满各色精致小石碑的墓园开了几分钟,看到有清澈涓涓溪流来自不远处水面泛光的小湖,旁边有几只小松鼠在嗦嗦地抱果而食。摩拉维亚墓园最早始于1740年,现在共占地113英亩之大,其中包括范德比尔与儿子先后捐赠的12.5英亩,他们家族庞大的墓地,也位于西面的那片树林之中。放眼望去,墓园看似原野般的远处四周,都是高耸寂幽的林子。如果泯忘掉人类生与逝的分别,这空旷脱世的幽静会是一处闲暇静思的绝佳去处。
稍顷,在两边浅丘之中,出现一条专用公路,公路的去处是一座穹状大石门。那座灰黑色的石砌大门,颇似巴黎著名的凯旋门,也如中国古代的关隘城门,把它后面的密林深处与外面墓园隔离开来,形成园中之园。这就是富可敌国的范德比尔家族私有墓园的大门入口。待至石门口,看到有黑色铁栅栏门锁着,外面还有粗缆绳围着,完全谢绝入内的阵势。门口两侧是工程颇为精致的排水道,从墓园里面随路而出。大门两边也用石块儿堆积成高墙,石墙上面及两边延伸出去的方向,都是铁丝网加护。晴朗的天空下的墙内,是大片的树林,若陵园护卫般静静矗立。
范德比尔家族陵墓始建于1885年,当时,“铁路大王”已年近80高龄,由他的儿子﹑家族继承人-威廉•亨利•范德比尔主持建造。这座工程庞大而设计复杂的巨大陵墓,是仿照法国阿特斯地区一个罗马风格教堂修建的。它的墓穴设计可容纳72位逝者,地板下还可以安葬更多,从建造伊始,它就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家族陵墓。尽管陵墓内空间巨大,威廉还是把入藏者严格限定在范德比尔家族男性们﹑他们的妻子们,以及他们的未婚女儿。已婚女儿及她们的丈夫和孩子,只可以埋葬在家族墓园里,但不是陵墓内。1887年1月4日,范德比尔去世于曼哈顿华盛顿广场10号,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完工的陵墓内,之后他的另外七位家族成员也相继安葬到了陵墓里面。
范德比尔陵墓在最初与其它墓一样,是开放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发生了一些令人费解的事情,其中最有名的是“照相”悬疑。很多游客说,他们在陵墓附近拍照,相片冲洗出来后,摆姿势被拍照的那个人却不见了。。。甚至,更难以置信的是,有时是另一个人出现在里面;很多照片的背景里出现圆形物,闪光轮廓,或线条,模糊的脸,甚至飘动的与躯体分离的头颅。。。也有传言,如果带鲜花到那里任何一个墓,马上会有一位穿着灰衣服﹑貌似范德比尔本人的人攻击你﹑追逐你。。。与这些怪异现象同时让人担忧的,是大量时常发生的破坏陵墓建筑行为。
1900年2月,俄亥俄的一家名为The Toledo Baldes 的报纸上,就范德比尔陵墓的状况做了报道:•••自他(范德比尔)被安葬后,每当日落,陵墓四周便进入了看守状态•••六位侦探受雇前来保护他的安息地•••棺材上装有电子报警系统,若被挪动,就会响•••他们守在离陵墓300英尺处,房间的电话线路直通当地警察局•••在寒冬季节,他们轮流值班,呆在一个装有轮子的移动岗亭内,到处巡视,里面有火炉取暖﹑板凳•••如果有可疑人或动静•••工作人员会像“飞虎队”一样马上行动起来,不管白天和半夜•••。
然而范德比尔陵墓诡秘的事态并没有因此转变。1967年6月12日,《纽约时报》报道的一则新闻,彻底使这座幽在密林深处的园中园巨墓蒙上了可怕的阴影。来自新多普当地的一位24岁女子,与姐姐一起探望了位于附近的亲戚墓地后,来到了范德比尔陵墓。在她准备关上陵墓那扇15英尺高的大门时,门的转轴突然脱落,整扇门砸在她身上,她当场死掉了。自此,那个地方经常会看到有闪烁光芒形成一位飘着长发的女子。
范德比尔这座动用几百名意大利工人和25个团队,耗费巨资,建造一年多的美国装修最豪华的陵墓,在80年后,竟成了全国有名的“鬼屋”!范德比尔墓被关闭了。由此,这座全美国最大的私人陵园暂时从公众眼中消失了,留下的是每位来访者面对紧锁大门的失望,及失望过后对这座“闻之而不能见”的浩大辉煌陵墓迸发出的神秘感与渴望。
我怀着略微失望的心情在外围盘旋,朝两边各走了一阵,发现那铁丝网圈起来的山林规模相当大,步行很难看个究竟。就开车慢慢顺着小路转,及至一处半山位置,发现从那里可以占据较高角度。靠近铁丝网透过里面杂乱的林木,借着晴空的光线,依稀可以看到范德比尔陵墓灰白色的大理石三角形门楣(上图红箭头下)。虽然是冰山一角,但也是在目前条件下唯一见到的实物了。资料显示,范德比尔陵墓建筑有三层楼高,门前是砍伐树林后修建的圆形大前院。背面则依山就势,与附近的“高石”公园结为一体。而“高石”公园西侧围墙所处地势偏低,从而就成为一些非法光顾者的潜入便道。
据报道,附近有几位少年曾三次深夜翻墙来到范德比尔家族墓园。前两次他们有看到女人走动的身影,感到很是害怕。在第一天晚上,当他们经过一些小墓碑时,听到有婴儿刺耳的哭叫声,顿时惊慌而遁。第三次晚上,他们到了更深处的范德比尔陵墓,当他们准备返回时,发现身旁站着一个身穿一身外衣的人,那人却又迅速消失了。他们歇斯底里地逃了回去,再也不敢回来。
范德比尔陵墓周边时常发生很多匪夷所思的意外和死亡事件。由于太多的非法潜入者,摩拉维亚墓园也进一步加强了保安措施。这样或许能够减少一些破坏陵墓建筑的活动。陵墓每四年为范德比尔家族后人开放一次,每当有人拜访,周围总是充满神秘的吵杂声音。
范德比尔家族的显赫声望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有近百年时间。随着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十座大型范德比尔家族官邸被拆毁,及其它范德比尔豪宅被卖掉和变为博物馆,被认为是范德比尔家族衰落的标志。虽然范德比尔家族的财富如今已急剧减少,但他还是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范德比尔家族后人现在主要生活在美国东岸,他们从事有各种行业:运动员﹑赛车手,节目主持人,作家,设计师,发明家甚至州长。
范德比尔陵墓及家族墓园已经关闭40多年。在20世纪6,70年代,尚不知电脑,网络为何物,留存实物记忆的唯一方法是拍照。现在,我们在网络能够找到的关于范德比尔家族陵墓的资料或照片相当有限。上图这张珍贵的人物实景照片,是同样出生在史丹顿岛的摄影家艾丽丝•奥斯丁(Alice Austen,她本人去世后也藏在摩拉维亚墓园)拍摄的。照片中人物是她的朋友们,她们在参观完范德比尔陵墓后准备去野餐。照片的时间是1892年9月19日,即范德比尔陵墓建成后5年多。
话到此,还要感谢网络时代的一些“不安份”者的杰作,使我有机会一睹范德比尔神秘的陵墓。在YouTube上有一段2012年的录像,三位“爱攀援”的美国年轻人携带摄像机,在白天潜入到范德比尔家族墓园,进行沿途拍摄。他们最后从侧面爬上了范德比尔陵墓建筑的顶部,从各个角度留下实景片断。从录像中显示,范德比尔陵墓的房顶相当残破,大理石瓦条也被蹬的歪斜,顶部的漂亮的穹形塔楼四周白色墙壁上,是种乱糟糟的“涂鸦”,目不堪睹。从陵墓正面顶端三角楣朝下望去,离地面有三层楼之高,前面是一个圆形的巨大场地。房顶斜坡,及屋檐上,也可以看到有大量的“涂鸦”,在镜头闪过时,竟然依稀有一片是繁体中文的字迹。历经一个多世纪风雨,范德比尔陵墓显得有些沧桑破旧了。
在摩拉维亚墓园里,还安葬着一批著名的黑手党人物,只是鉴于他们特殊的身份,他们的墓位是无名墓,无从查起。史丹顿岛这座纽约市最幽静的孤岛区里,意大利裔是人口最多的居民,占三分之一强。电影《教父》中的纽约黑社会老大-甘比诺家族的很多人物,都住在史丹顿岛。
站在墓园高处眺望,近处是生者与逝者共存的人间一条线,远处为蓝天与碧水交融的自然万象长。东方,一望无际的是大西洋海域深蓝的水面。一代传奇,美国“铁路大王”,与它神秘的宫殿陵墓,共同遥望无尽的大西洋,被彼岸祖先生息的海风抚慰着。
从海湾街到摩拉维亚墓园,4.3英里的路,亦直亦曲,由低至高,最后没于无尽自然之中。这仿佛就是一代巨人康内留斯•范德比尔的人生符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